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中小企业板 > 中小企业板频道 > 正文
 

广东中小企业发展调查 六大特征彰显其个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 14:01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本报讯 记者贺朝晖报道: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尤其是广东中小企业的发展,民建广东省委员会于今年5月初组成了以省委会主委宋海副省长为组长、十几名会员以及数名会外专家为基本成员的课题小组,通过向广东省内的相关企业发出问卷调查表方式,对广东省内的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同时,为了保证调查的质量,今年7月,课题组部分成员先后到江门、佛山、珠海、中山等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在当地民建组织的协助下,实地参观考察了一批中小企业,并召开了数次企业家座谈会。不久前,这份报告完成。该报告详细地分析了目
前广东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记者日前走访了该报告的主要参与者和执笔者———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晓明博士,与他进行了深入的对话。

  记者:欧教授,我看了你执笔的这份报告后很受启发,并对广东中小企业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这长达5个多月调研分析中,你觉得广东的中小企业与国内其它省份的中小企业相比,有什么突出的特征?

  欧晓明:在调研分析中,我们发现,广东中小企业的地域分布及产业特征与国内其它省份既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又颇具地方特色。具体表现在:

  一、中小企业占有绝对比重。根据广东省统计局给我们提供的资料发现,2003年广东全省各行业工业企业有24494家,其中大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分别为0.74%、12.7%和86.56%,中小企业所占比重合计为99.26%。由此可见,即使是在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最为活跃、最具影响且最有实力的广东省,中小企业仍然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二、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广东省的经济运行基本上是按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大地域来进行的。2003年的数据显示,无论是企业总量还是各类型的企业,珠三角都占有绝对优势,企业在省内各地域的分布极不均衡。从企业数量看,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的企业数量占全省企业总数的比重分别是79.45%、8.74%、7.05%和4.76%,珠三角的企业数量占有绝对优势。2003年广东所拥有的182家大企业,有169家分布在珠三角,占广东大企业总数的92.86%。而粤东的潮州、揭阳,粤西的阳江、云浮和粤北的清远、河源等6个地级市则根本无大企业,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主要靠中小企业支撑。

  三、民营(私营)企业仍是企业的主要形式。在我们调查所收回的239份问卷调查表中,民营(私营)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68.67%,集体企业占8.44%,国有企业只占2.41%。此外,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以及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5.42%、7.23%和4.82%,由此可以看出,民营(私营)企业是广东中小企业发展的主体形式,非国有经济已成为广东经济的主要成分之一。

  四、组织形式越来越与主流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同步。在此次我们调查的239家广东中小企业中,有26家企业采用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占所有企业的10.91%;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形式的企业有117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9.09%,采用这两种企业组织形式的企业数量占调查企业数量的60%。此外,采用个人独资形式和合伙制形式的企业数量分别占调查企业总数的21.12%和16.36%,遗憾的是另有6家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约2.5%)未在调查表中填写其企业的组织形式。

  五、产业分布面广,但与全国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在我们给出的问卷调查表中列出了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纺织食品、轻工、冶金、建筑、运输、通信、商业、餐饮、其他服务业、其它行业等15个行业项目供调查对象作单项选择。收回的239份问卷调查表中,按照比例顺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是化工(17.68%)、电子(10.98%)、机械(10.37%)、建材(7.32%)、商业(7.32%)、轻工(6.1%)、其他服务业(6.1%)、食品(5.49%)、纺织(3.66%)、建筑(3.66%)、餐饮(3.05%)、通信(1.21%)、冶金(0.61%)和运输(0.61%),其他未被列入上述14种行业(即其他行业)的企业占调查总数的15.85%。若以2002年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国内中小企业数量最多的10个行业依次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食品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从全国情况看,我们不难看出,这10个行业都是所谓的传统行业,进入门槛比较低,且这些行业一般不具备规模经济效应,因此中小企业很容易在这些行业中发展起来;而广东中小企业产业分布的这种格局,或许与我们调查的样本企业选择有关,但也反映出了广东中小企业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在向更高层次转化的趋势。

  六、产业特征的异化有可能使人们对中小企业产生新的认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人们对中小企业的看法大都还停留于进入门槛不高、资本构成低、劳动密集型等特征上,但随着大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设立,传统中小企业的产业特征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在我们的调查中,自认为自己的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只有112家,占调查总数的46.88%,而认为自己的企业属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分别占调查企业总数的20.62%和32.5%,后二者之和已超过前者。如果说企业主(或填表者)的感觉过于良好有可能影响其判断的话,那么企业的资产规模或许可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广东中小企业的产业特征在逐渐变化。尽管在我们所调查的企业中只有167家企业填写了调查表中的企业注册资本栏目和企业净资产规模栏目,占调查企业总数的69.87%。但这167家企业的平均注册资金规模为591万元人民币,平均净资产规模为386万元人民币。如果按100万以下、101万-500万、501万-1000万以及1000万以上分级,上述167家企业注册资金规模的分布为47.62%、25.56%、10.53%和17.29%,净资产规模的分布情况是15.04%、24.81%、12.78%和27.82%。这些数据说明注册资本和净资产规模上1000万元的中小企业在广东已占有相当比重。

  环境瓶颈仍制约民营经济发展

  记者:在现实中,人们对企业谈得最多的就是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那么,从你这次调研情况看,广东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如何?

