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 新浪首页
股市何去何从——期待为什么是永恒的?

  前言:近四年以来,身在中国股市中人都在唱: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翻山涉水,两肩霜花……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路真的在脚下吗?如鲁迅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对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国股市却偏偏难“皆准”。除此,不仅“蜀道难于上青天”,股底更是千言万语难言。虽然难言,但每每股市大跌特跌时,总有人呼唤“历史性大底到了”。在此,叵测也好、憧憬也罢,投资者盼底心切是一致的!然而,期望毕竟替代不了现实。

  中国股市的前十年,可说是在潮起潮落的呼唤中跋涉过来的,呼唤对政策和股市底的降临似乎起了一定作用。“股市底”不光成了一个理所当然的概念,同时也好象是一个呼之能来的东西。此时此刻,中国股民千呼万唤了四年整,股市底并没有真正显山露水过。由此,叫人不得不发问:中国股市,你到底何去何从呢?眼下,沪深两市在扩容的压力下双双破位下行,沪指已是第八次创下新低。大盘1200点彻底宣告失守!盘面个股一片狼藉,跌者如草满盘绿,涨者如星寒夜寥。尽管如此,大家象期待天外来客一样翘首等待着…… [评论]

 
脆弱背后:司空见惯
  2001年以来的股市调整已经持续了近4年时间,从投资者的心态来看,4年的熊市让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或者深度套牢难以自拔,或者斩仓割肉退出股市,投资者对股市充满绝望。目前股市信心严重不足,市场与政策面已经在股权分置问题上形成严重的僵持,其结果是股市继续阴跌不止。现在,上市公司的质量在逐步提高,年报的业绩可望十年来最好。可股市却发出了这样不和谐的声音,不能不说令人遗憾。中国股市的病痛是沉重的,但这病痛不能以牺牲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管理层应该尽早拿出解决的办法,等和看就是不作为!投资者仍在希望中迫切地等待……
· 八见新低 股市为何如此脆弱? · 广东卫视与新浪财经股市系列调查
· 股市再次面临重大抉择    
也许对的——牛市哲学
  “股市上很多豪言壮语都是我讲的”、“股市已经处于危机的边缘”、“我不相信股市会永远低迷,上半年不涨,下半年也会涨,今年不涨,明年也会涨”……昨日,知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应邀闪电访问蓉城,本报记者见缝插针采访了这位敢于就股市直言的经济学家。“‘国九条’这个积极的股市政策没有产生作用,‘国九条’出台的时候股市是1700点,随后是跌破1600点,跌破1500点,现在已经跌破1200点了。”萧灼基认为目前中国股市的表现反常。“股市绝对不能推倒重来!”萧灼基笑称自己就是“土鳖”饲养员,“国外的经验必须和国内情况相结合,社会科学更要结合中国国情。”他告戒说“李德”式的西方思想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推倒重来,怎么推倒?怎么重来?如果推倒了,那国家2000多亿的税收,国企在股市上融资所得的1万多亿,还有券商挣的两三千亿是不是都要还给股民?如果要重来,是不是照搬一个美国模式就可以了?也不行,我们能照搬美国的股市,但不能照搬美国的经济社会体制!”
· 还有多少水分要挤 深刻反思沪深股市十年牛市 · 从政策的量变到市场的质变 牛市何时来临
· 萧灼基不信股市会永远低迷 今年不涨明年也会涨    
扩容:相煎何急?
  过去几乎有半年时间,管理层为了推行新股询价制度,同时也考虑到股市阴跌不止,大大减缓了新股扩容步伐,其间仅有五六只新股IPO。但即使这样宽松的资金环境,深沪股市的表现仍显弱态。近来,在大盘如此弱势的情况下,短期内新股扩容并非有多大的实在压力,但由于一个个大型国企IPO募集巨额资金计划的推出,其对市场信心势必造成很大冲击。而且扩容压力恰在大盘走弱的情况下释放,与做空压力共同作用,就使得近期股市环境充满风险,看不到股市止跌的希望。作为中国股市的主力投资者,机构被悲观情绪所笼罩。引起注意的是,深沪两市第一绩优股中集集团遭到市场有关方面的质疑,该股亦在质疑声中反复振荡向下。面对该股的表现,投资者普遍担心该股步长安汽车后尘,对潜蓝筹板块形成致命一击……
· 股市扩容风雷激 · 巨额融资压力棒杀沪深股市
· 扩容之声牵引股市再次下行(图) · “新股恐惧症”再迫股市下挫
· 创新低融资潮熔掉股市信心    
股权分置——门上悬斧
  解决股权分置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里面涉及新股和老股的关系,也涉及溢价和补偿的关系。在解决老股分置问题的同时,新股是不是该搞全流通?如果应该的话,那么逻辑就很简单,试点就应该在新股发行中搞,但是没有人会要求在新股中先搞全流通的,因为没有人有利益诉求在里面,这就是矛盾……股市市盈率从60倍掉到20倍,在多大程度上可归咎于股权分置呢?难说。A股指数下跌的幅度跟它在这几年较缺乏代表性新股上市关系甚大。最后,纵使股权分置问题得到较圆满的解决,A股是不是一定会长期上升呢?这样说吧——短期一定有一些正面的影响,起码投资者的怨气会减少一点,整个市场中的一个巨大不明朗因素也减少了;但从长远来说,A股市场做得好与不好,主要还是依赖企业的盈利能力……
