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钟发平卸磨杀驴 掘金华天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 17:0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夏晓柏

  长沙 益阳报道

  10月底,长沙力元新材(资讯 行情 论坛)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力元新材”,600478.SH)预警:公司2005年度全年累计净利润比上年度下降50%以上。

  在此之前,力元新材早已“噩耗”不断。

  9月2日,公司无奈承认:今年7月14日,湖南证监局发现公司为关联方湖南科力远高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科力远”提供3000万元贷款担保 一事,除钟发平董事以外,公司其他人等均不知情。

  8月25日,力元新材公告:三年来,关联方钟发平控股的科力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总计高达4600万元。

  钟发平,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人物,力元新材第二大股东,这位一手将力元新材搭建起来的小个子博士经历可谓传奇。

  “钟总是做大事的人。”坐在科力远简陋的办公室里,科力远总经办主任陈海军说。“公司今年正增资扩股,准备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另外,我们有一套专门的班子,正在收购力元新材,已经差不多了。”

  如此一来,国企华天集团掌门人朱金武落马之后(详文参见本报5月29日《华天系掌门人朱金武落马 尘封旧事渐次揭开》),华天系三家上市公司华天酒店(资讯 行情 论坛)(000428.SZ)、银河动力(000519.SZ)、力元新材将三去其一。换言之,华天系将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专利之谜

  钟发平,39岁,湖南常德桃源人。据媒体报道,他15岁考上中南大学冶金系,25岁获得武汉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中科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9岁成为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最年轻的研究员。

  在公司宣传资料上,钟发平荣誉等身:湖南科力集团董事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高技术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研发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据这些宣传资料介绍,作为我国储能材料及先进电池领域的学术带头人,1997年,钟发平博士怀抱“科技兴国,产业报国”的理想和信念,带着自己的专利,毅然回到家乡,1998年主导创立了长沙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

  “他的履历是他自己提供的,我们照登而已。”说起钟发平的传奇经历在上市公司公开资料中的披露,力元新材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个技术是不是他的发明,这并不重要。关键是钟发平运作成功了。”

  事实上,鲜为人知的是,多年来,关于钟发平是否是力元新材专利技术(连续化带状泡沫镍,镍氢、镍镉电池关键原材料)的发明人的疑问一直未有消弭。

  2003年8月29日,力元新材招股说明书披露:1997年,三一集团取得了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的生产专有技术。由于当时钟发平博士掌握了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生产过程中的最为关键的工艺配方,三一集团将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的全部无形资产无偿转让给钟发平。

  “民营企业三一集团的专利技术怎么可能无偿转让给素不相识的钟发平?这其中是给了钱的,只是通过中间人而已。”当时参与筹建力元新材的一位人士点拨记者道。“钟发平对这个技术有贡献,但绝对不是最初的和唯一的发明人。”

  据记者了解,专利引发的股权争议导致诉讼:两个湖南娄底人认为他们初创了该项技术,钟发平只是对完善技术有贡献,并据此技术运作成立了力元新材。后来这两人要求占股合计不超过百分之十,力元新材方面答应却未兑现。2000年10月,两人向长沙法院起诉力元新材。开庭前夜,却神秘撤诉。

  “与其说钟发平从一个科学家转变成了企业家,还不如说他是个资本运作高手。”钟发平怀揣着“馈赠”的专利技术找到了投资商华天集团,从1998年开始直到2000年8月,正式组建了力元新材——全球带状泡沫镍最大生产基地。

  “力元成功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它有一支非常好的团队,从什么都没有开始创业,项目中途几次都快夭折,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靠我带领的这支队伍。”2005年6月,钟发平对媒体感慨创业的艰难。

  在冲击当时难产的创业板失败后,力元新材的上市日期被延迟到2003年。

  知情人士透露,公司上市前第一大股东华天集团和钟发平曾有协议,力元新材2000年6月改制为股份公司时,钟发平共持股1400万股,其中专利技术折股700万股,另外700万股是要付出真金白银的,然而由于华天集团的“软弱”,这个君子协议一直未能兑现。

  力元衰落

  2003年9月18日,主营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的力元新材登陆上交所,发行4000万流通股,实际募集资金1.88亿元。华天集团通过湖南新兴公司和成都银河创新(资讯 行情 论坛)科技股份公司持股5021.85万股,成为力元新材占比40.6%的第一大股东;钟发平持股1506.56万股,占比12.18%。

  钟发平名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但这个留着刀削般小平头的“湖南犹太人”却凭借着强悍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掌控住力元新材。“力元新材是个很有个性的企业,像钟发平一样,只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管市场变化如何。”一位曾与钟发平共事的中南大学教授直言不讳。

