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盖和整肃的契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 13:56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 ||||||||
(2004年第43期《谁制造了“王小石”丑闻》) □ 江苏常州 龚为伟 早在1998年12月14日,就红光实业造假上市一案,笔者发表在《中国市场经济报.投资周刊》题为《“红光案件”的思考》一文中,就对中国证监会在审批红光实业造假上市过
2001年年初,针对向境内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的“核心机密”被提前泄密,笔者又写过一篇题为《别丢了政府公信力》的短文(见2001年3月11日第16期《证券市场周刊》),笔者在文中指出,类似于向境内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这样的“核心机密”,只有证监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层人士方能掌握,如果泄密,很可能是这部分人中的某些人。笔者建议,中纪委应介入此事,追查泄密者。 笔者在2001年7月14日第53期《证券市场周刊》发表《谁来监督证监会》一文,在文中曾建议,建立中国证监会定期(半年或一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制度,便于常委们监督,并将汇报主要内容公之于众。 当然,一个小小投资人的质疑和呼吁,也许不会引起政府高层的关注和重视,但这并不等于证监会不存在腐败问题。而证监会早晚会出事,这是众多投资人多年来一直存在的疑虑。事实上,如今官员腐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已是不争的事实,就连被视为“清水衙门”的组织、宣传等部门的高官腐败大案要案也屡见不鲜,惟独掌管企业上市、公司再融资等生杀大权的中国证监会却与腐败不沾边?难道证监会真的那么清廉?事实并非如此。 多年来,相当一批假冒伪劣企业大都经由中国证监会审批上市,这其中是否有腐败行为人们不得而知。但正如11月20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谁制造了“王小石丑闻”》一文中所指出的,王小石事件也许是一次揭开(中国证监会)盖子的契机。人们期盼“审计风暴”早日“横扫”证监会的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应当发挥更大作用,证监会主要工作必须更加透明,以增强投资大众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