  欧晓明:这个问题就大了,因为市场环境它包括制度及政策法规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源环境,就一个一个说吧:

  一、制度及政策法规环境有待完善。我们的调查显示,多数企业家一直的看法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广东中小企业群体(尤其是私营企业群体)的迅速壮大,首先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所造就的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的广东(尤其是经济特区)当初所拥有的优惠政策为广东中小企业的初期发展提供了极为宽松的外部政策环境。但是,中小企业政治地位较低,经济地位不高,法律地位长期不受重视等问题仍制约着它们的发展。

  二、资金和信息构成市场环境关键要素。或许是广东的中小企业与市场经济接轨更早一些,尽管被调查的大多数企业(87.88%)都认为目前市场的竞争环境激烈或非常激烈,且多数企业(62.8%)认为目前企业经营发展环境“一般”,但都认可通过市场来配置企业生产经营资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充满信心。在这个过程中,资金和信息是中小企业最为关注的两项主要的企业资源。与国内大多数地区的中小企业一样,资金短缺也是广东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我们调查的企业中,资金缺口较大,急需融资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13.13%,资金略有缺口,需要融资的企业数量的比例为61.88%,只有11.88%被调查的企业认为有富余资金,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在信息方面,广东中小企业认为中介组织以及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各种行业协会或商会应发挥有效作用。在我们的调查中,企业最需要行业协会或商会提供的信息或发挥作用的前三项分别为“提供市场、政策和企业信用等信息”(36.59%)、“价格协调”(19.51%)和“职业规范的自律性管理”(18.29%),而最希望商业性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的前三项分别是“市场调查和企业战略咨询”(46.28%)、“拟定有关合同和协助处理商业纠纷”(19.01%)和“协助建帐和处理财务问题”(9.1%)。但是,31.7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现有行业协会或商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多的企业认为目前市场中的商业性中介机构鱼龙混杂、管理混乱、费用项目不清等而不敢问津。

  三、社会环境中诚信体系最刻骨铭心。在我们的调查中,41.46%的人也认为“社会上普遍缺乏诚信,没有企业诚信体系”是影响广东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参加座谈会的企业家们还罗列出了种种不守信用的具体表现,如签约积极,履约消极,债务逃废;假冒伪劣产品穿行市场,屡禁不止;企业披露虚假业绩时有发生;不实信息广告充斥诸类媒体;知识产权随意侵害,保护乏力等等。

  四、人力资源环境仍停留于“能人治理”。从这次调查的结果看,在广东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起关键作用的企业家们的结构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在我们调查的企业中,企业董事长具有本科教育背景的占43.33%,具有专科教育背景的占30.67%,另有8%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教育背景。在企业的总经理中,相应的接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为52.88%、26.8%和9.8%。考虑到广东中小企业中私营企业占很大比重,且在这些企业中两权分离的情况并不普遍,董事长和总经理往往由一人兼任的情形,两组数据的相似性正好说明其真实性。

  广东中小企业中,目前人力资源最缺的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中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在我们的调查中,企业对高级技术人员的需求被放在首位(44.44%),其次是高级管理人员(30%),一些企业(13.34%)还对普通员工提出了诚信方面的要求。

  五大问题困扰中小企业

  记者:从上面的探讨中,你觉得目前广东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欧晓明:有这么几方面。首先是差别待遇,导致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一是中小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融资份额与其对国民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它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相称;二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与中小企业多元化发展不相称,尽管近期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开辟了通道,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只能依赖于间接的融资渠道;三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与中小企业发展的灵活性多样性不相称。调查中发现,目前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大多停留于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传统服务项目,许多银行的中介服务以及金融信贷创新产品只是面向大企业或事业单位。

  第二大问题就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制环境亟待优化。虽然国家已经制定并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但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缺陷。这主要表现在,(1)国家各部委及各省、市与《中小企业促进法》配套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仍不尽完善;(2)现有的配套法律、法规、规章不够,不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制保障环境;(3)已有法律、法规对其保障和促进的内容不完善,未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

