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能否迎来涅槃后重生之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 03:29 第一财经日报 | ||||||||
今天,是农历甲申年中国内地股市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004年是中国证券市场跌入谷底的一年,也是积累的各种矛盾总爆发的一年。证券市场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何去何从,是证券市场所有市场参与方,特别是国家层面的监管者甚至更高层次的管理者必须予以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回顾一年来股市走过的历程,展望下一年的走向,我们既满怀辛酸的感慨,也充满殷
2004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国九条”),提出了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当时证券市场各方对此反映十分积极和热烈,但是,后来的发展进程令所有对“国九条”抱以美好憧憬的市场人士“大跌眼镜”,遭受投资损失的机构或人士大呼“上当”。政府信用遭到了严重伤害。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此后推出了股票发行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保荐人制度正式推行。姑且不论这个制度是否能真正有效改善、保证上市的公司的质量,单单就以考试来培育一个“稀缺阶层”,人为抬高保荐人价格,就存在不公正问题。另外,一个保荐人或者几百个保荐人的诚信能支撑整个国家证券市场的诚信吗? 在改革的同时,一批证券公司陷入困境,有的已经进入托管或清盘程序。据40多家券商公布的2004年中报显示,50%以上的证券公司上半年经营出现亏损,很多券商每股净资产都在面值以下。发生问题的券商都是重量级别的,包括一些曾经的业界著名券商。证券公司在风险防范机制上比商业银行要差很多。一些民营控股的中小证券公司更是肆无忌惮,民营大股东利用其优越地位掏空了券商资源,包括随意挪用客户保证金,有的行为几乎到了金融欺诈的地步,证券公司已经不再是一个诚信金融机构的代表了。 在这些市场参与主体纷纷出事后,证监会高层人员腐败涉案开始东窗事发。正如有的经济学家说的那样:一个权力如此之大、利益如此诱人的机构,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与约束,在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有可能产生权钱交易的问题,怎么能不发生腐败呢?如何监管证监会,减少乃至杜绝相关人员的道德风险和腐败行为将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一个重要的课题。 面对这一系列的腐败事件,或许投资者真的失去了信心,使得证券市场一落千丈,大盘一直低迷不振,破位下行,在击穿了1300点所谓的心理底线后,紧接着又打破1200点的防线。 莫非是涅槃后的重生?就在年关已近的2月2日,股指出现逼空反弹走势,创出自2003年“1.14”行情以来两年多的单日最大涨幅。无论是机构还是投资者都在博一把政府救市的消息。人们戏称:因为春节快到了,要让大家过一个好年。 证券市场目前需要资金托市吗?需要政策救市吗?我们认为,证券市场存在根本性的制度缺陷,使得证券市场普遍缺乏诚信,往往导致制度性欺诈。不改变这些制度缺陷,不能建立诚信制度,就无法谈及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首先,要采取切实步骤落实“国九条”,特别是需要大刀阔斧改革根本性制度缺陷,纠正制度性欺诈行为。股权分置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缺陷在资金相对充足,证券市场迅速膨胀的上升阶段被掩盖了,加上中国多数投资者对制度风险估计不足,投资理念也偏向于投机套利,一旦资金不充足以及投资者开始觉悟制度风险的时候,证券市场低迷状态的持续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到了必须改变制度缺陷,同时建立市场诚信体系的阶段了。证券市场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吸引资金的诚信制度;证券市场缺少的不是公司资金需求,而是缺少评估公司资金需求的有效体系;证券市场缺少的不是喜欢投机套利的股民,而是缺少具有正确投资理念的投资者;证券市场缺少的不是法律法规,而是缺少贯彻落实的廉洁执行体系。 诚信体系的建立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应先解决制度欺诈问题,然后,才是制度诚信问题。在诚信体系建立之前,建议不要继续鼓励引入资金。一个有缺陷的制度只会浪费资金而不是配置资金。只要市场诚信体系得以确立,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依旧是可以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