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大蓝筹:经济高速成长的代表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 15:17 中国证券报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一国的股市应当同比例地反映本国经济的结构。但国内A股市场却并非如此。 中国银行2006年7月的上市,使得金融业在股票市值中的占比大大提升,达25.80%;但根据测算,2005年金融业产值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占比小于19%。同样,交通运输仓储业在股票市值中的占比为8.53%,高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5.6%。另一方面,建筑业在股票市值中的占比0.87%远比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7.0%低,这种情形还发生在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等行业中。 由此可见,目前国内股票市场的行业结构和中国实际的经济结构是不一致的,经济结构在资本市场中有所扭曲。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股市融资的不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垄断性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内的股市还未向其敞开怀抱。 截至2006年9月1日,香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股指数)的前10大权重股中,仅第四大权重股中国石化和第十大权重股华能电力在A股市场上挂牌,其余八大权重股中石油、建行、中国人寿、交行、神华能源、中国电信、中国平安和中国铝业均未在A股市场上挂牌。加上不属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但属于恒生指数的中国移动,这些行业龙头没有发行A股,显然扭曲了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后股权分置时代,这些优质大企业惟有新股A股或是从香港及海外市场回归,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经济的成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