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正文
 

银行资产证券化启航券商同类创新何时出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 16:41 证券时报

  □ 本报记者 肖渔 闻涛/文

  12月15日,建行、开行的两只资产证券化产品终于赶在年底前发行完毕。两只产品都以“元”冠名,一只名为“开元1期”,一只叫做“建元1期”,两家都希望抢个头彩,不甘落后。首批证券化产品的成功发行无疑为今年的金融市场创新实践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也让我们对明年此类产品的大规模推广以及未来的券商资产证券化创新都充满了期待。

  银行探索证券化创新“十年磨一剑”

  建行副行长陈佐夫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证券化产品的漫长探索过程。国开行领导也表示,从1998年时,

开发银行就一直积极探索此项业务。1999年曾召集12家金融债承销团成员就方案设计进行研究,形成正式上报的方案。2000年国开行专门成立证券
化工
作组,探索操作程序和预案,进一步加大证券化创新的整体推动力度;2004年初,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国外同行、中介机构等进行研究和论证,设计出在我国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和试点方案,并于去年2月首次向人民银行上报了业务申请。

  而为了确保试点成功,两家银行还不惜动用自身大量人力物力,纷纷拿出各自“看家底”的好资产。建行的证券化资产来自江苏、上海、福建三地的优质住房抵押贷款,开行拿出的也是剩余期限较短、收益较好的优质信贷资产。同时,为了能搭上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首班车,多家国内外知名机构争相从中争取角色。以建行为例,不仅吸引了穆迪来做评级,德勤、毕马威、渣打银行、中金公司也纷纷投身其中,一致看好首批资产证券化产品带来的试点效应。

  首批资产证券化试点不仅是银行业务的一次创新,也为各家机构熟悉并开拓新的投资渠道提供了机遇。9月中旬,国开行曾率先在上海举办盛大的投资者见面会,上百家各路机构云集现场,据称发行预案公布当天就有70%的额度被机构预定;12月9日,建行的投资者见面会虽然规模比国开行略小,但是一样高潮迭起,国内著名的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外资机构的代表纷纷现身。就记者提出的是否会购买本期产品的问题,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广州分行的一位女士就说,“这是我们熟悉产品的难得机会,虽然投标与否要根据银行资产匹配的具体要求而定,但是我们肯定会对这个产品进行深入跟踪。”

  正如国开行投资业务局局长迟建新所言:“资产支持证券一定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极具前景的投融资工具。”

  券商期待涉足资产证券化业务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成行也让券商看到开拓新型业务的希望。据了解,券商围绕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创新举动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个别券商的产品方案已经通过监管层组织的答辩,目前正在等待最后的批文,预计不久就会推向市场。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将从100家券商当中筛选出10家左右,允许其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业内人士分析说,这是证监会就券商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问题首次公开表态,意味着券商推进这项业务的速度将会明显加快。

  一家创新试点券商透露说,公司设计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已经走完了所有的答辩程序,目前正在等待监管层的批文,拿到批文之后就可以正式推向市场。据了解,该专项计划聘请了评级机构进行了信用评级,并且有银行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担保。在计划成立之后,将通过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的技术平台提供流动性安排。

  据介绍,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人准备将委托人自愿委托的合法资金通过参与专项计划,形成由托管人托管的专项资金,投资于某项资产的收益权,为专项计划份额持有人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

  券商之所以对资产证券化表现出如此高涨的热情,同产品的销售前景乐观和管理层的鼎力支持有很大关系。某创新试点券商人士称,前期所做的市场调查显示,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甚至QFII等机构投资者,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要产品顺利推出,根本不用担心销售的问题。

  中金公司此前推出的

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出现了空前的热销场面,产品获得机构投资者的高度认同,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募得了32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券商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创新意义不可小视。长期以来,券商经营严重受制于证券市场行情波动,只要行情下跌,几乎所有的业务类型都会受到冲击。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券商急需寻找可以有效摆脱行情制约的业务品种,资产证券化产品正好可以扮演这一角色。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券商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实际上还面临着诸多的障碍。首先是这个产品的法律定位问题目前还不是非常明确,券商通过募集专项计划的方式进行操作,是否能够实现资产的真实销售、是否能够保证破产风险隔离等都值得怀疑;其次是相关的税收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国开行和建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获得了相关部门认可的“中性税收”优惠,这种措施是否适用于券商的产品,目前还存有变数。

  (证券时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