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信息披露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07:5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李敏斌

  近日股市震荡,前阶段红火的“题材”股首当其冲,部分听信传言而入市的投资者损失惨重,上了一堂昂贵的投资者教育课。深交所公司管理部日前透露,今年以来深市发布的针对股价异动公告的澄清公告约有102份,经上市公司承认市场传言部分属实的仅20份,占比不到两成,市场传言的真实性极低,有些消息甚至成为庄家用以欺骗散户、操纵股价的工具。为此,深交所专家建议股民,应把上市公司公告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加以仔细阅读和分析,切莫根据传言进行逆向推理和任意猜测。

  近两年,信息披露违规事件屡禁不绝,交易所谴责之声不绝于耳,个别上市公司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但市场上的虚假信息依然泛滥成灾。即便上市公司多次公告澄清传闻,却有可能被解读为“此地无银三百两”,公众仍然固执地认为这不过是司空见惯的潜规则、声东击西的“障眼法”。

  为什么公众宁可信传言而不相信上市公司的公告呢?因为相关公司的股价走势和传言一次次成真,这就支持了他们的固执。有些上市公司曾经否认过的事情,在后来又成了事实;有些上市公司公告过要做的项目或者重组,最后又以其它理由宣告“泡汤”。凡此种种,都使人对一些上市公司的公告的可靠性产生怀疑。许多投资者普遍觉得,上市公司的公告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当上市公司的澄清公告成为鸡肋,无疑将对

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引发信任危机,状况堪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不仅损害公司形象,更严重的是打击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如果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投资者成为惊弓之鸟,只好选择远离市场。

  为什么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会遭遇信任危机?

  首先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不规范或存在追求不正当利益的动机。有些上市公司针对传闻的澄清公告模棱两可,信息披露避重就轻,存在重大疏漏;有的信息披露流于形式,澄清公告甚至前后矛盾自掌嘴巴。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得不到明确的回应,存在着一些可以向左可以向右的想象空间,自然令投资者“想入非非”。如果这不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能力或者表达能力低下,那就只能解释为这正是公司所希望见到的效果。其次是庄家和内幕交易者炒作成风,牟取非法利益。在投机市场,制造题材和适时地披露题材,需要庄家和上市公司相关人员有效和密切的配合。其三,监管处罚力度不足,信息披露违规成本低廉。针对市场谣言,除了寄望市场参与者自律外,监管部门似乎很难对这种传闻谣言采取更有效有力的方法惩治兴风作浪者,导致市场操纵者屡试不爽。其四,一些投资者急功近利,莫辨是非,跟风炒作心态严重。

  目前,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总体来说,上市公司公告中一般不会存在明显的虚假、误导或遗漏,因此,公告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其参考意义越来越大。但公告的价值如何,关键取决于阅读报告的人如何解读。牛市刺激着太多人的神经,很多人开始不安本分,琢磨着如何使自己“利益最大化”。逐利不是不好,但如今市场人人都想赚快钱,利字当头,什么风险管理都摆在一边,一些恶习、陋习再次现形,那就不是什么好事。

  从市场目前的表现来看,似乎没有迹象显示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有本质上的变化。市场调整也许不算坏事,如果投资者能够利用调整期好好反思、调整投资策略和理念,从跟风者向价值投资者转变,增强风险意识和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认真解读上市公司公告中的风险和价值,那么交出去的“学费”很快就会赚回来。但如果不改变投资理念,追求价值投资,不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明辨是非,继续听信传言跟风炒作的话,投资股市就将变成痛苦的煎熬。


    相关报道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 证监会处罚2家上市公司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18,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