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利剑高悬股市何去何从 痴人说梦攀上3000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 00:10 北京现代商报 | |||||||||
证券市场永远让人琢磨不透。春节过后,和煦的春风刚刚给股市带来一丝生气,大盘连续收出的三根“大阴棒子”就将投资者的信心再度打回冰点。 的确,前一段时间,政策面暖风频吹,主流舆论普遍判断将出现“拐点”,甚至有媒体用连续刊载、运用各种论据例证股市即将在2005年转暖。但是,股市的确出现了拐点,拐的方向却是快速向下!
舆论冷暖泾渭分明 仔细关注舆论导向的变化,2005年2月1日可算是标准的分水岭。 2月1日之前,伴随股市的节节败退,“千点论”猛然升温,新股扩容成千夫所指,新股询价更被评价为“机构的金矿、散户的粪坑”。 2月1日以后,国九条公布一周年,舆论导向又明显偏多,投资者保护基金、券商集合理财、妥善解决股权分置等等偏暖的分析言论充斥股市,其间最为有意思的是,“保险资金入市”被渲染成了拯救股市的救火队员。现在来看,大盘危难之际,这位救火队员却只是隔岸观火。 虽然舆论可以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内影响股市的运行(1998年以前,体现得更为充分),但随着机构投资者的不断介入,股市逐步向“秩序化”迈进,机构具有相对清醒的判断力。 舆论的过度渲染为机构从容脱身提供了机会。究竟有没有机构利用保险资金入市这个噱头抽身出逃,现在很难做出明确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分率先撤退的资金准确地把握了市场节奏,规避了短期市场风险。 记者手中的一份券商研究报告编写于几天之前,预测本周二以后,大盘走势“可能趋弱”,而其他券商的策略报告,虽然普遍对政策面判断抱乐观态度,但对股指短期究竟能走多高,各家都相对谨慎。 政策面如同热带飓风般的利好暖流,非但无法唤起机构乘风破浪大胆做的勇气,反而令众多基金、机构逆政策做空。作为资本市场的逐利者,机构自然不会放弃每一个“掘金”机会,而场外观望的消极态度,充分说明他们对后市盈利机会并不看好。 究竟哪些因素使机构畏缩不前呢?三方面问题不得不老调重弹。 三把利剑高悬股市之上 行情转暖的过程中,市场面的变化往往会大幅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免疫力。比如,有人认为,保险资金入市可以轻松消化新股压力;也有人认为,目前思路明确,解决股权分置不会对市场造成过度冲击;更有人看到股市的节节走高,就忽视了宏观调控的威力。 显然,对这些因素机构有着清醒的认识。 宏观调控:猛了 虽然一系列数据证明,去年3月以来的宏观调控效果显著,局部固定资产投资压下来了,CPI指数降下来了,但国内居高不下的房价却继续疯狂飙升,游资继续肆无忌惮地对房价进行炒作。 上海第一个坐不住了,先是大幅度提高了短期二手房交易的费率,昨日央行又提高了房贷利率。高层打击炒房游资的决心可见一斑。 如果全国房价下来了,又会怎样?通俗地说,宏观上,“房价涨、股市涨;房价跌、股市跌”是基本规律;微观上,收紧银根,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成本提高,新建项目减少,建材、钢铁面临极大挑战。虽然,目前房贷利率上调究竟会对股市带来多大影响的具体预测数据没有出来,但恐怕很难做出乐观估计。 央行重拳打击炒楼的举措,使宏观调控的力度再度趋紧,这对股市显然不是一个好信号。 新股扩容:快了 询价机制来了,新股扩容也来了!可以预计,传说中的超级大盘股将陆续在A股市场亮相,与“交行”、“神华”这些恐龙级的企业相比,中石油、宝钢配股更可称得上是恐龙中的恐龙。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多地上市的国企大盘股,一方面会极大地分流二级市场存量资金;另一方面,也将打破原有的市场定价体系。从各大论坛传出对“A+H”的一片谴责声中,就可以感觉到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但对机构来说,询价使新股定价更趋合理,同时机构的种种申购特权,又为兑现新股收益提供了良好保障。于是反复申购、反复兑现就成了最好选择。机构资金全在一级市场等待新股摇号,二级市场的持续疲软也就成了必然。普通股民却在承受二级市场风险的同时,与新股申购隔海相望。统计显示,10万以下投资者申购新股中签的概率微乎其微。 毫无疑问,庞大的机构资金在不断消化国企股的融资需求,只要新股发得出去,二级市场走成什么样恐怕都无关紧要。 股权分置:悬了 无数信号透露,股权分置将有实质动作出台。传闻中,学者、官员、民间人士都推出了不同版本的股权分置解决方案,但无论是补偿全流通还是其他的计划,都不可避免地会牵动二级市场的神经。 虽然现在多数股票的股价都开始向净资产靠拢,但总体来看,市价仍然大幅高于净资价格,巨大的价格落差使解决股权分置必然带来市场动荡。目前来看,仍然没有一个让各方都能满意的思路。 几天前,有媒体曝出“即将出台解决股权分置的一揽子方案”,但现在来看,方案连个苗头还没看见!但从两会上的信息透露出,解决股权分置的试点企业年内出炉的希望非常大,究竟对二级市场的股东是福是祸,恐怕也不应该估计得太乐观。 坦白地说,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明哲保身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把股市低迷归咎于机构不作为的说法,有些偏颇。目前股市的低迷态势,应该是股市内在矛盾的直接体现。 经历了3年大熊市,社会各界普遍热盼股市走好,投资者迫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股市运行有其自身规律,在大面积新股扩容的背景下,盲目判断股市即将走牛,甚至预测股指将攀上3000点的言论,无异于痴人说梦! 商报记者 李壮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