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机构视点:实力机构09年策略精选(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5日 07:11  新浪财经

机构视点:实力机构09年策略精选(3)

  基于2009年市场反弹、筑底、复苏的不同阶段走势特征,我们提出“把握反弹,攻守兼备”的总体策略。即短期关注政策投资主题,包括扩大基建、出口退税、医疗改革、刺激消费等;反弹中投资周期性和高贝塔行业;而筑底阶段针对需求回落的经济环境,配置需求相对稳定和业绩先期见底的行业。

  中信建投:逆市布局

  发达经济体衰退已成定局,欧元区的衰退较之美国更为严重,全球经济周期下行2009年低于2008年,复苏期将大于4年时间,美股可能于2009年第三季度形成长期底部。

  中国2009年经济将保持8%的增长,未来3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经济将步入周期性放缓阶段。中国经济寻求突围的路径将来自于居民高储蓄、政府高外汇储备、低负债带来的廉价资本推动,政府投资维持高位。另一方面来自于重组、兼并与整合的产业升级,并从多方面拉动内需增长。

  2009年的市场将结束2008年单边下行局面,迎来宽幅震荡和结构性机会。通过对产业资本减持和与海外股市估值比较,我们认为指数运行区间为1200-2700点。

  市场将在三大平衡中出现投资机会:在中国经济平衡过程中,重点关注建筑建材、工程施工和机械设备行业;在流动性平衡过程中,货币政策放松和经济预期回稳给市场提供了资金来源,但大小非仍然成为横亘在投资者面前的一大阻碍;在价值与成长选择中,应当寻找绝对价值与确定性成长类股票。

  长江证券:双底演绎

  由于PPI回落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出现了两个底部的密切联结,因此,对于2009年资本市场的投资策略问题,也即是双底之间的投资策略问题,实际上就是实际GDP和名义GDP见底的经济运行判断问题。

  中国的实际GDP预期已在去年四季度见底,今年一季度出现实际GDP环比回升,因此2009年投资的第一个时间敏感点即出现在一季度末的数据公布期。特别是以不变价格计价的GDP和工业增加值等数据出现环比回升,则意味着实际GDP触底过程已然形成,而资本市场也有望在此前后出现一波中级反弹。中级反弹的主要动力在于实际GDP见底后最多受益于成本回落的行业;对于2009年一季度后如果实际GDP见底趋势确立,跟踪狭义货币供给量M1增速而动或将成为重要的投资原则。而考虑到名义GDP回升尚需搭配M1出现明显反弹,才能走出资本市场的第二个底部,跟踪M1增速指标作为投资策略也将贯穿2009年及之后整个名义GDP见底前后的全部时期。

  上海证券:而今迈步从头越

  2009年总体经济的判断是GDP增速回落至7.8%,其中投资贡献将达到30%以上。从时间观察视角看:投资先行、消费跟进是比较恰当的经济运行特征,物价回落带来的通缩预期持续性不强,通胀仍会回到经济调控的视线范围内。对A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经济周期尚未进入复苏阶段,整体估值预期动力不强;2、政策扩张预期强烈且持续,政策驱动力酝酿新增长点;3、制度改革释放的新需求和新市场将是A股重新启动的引擎,这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但会日渐清晰,并提前反映。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上证指数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