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黄湘源:谁来为股市泡沫埋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08:00 每日经济新闻
笔者在上周发表的文章中就已经指出:泡沫不泡沫,泡沫大不大,该分析研究的是股价,而非股民。泡沫的成分都没有搞清楚,还说什么事?
相比于矢口否认股市泡沫,承认存在一定的泡沫,应该说是一种进步。可是,此次调高印花税措施的推出,非但并未触及形成资产价格泡沫化的利益机制,反而误伤了热情入市的无辜股民。可以断言,短期虽然不难起到强制股市调整的作用,但从长远看来,不可能对于抑制和消弥泡沫有任何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积极作用。其实,仅限于所谓的“结构性泡沫”,从一开始就是就是玩的掩耳盗铃。“结构性泡沫”,简而言之就是以有结构性泡沫来说明整体无泡沫。
当前股价非理性溢价的表现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基于新股发行溢价的一二级市场人为制造的火箭式价差,一是基于不可比和不可持续两大特性的业绩虚增和资产重新估值。
上市公司成为稀缺资源是中国股市的一种特有的历史现象,问题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一方面,中国股市的优质上市资源先是由于担心国资流失而不让上市,后来又争先恐后地到海外上市,而使得本土股市无缘分享国民经济增长成果;另一方面,中国股市稀缺的是具有高质量高价值和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高回报的上市公司,然而,对不符合上市要求的ST公司非但不果断予以退市,反而以借重组的名义大肆进行壳资源的抢救性开发,连股改也对它们特别给予“重组换对价”的政策优惠,这导致和助涨了股市投机盛行的泡沫炒作风气。
在融资本位的体制下,本来就是大股东靠新股发行溢价圈钱,大资金靠一二级市场价差牟利,而在全流通条件下,由于流通溢价成了大股东也可以共享的利益,大股东和大资金找到了利益共同点,股价非理性溢价也就有了更大的动力。业绩的虚增成倍地推高了股价,股价的上涨又为业绩的预期增长提供了合理推理的依据,并反过来再刺激了预支业绩预期的股价透支。 上调印花税的政策含义指向于改变目前股市的单边预期,就目的而言也许无可非议。但是,市场价格的涨跌魔棒攥在政府手里,却又要“买者自负”风险,这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公平的。政策调控不挤股价泡沫而挤股民钱包也是不奇怪的。只要股价泡沫生成的政策条件未变,投资者总得做好埋单的准备就是了。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黄湘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