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医药股被理性低估 机构群体性转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6:35 证券导刊

  本刊记者 余音

  最新一期基金经理调查引人瞩目的一个亮点是,医药保健类股票成为仅次于金融和能源的第三大价值低估行业,持有这种观点的基金经理人数达38.5%;同时也是低估净值上升最快的一个行业,低估净值由1月份的-13%升至22.5%,这一数值代表着基金经理认可的未来上升空间。一向被基金经理看淡的医药股,为何会在本次调查中脱颖而出,基金经理为何出现
了群体性的投资转向,医药股的投资机会何在呢?记者与有关研究员进行了探讨。

  一、基金经理为何出现群体转向

  据国泰君安医药行业分析师孙亮分析,药品降价因素过度放大致使医药股被理性低估、医改背景下药品消费出现新增长点以及医药公司价值重估,有可能是机构投资者重新青睐医药类股票的重要原因。

  首先,医药股估值已落入合理区域。2006 年初以来,由于药品限价传闻和改革政策陆续出台对二级市场的心理预期,医药板块走势整体落后于大盘,整体市盈率已经从2000 年的80倍逐渐回落到25倍附近,而整体市净率也从2000 年8倍左右回落到1.8倍 左右,医药板块的估值风险得到有效释放,整体估值水平落入合理区间。与国际上主要市场医药板块估值比较,重点医药上市公司估值指标均已低于国际市场水平,考虑国内医药经济的成长性,孙亮认为重点公司的估值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吸引力。

  其次,药品消费出现新增长点。下一步医疗卫生改革的方向将是体现社会公益性为主的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将通过提高预算投入等方式加强对医疗卫生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的建设力度,社区卫生服务、农村新型医疗保险等方案都已经陆续实施。医保新方案将在2006 年展开,基本医疗保险系统覆盖90%人群,并为其至少负担一半的医疗费用,同时医保药品目录也不断增加调整,这些措施都将扩大医药产品的潜在需求空间,估计国内医药需求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另一方面医药保健品出口形势喜人,2004 年、2005 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额连续两年保持近30%的增长,显示了国际市场对我国医药产品的旺盛需求。

  再有全流通背景下医药股的价值重估。尤其是稀缺的中药品牌成为众多资本的追逐对象,东盛与国药联手进入云南医药集团、华润入主东阿阿胶等案例充分说明了中药品牌的吸引力。全流通后并购空间打开,部分中药品牌价值将会得到市场的重新审视。

  二、品牌、创新与重估催生投资机会

  对于医药股的近期投资策略,国泰君安分析师孙亮认为在行业整体“中性”的前提下,子行业中受降价影响较小的中成药和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的生物制药行业,有阶段性交易机会,并给予“谨慎增持”建议,同时建议关注全流通带来的资产重估和业务重构机会。

  在药品降价的大趋势下,品牌建设成为发展的核心,强势品牌将会获得更多的定价能力。目前上市中药品牌中,一类如云南白药、片仔癀、东阿阿胶等,其产品具备一定的垄断性质,靠独特的产品功效树立了品牌;另一类是同仁堂等产品多元化的企业,品牌从浓重的历史文化中沉淀积累,成为行业质量和信誉象征。除了一线老品牌,天士力、康缘药业、益佰制药、千金药业等新生代的中药企业也在进行品牌培育,整体上这些二线品牌的估值水平要低于一线品牌,但是他们在制剂创新和营销拓展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值得关注。

  其次是生物药已曙光初显。生物技术产品陆续进入临床和申报生产期,生物技术投资经历低谷后开始进入回升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生物技术列为前沿技术,生物技术产业曙光初显。建议关注专科领域的领先者和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企业,如天坛生物、双鹭药业、科华生物等。

  从并购机会来看,一线品牌公司股权受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严格控制,而东阿阿胶、马应龙、武汉健民、昆明制药、吉林敖东等公司,由于股权分散,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在全流通后存在二级市场举牌并购的可能性,其品牌价值有重估机会。

  新浪财经提醒:>>文中提及相关个股详细资料请在此查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