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股改浪潮系列试点之中信证券 > 正文
 

中信证券公司处在确立市场地位有利时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 11:57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孙晓霞

  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全行业亏损近150亿元,在此背景下,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600030)依然继续保持利润总额、净资本及净资产行业排名第一。在市场经营环境很差的背景下,公司更是提出了强化卖方业务、减少博弈型业务的战略构想。“中信证券目前正处于突破并确立市场地位的最有利时机。”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说。

  自营业务曾是中信证券利润的最重要的来源,近年来由于证券市场的低迷局面在延续,自营业务已经成为不少券商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王东明坦承,中信的自营策略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过去的较多强调收益性转而注重投资的安全性。他表示,在熊市的过程中,中信证券之所以盈利并且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和资产质量,主要得益于迅速地减少了资产博弈型的业务,大幅削减了自营的规模,调整了资产管理的规模和运作方式。“我们最近几年大幅增加了卖方的业务,主要是金融中介服务业务,比如像承销、咨询,这样就保证了我们渡过了四年熊市的难关。而在下个阶段,我们还要继续增大卖方业务的份额,同时有步骤地开展类似像买方业务的创新,比如,利用杠杆效应建立产业投资资金,建立股权类的风险投资,同时随着证券法的修改,还要设立一些类似新的创新活动,比如,信用交易、做市商等业务。”此外,他表示,在营业网点扩大和区域均衡方面,中信证券目前也已做了大量工作。

  王东明表示,超常规发展包括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发展,也就是通过其自身的积累和并购、扩张的方式发展。“中国的情况也不例外。目前,与行业地位并不相称的是,中信证券业务排名最弱项就是经纪业务,其核心就是规模太小,布局不合理。营业网点即销售渠道上的弱势制约了公司未来的发展,也不利于今后的市场竞争。而从国际经验看,最近几年,国际投行在加强上游业务的同时,着力打造营销能力,拉长产业链条,力争在全链条的各个环节上获取收益。”考虑到以上因素,他强调,中信证券在加强内控、规范经营的同时,也在积极着眼于扩大自身规模,增强市场覆盖能力。2002年末,其成功地收购了万通证券,市场覆盖面显著增强,地域分布上亦更加均衡和协调。而下个阶段,该公司将继续会在适当时机考虑通过并购方式,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以长江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IPO、武钢增发的成功为代表,中信证券近年在大蓝筹股票的发行上市、融资方面业绩表现突出,对此,王东明表示,中信证券“大客户、大项目”战略的实施来自于公司对市场变化的适应。“在发行上市、佣金等制度变革之后,以往证券公司依赖申购新股、经纪佣金等获取高额收入的业务模式无法持续,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及时调整业务重点,高度强调‘大客户、大项目’战略,成功完成了上述大型上市、融资项目,为公司业务收入开拓了广阔空间。”他表示,“大客户、大项目”战略的实施,使得公司在未来一个阶段,储备的一批优质大客户、大项目,为投行业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确立了公司的融资业务方面的突出优势。而下个阶段,中信证券在加速业务转型和创新方面将会继续不懈努力。“公司在最近几年一直在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增强在高端业务上的竞争力,储备了大批的优质项目,相信在中国证券市场新一轮周期开始后,公司的经营环境会发生显著变化,中信证券的业绩将会显著改善,并更加趋于稳定。”

  中信证券昨日收盘价6.05元,跌0.66%。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