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机构 > 股市牛熊之争 > 正文
 

新低后能否获新生 唯变革方可救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 05:02 北京青年报

新低后能否获新生唯变革方可救市

  

新低后能否获新生唯变革方可救市

新低后市场能否获得新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报讯 已经连续两周下跌的证券市场依然阴霾不散。昨天,上证综指在盘中一度跌破前低点1187.26点,创下了自1999年5.19行情以来近6年的新低。截至收盘时,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报收于1200.11点,下跌了0.46%。

  市场观点认为,由于通胀的压力尚未缓解,而保险机构入市的主要精力似乎又对一级市场更感兴趣,再加上扩容的压力继续存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投资者对股市未来走势丧
失信心。

  “虽然市场调整的趋势已经确立。我们关注再次跌破前期低点1187点之后管理层再次出手解救市场危机的可能性。”长盛基金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说,“如果届时并未有利好政策出台,则不排除大盘下探1150点附近的可能性。不过我们也相信,A股市场的调整幅度越深,越可能倒逼利好政策的出台。”

  虽然从盘面上来看,击穿这一点位就像捅破一层窗户纸,没有超出走势规律之外的东西。但是,面对一个每一次反弹之后都出现一个杀伤力更大的下跌的市场,无论如何都叫人扼腕叹息。

  同样是这一天,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提出了十三条意见,旨在遏制银行大案要案的发生。

  系列新政缺乏新意

  股市下跌的原因如果从宏观层面来讲比较复杂,包括政策上宏观调控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自身遭遇不利外界环境的因素,也包括对利好政策预期落空的因素,同时还包括短期内主力机构的资金流动分布出现问题的因素。

  但是,如果简单地归结到市场层面,只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市场的预期仍然不佳,如此的投资环境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主动参与。

  当股指下跌到1200点附近时,通过数学上的简单推算,中国股市已经完成了一个历史循环。这个循环的过程是从无到有,再到爆发式增长,到高胀的泡沫,再到崩盘,再到一无所有。

  这个一无所有,不是指股市不存在了,而是沉淀在股市的财富已经成为负值。必须承认这个循环已经结束,股市很难再恢复历史,用市场的语言就是不存在为历史解套的机会,需要面对的是下一个阶段全新的走势。

  但是全新的未必就是更好的。2005年初前后,市场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其中包含着一系列我们所认为的利好,但是这些利好似乎没有起到扭转市场的作用,为什么呢?

  市场对股市新政的失望,不是具体针对某一项政策。我们不能说吸引保险资金直接入市、降低印花税、询价制度有什么不好,但是这一系列政策给我们的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市场改革并没有形成新的、制度性的突破,我们仍然在旧的体制中循环。

  这种循环很多人很熟悉,那就是筹资———改革———再筹资———再改革,不论是新股发行制度的调整,还是允许新的机构资金入市,都是近年来一再的政策手段,只是每次推出的形式不同。

  从市值配售到询价制度,从社保资金到保险资金,并不能看到这个市场有什么本质的改变,那么市场的运行环境恐怕也很难有什么本质的改善。

  唯大变革方可救市

  有很多人一再指责证券市场历史的缺陷,但是近期有很多事件的发生,原因却出在证券市场的范畴之外。今年年初,很多上市公司一系列高管落网或者外逃和银行业爆发的一系列腐弊大案,从根源上来讲都是同一性质的事件,这是宏观经济改革中遇到的难题,问题不出在证券市场。

  但是证券市场对此却负有自身的责任。我们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交给了它一副重担,那就是希望通过它推行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如果这个目的没有达到,那么这就是证券市场应该负的责任。

  可惜这个责任对于目前的证券市场来说,有着不可承受之重。因为它目前自身存在的缺陷和经济生活中企业管理存在的缺陷是一致的。这些缺陷包括所有者权利缺位、信息不透明、交易不公平、既得利益者的内部控制等等。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去指责股权分裂制度?因为这种制度从客观上造就了少数人控制和占有广大公众资源的土壤,客观上造成了这个市场的信息、交易、权利、监管的不对称,因而无法完成资本市场本应肩负的责任。

  用有缺陷的市场去改造有同样缺陷的企业制度,其结果很可能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的简单表达就是投资者对市场的失望。

  非大变革不可以救市,这种变革不是手段上的修修补补,而是对市场灵魂深处认识的转变。这种变革的代价也许很大,但是不作为的代价却会更大。

  新低之后何去何从?

  股指创新低已经是既成事实,关键的问题是,新低之后市场能否有新生?

  答案是或许有,因为一切都是事在人为。不过从目前的股指走势来看,这一段时间恐怕很难跳出旧的循环方式。

  这种旧的循环方式比较简单,那就是在危急关头市场环境可能会有短暂的改善,在局部出现一个反弹行情,尽管这样的行情不能使股指形成根本的趋势改变。

  目前的投资在中长线角度需要谨慎,因为市场还没有出现新的大变革,但是在创出新低之后,短线却有可为的空间。看短不做长,是一条纪律,尤其适合于目前创新低之后的操作。

  从热点分布来看,受到宏观行业预期的影响,主流资金目前出现了收缩防御的态势,受能源、原材料、调控政策负面影响,比较大的几个行业普遍被市场机构投资者逐渐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对经济资源行业的重点投资与控制。

  不论是传统的重仓股还是新出现的机构增仓股,都有着资源概念的特点,比如上海机场(资讯 行情 论坛)(600009)、海油工程(资讯 行情 论坛)(600583)、皖通高速(资讯 行情 论坛)(600012)、厦门钨业(资讯 行情 论坛)(600549)等。

  从目前的中长线角度,股市仍然会保持低调运行的态势,短期内会有反弹行情出现,或许配合着局部的利好推动,但是投资者没有必要将操作周期拉得过长。后市市场在整体低调运行中会有若干的行业亮点,但是所谓的二八或一九现象仍会贯穿走势的始终。

  文/大摩投资

  作者:徐胜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