  行政执法方面,已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工商、税务、城管、公安等行政执法机关多项权利及义务,但执法过程中,常出现过度使用权利,履行义务不够或不履行义务的情况。司法方面,目前司法实践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是比较多,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降低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未能充分保障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第三大问题就是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小,资金有限,往往无法在企业内部完成人员培训、技术开发、管理调研、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活动,需要从企业外部获得这些方面的服务。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网络或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第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体制有待创新。第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协调机制。第三,培训服务体系有待创新。第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第四大问题就是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有待拓展。尽管广东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结构及其素质也在持续发生变化,但总体上看目前依然比较集中于劳动力密集、技术门槛低、产品附加值低、竞争激烈的产业领域。这种局面的形成,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与外部环境、政府政策导向等也不无关系。在广东中小企业中民营(私营)成分占有绝对比重,依据国内现有的法规政策,许多行业及投资领域仍不允许民营资本进入。例如,目前国有资本投资和经营遍布各行各业,涉及领域超过80个,即使允许国外资本进入的领域亦超过60个,但民间资本能够进入的领域只有40个左右。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珠三角等区域的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许多中小企业亦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宏观产业政策明确,发展战略也更为清晰,然而在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引导方面却非常乏力,未能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舞台。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案例是,无论是数年前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东企西进”,还是现在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以及广东经常性的与港澳等地的经贸活动,随政府参与其间的鲜有中小企业的身影。

  最后一个大问题就是中小企业自身的制度建设及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一是改制后相关利益主体的目标取向的差异影响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第二是多数企业仍然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即使是一些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亦不例外。第三是广东私营性质的中小企业大多采取家族式经营模式。第四是技术型的企业家比例很小。

  良好建议打造民企经营空间

  记者:谈了这么多问题,对此你有何高见?

  欧晓明:我们认为,首先须重新认识中小企业对广东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包括尽快完善与《中小企业促进法》配套的地方性法规政策,以法律法规来确保中小企业的地位以及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各地级市以及各县(含县级市)尽快设立与省中小企业局对应的政府中小企业服务及管理的专门职能部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公共服务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活动;清理目前正在实施或执行的各种法规政策,尤其是一些地方性的规定,凡与《中小企业促进法》相悖的条文条款,应予以及时删除;广东目前已开始着手“十一.五计划”的准备工作,在该计划中应该对广东中小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有一个总体的考虑和规划设计;为体现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广东亦可以先行一步,试点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比如根据美国《小企业经济政策法》要求,总统每年要向国会提交反映小企业状况和竞争力的报告,广东各级政府的行政首长可否在每年人大会议上提交类似的报告文件等。

  其次是营造中小企业良好的经营及发展环境。包括以市场(经济手段)而不是政策作为产业或行业的准入门槛,凡不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领域,都应该允许有实力有能力的中小企业进入,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中小企业的创建,简化各种申办手续和条件,取消户籍所在地、就业状况证明等等诸多投资创业限制,并简化各种行政管理和税收手续;规范政府的服务、依法行政,切实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减轻中小企业各种社会负担;在政府采购等行为中,为中小企业留下一定的空间或份额,确保中小企业拥有一块比较稳定的市场;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中小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等。

  第三是拓宽中小企业的发展行业和空间。这里包括利用广东中小企业出口量大以及海外华侨众多的优势,促进与世界各地的联系和经济合作;充分发挥毗邻东南亚的独特优势,稳固和拓展东南亚的市场;挖掘广东本身和港澳在市场上先行优势,与港澳紧密结合起来,吸引和发挥各地和各种经济资源,确保“世界工厂”的产业地位;加强国内大市场的开拓力度,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进程,加强与上海等发达地区的合作,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要注重和发挥广东自身的市场优势,在广东城市化进程中培育新的消费群体和热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等。

  第四是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步伐。包括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手段,对全民进行诚信宣传教育工作,重塑国人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从制度建设着手,通过明晰企业产权等方式,用“庙”的声誉来约束“和尚”的行为;建立信用信息登记和交流制度,让“老赖”无所遁形、无隙可乘;加强与信用相关的法律制定和完善,加重和加大对不法经营者和不守信用者的打击力度;建立诚信举报机制,鼓励和奖励举报不守信用者,使诚信成为社会风尚;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逐步实现工商、税务、公安、海关、银行、技术监督等部门联网的信息共享体系,为各金融机构及时了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提供条件等。

  第五是以金融服务体系为龙头,全方位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包括优化政府资助管理体制。广东省中小企业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应广泛宣传政府资助的种类、数量、申请方式、申请条件和评审程序,对获得资助和补贴的项目实行跟踪评价制和项目审计制;建立政府资助项目后评价制度,使政府专项资金、补贴资金的投入更加符合公共目标;借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有利时机,完善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上市辅导,并拓宽中小企业吸引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扩大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覆盖面,例如成立中小企业融资联席会议制度,发展各类民间信用担保公司和社区金融互助合作组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制定配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中小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试点等等;强化各种行业协会、商会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功能。其中主要包括:(1)技术创新服务,建立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式共性技术为基础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2)信息咨询服务,向中小企业传播市场、技术、人才信息和知识。(3)市场拓展服务,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管理、经验、信息交流平台。(4)人才培训服务,发挥现有培训机构作用,为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系列课程,提高其综合素质等等。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小企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