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股首发应公开叫停战略投资者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 15:57 《钱经》杂志

  皮海洲

  自1999年7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首次引入战略投资者制度以来,首钢股份成为国内首家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上市公司。虽然随后的日子里,战略投资者演化成侵占掠夺公众投资者利益的“占掠投机者”,但那些总股本在4亿股以上的公司在IPO时始终忘不了给战略投资者给一个重要位置,甚至总股本没达到4亿股的公司,在IPO时也出现了战略投资者的身影。

  不过,这种在新股首发时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做法,在去年6月中国远洋发行后,从去年6月底7月初发行的西部矿业开始便宣告停止了。从西部矿业、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中石油中国中铁中海集运,其新股首发过程中都没有了战略投资者的身影。也就是说,实行了8年的战略投资者制度被叫停了。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战略投资者的叫停,管理层并没有下发文件,而是“以窗口指导的形式施加影响的”。换一句话来说,战略投资者制度是暗中被叫停的。

  这种暗中叫停战略投资者的做法,给市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偷偷摸摸的,好象是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似的。其实,作为管理层来说,大可不必如此暗中进行,而改为公开叫停战略投资者。

  应该承认,在新股发行中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做法,对于推动新股发行确实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因为在1999年之前的时候,由于沪深股市的容量有限,加上投资者在投资理念上喜好小盘股而拒绝大盘股,所以,每逢大盘股发行时,往往会给股市带来较大的震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在新股发行过程中引入了战略投资者的做法,此举对于大盘股的顺利发行,对于稳定股市,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战略投资者的负面作用同样也是很明显的。由于中国股市特有的新股不败神话,新股上市后往往会受到市场的炒作。特别是由于最近几年来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大盘股同样也成了市场炒作的对象。并由此造成了股票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与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存在巨大的差价。如此一来,持有一级市场股票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是稳赚不亏。因此,引入战略投资者,实际上变成了向战略投资者的利益输送。并且,战略投资者在占据了新股发行的额度后,又使得公众投资者的中签机会大大降低,因而又损害了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而且,正是由于战略投资者能够拿到低价新股,投资上稳赚不亏,从而又导致了寻租现象的出现。不仅一些大企业大机构,动用各种关系与手段游说发行人,以获得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因此而出现寻租现象;而且在这一制度下,甚至出现了专门提供战略投资机会的“中介机构”。这些掮客能够从发行人或战略投资者手中直接拿到新股,然后再将新股份额转给其他投资者(如私募基金等)。疏通“关系”的掮客们会从中获得不菲的中介费,而这些中介费又有一部分比例划转给起到关键作用的个人,寻租由此产生。

  正是基于战略投资者制度所引发的利益输送行为以及寻租现象,因此,叫停战略投资者制度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管理层采取的只是“暗中叫停”而不是公开叫停战略投资者呢?这显然反映了管理层的一番苦心,那就是担心股市走熊,万一再出现新股发行不出去的情况时怎么办?因此,只要没有公开叫停战略投资者制度,届时再允许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但管理层的这份担心显然只是一种多余。因为目前的股市已较七、八年前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机构投资者有了飞速的发展。不仅社保基金、QFII、保险资金相继进入A股市场,而且,包括投资基金在内的这些主要投资者的规模也是明显扩大。根据中国证监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基金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已由两年前的5000亿急速扩展至3万亿的规模。二是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已发生了变化,市场不再惧怕大盘蓝筹股的发行,甚至是热烈追捧大盘蓝筹股的发行。所以,只要发行制度合理,发行价格合适,大盘股发行难的问题将不再存在。因此,作为管理层来说,大可在当前市场强烈呼唤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情况下,理直气壮地在新股首发的过程中公开叫停战略投资者制度。此举不仅有利于消除股市中的不公平做法,打击新股发行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股市“三公”原则,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利,何乐而不为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