  力元新材200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原计划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扩建年产150万平方米连续化带状泡沫镍项目”和“年产100万平方米高强度超强结合力泡沫镍项目”均于2004年悉数投入,但2005年上半年实际产生收益2466万元。而公司招股说明书承诺两个项目的税后利润和新增利润(全年)分别达到4256万元与2510.2万元。1.88亿资金倾盆倒下的结果如此差强人意,难怪湖南证监局最近对公司发出整改通知:募集项目实际产生的收益未达到年预期收益。

  “全球总共只有这么大的市场,你拿到世界第一的份额又怎样?没有前途的。一个饱和的有限的市场,你还往里砸钱,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企业行为,意气用事。”这位教授继续分析。

  力元新材宣称,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生产企业,按2002年销货量计,公司在全球和国内同行业均排名第一,2002年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1.5%、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4.1%。

  为了巩固市场老大的地位,力元新材加大投入换来的却是得不偿失的业绩下滑:公司主营收入从2002年的2.43亿元增至3.72亿元,但净利润却从2337.99万元降到1964.63万元。

  湖南证监局对于力元新材的日渐式微,道出原因:公司主要原材料镍价大幅上涨造成2004年比上年同期减少毛利6287.94万元抵冲产品提价增加毛利4548.1万元价格波动影响毛利率下降4.85%。

  种种弊端的形成,力元新材心知肚明,公司2005年半年报坦陈:产品单一,在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成本大幅攀升而销售价格不能相应提高的情况下,抵抗市场的风险就相当弱,从而加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当时这个技术还是一个高科技,但是现在已经被淘汰了。关键是公司科研力量和技术没跟上。”对于力元新材的陨落,长沙一位资深新材料专家评价。

  事实上,2001年力元新材还未上市时,钟发平就已分身,去创建自己的公司科力远了。“这个技术也不是钟发平的,它谈不上什么高科技,不赚钱再高科技也没有用。钟走了,又没带走技术,力元技术部的人员都知道,陶(维正)总(工程师)才是核心技术人员。”然而力元新材一位熟知内情的高层对钟的“离开”有些不屑。

  新

能源王国?

  2001年,钟发平利用力元新材的上游资源,另起炉灶,开始打造生产下游产品电池的湖南科力远。

  在湖南益阳,科力远名气不小,但异常低调,外界并不确切知晓公司的实际收入情况。“两税(地税、国税)一年也就几百万。”益阳高新区办公室主任刘金洲说。

  科力远2001年成立,钟发平任董事长。公司一直从力元新材输血,引进技术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士多达二十人以上。2004年8月,力元新材副总经理陈振兵就任科力远总经理。2004年12月31日,钟发平辞去力元新材总经理一职,仅保留董事职位。这也意味着,钟发平与华天集团矛盾的公开化。

  “科力远60%的原材料来自力元新材。”陈海军如此描述科力远对于力元新材的依附关系。而对于关联交易,力元新材报表中从未给出具体结算价格。迫不得已对外公示的只是科力远占用上市公司4600万元资金的这个数据。

  有了力元新材这个上市公司做坚强后盾,科力远越玩越大。2003年,科力远斥资1100万元通过买壳改组成立中甲足球队——湘军俱乐部。媒体众口一词的说法是:科力远借此获得了政府批地至少500亩。经营得一塌糊涂的湘军俱乐部在2004年转让给百龙集团失败后,终于在2005年9月以零价格承债式转让给湖南山川集团。

  2004年,钟发平大破大立。除了撤出湘军俱乐部,还陆续撤资曾花1000万元(占比12.5%)参股的湖南金科担保公司,同年,钟发平还撤资中大思特咨询公司,不再担任董事长。

  以退为进,钟发平舍弃杂务是为壮大主业,构筑他的新能源王国——湖南科力集团。资料显示,科力集团2004年成立,是一家以先进电池材料及高能电池为主业的产业集群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集团总资产达8亿元,净资产5.5亿元,年产值12亿元,年创汇实现4000万美元,现有职工4000余人。下属科力远、科力丰(新能源科技公司)、科润(研发基地)以及香港分公司。

  奇怪的是,记者在湖南省工商局却没有查到湖南科力集团的登记资料。

  “整个科力集团摊子铺得很大,贷款3个多亿,盈利能力却不强。他只有拿下力元新材,有了上市公司这个资金运作平台,才能维持这么大的摊子。”力元新材一位高管的话一针见血。

  目前,钟发平已经聘请财富

证券做财务顾问,着手入主力元新材,为避免触发30%的要约收购红线,科力远将联手另一企业收购银河动力持有的力元新材2510.93万股股权(占比20.3%)。此事,湖南省国资委已经批复。受让成功后,加上先前个人持有的1506.67万股(占比12.18%),钟发平将实际持有力元新材股份4017.6万股,从而以32.48%的相对控股优势,取代华天集团成为公司的最大股东。

  若仅按力元新材2004年每股净资产2.52元计算,钟发平的入主代价将接近6500万元。“国有股转让不得贱价,7000万元是底线,他上哪去找这么多钱?”前述力元新材高管不经意间诘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