· 全流通任重道远 股权分置处在什么阶段 · 《财经》杂志:股权分置怨气之辨
危机还是转机
  中国股市问题的全部焦点都在全流通问题上。股权分置问题不解决,中国股市不可能成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一股独大的现象不改变,上市公司的质量就无法真正提高,就容易出现造假行为。如果A+H在香港和内地全面实施的话,那么将挤垮A股市场。实施A+H,对H股来说,是分享中国经济的好处;而解决股权分置的问题等于是甩给了A股市场。所以在H股繁荣的同时,A股市场必然衰弱。如果大盘股集中上市,将会超过现有的非流通股的总额。所以大盘股上市的时机应该选择在解决股权分置以后。2006年11月份是金融业全面放开的时期,这对中国的金融也是最大的冲击……
· 韩志国:中国股市内忧外患 2005年直面三大危机 · 2005年股市何去何从 各机构预测分歧较大
· 三把利剑高悬股市何去何从 痴人说梦攀上3000点    
围城之惑
  就后市而言,由于僵持的延续正在削弱市场自身变盘的能力,因此指数上下的机率不相上下,在这种情况下,外界力量无疑将决定大盘何去何从。两会的召开无疑是最大机会,从现在各方参与主体对本次会议的反应来看,显然对会议寄予了不小的期待,都希望能够在解决长期困扰股市的问题上可以取得实质性进展,扫清长期困扰股市发展的根本性障碍,目前市场出现止步不前的情况可以理解为投资者对政策支持力度不确定的一种正常反应,于是变盘迷局的揭开在很大程度上将由政策的变化来决定。可是,政策上期望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市场对股市新政的失望,不是具体针对某一项政策。我们不能说吸引保险资金直接入市、降低印花税、询价制度有什么不好,但是这一系列政策给我们的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市场改革并没有形成新的、制度性的突破,仍然在旧的体制中循环,并没有突破“围城”……
· 新低后能否获新生 唯变革方可救市 · 上下两难 变盘迷局待政策揭开
股民=孟姜女?
  如果把三年来反复下跌的股指,连成一座山脉,那么在每一座海拔不同的山脉上,都苦苦地守望着一批批的套牢者。走近股民,你随处可以感觉到股民的痛苦:“刚开始买股票时还赚着钱,可没想到很快就见顶回落了。还没等我止损,它就跌去了20%到30%,只有痛苦地看着它跌。跌到现在,我也进入了麻木期了,现在股指的下跌,已经很难撕扯我的神经和感情了。” “我就不信我的股票就解不了套。” “我真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现在我一辈子的储蓄都在股市中。剩下的钱用来生活,还赶不上城市的最低生活标准。” “政策应真正把投资者的利益摆在首位,而不是装装样。”
· 股市伤透我的心 悄悄来临的暴跌触动了谁的利益 · 沪深股市迭创新低 中国股市投资者真实状况调查
· 股民期待2005年有回报 · 是死扛还是离去
痴人说梦:救命草?
  把中国股市冀望于巴菲特,恐怕老巴做梦也没有想到——假设连巴菲特都大胆地进入了中国的证券市场,中国的证券市场肯定成为了国际性的证券市场了。中国的QFII制度,如果能吸引“股神”巴菲特青睐,那么QFII制度设计就是成功的,因为QFII制度的本意就是要吸引投资理念的国际资金规范地进入中国证券市场,排斥投机性质的国际游资。虽然QFII制度并非是为了巴菲特量身订做的,但是,以巴老的影响力和作用,中国证券市场一定会变得活力无限。看看香港股市在巴老购买中石油之后的表现即可窥其一斑了。证券市场国际化也是中国证券市场努力奋斗的目标之一。中国的证券市场中闪现巴菲特的身影,无疑具有事半功倍的效用……
· 假如巴菲特进入中国股市 · “股市鳄鱼”没了对手
期待是永恒的!
  尽管屡屡失望,期待却是永恒的!自从去年股市于跌穿1300点这个五年历史大底的时候,呼吁政府救市的声音越来越大,虽然有媒体披露,证监会官员曾经在深交所和部分券商座谈上表态,证监会不再搞托市救市。但在市场处于1300点的敏感位置,举办座谈会本身就表达了有关部门的关注。据说先救命还是先治病被作为问题提了出来,其实答案不言自明,人都死了的话还给谁治病……农历甲申年中国内地股市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004年是中国证券市场跌入谷底的一年,也是积累的各种矛盾总爆发的一年。证券市场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何去何从,是证券市场所有市场参与方,特别是国家层面的监管者甚至更高层次的管理者必须予以面对和考虑的问题。时下,大盘千二叠破,新低创下八次,涅槃重生的传说能给中国股市架起希望之桥吗?
· 中国股市能否迎来涅槃后重生之年 · 国信证券:大盘创新低后何去何从
· 1300点失陷5年新低之后 股市崩溃边缘如何破局 · 后1200点时代 大盘将何去何从(图)
 
  欢迎各媒体合作 来电:010-82628888转5174          来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欢迎投稿 信箱:finance2@staff.sina.com.cn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