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保“六稳”: 货币和财政政策将协同发力
主持人包兴安: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从会议透出的信息看,面对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的新形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将进一步提高,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傅苏颖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并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对此,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会议“稳”字出现次数最多,“稳”字贯穿始终表明了稳增长、防风险成为当前的最重要目标。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在明明看来,面对外部环境这一最大变数和主要矛盾要采取定向措施解决,外贸、外资和汇率成为目前需要稳定的“三座大山”。虽然汇率未在会议中被提及,但汇率对于稳定和吸引外资、改善对外贸易条件都至关重要。
另外,明明表示,稳金融、稳投资已经在近期的政策组合中有所体现。
“‘稳定预期’靠政策耐心解释。”明明认为,之所以要耐心解释、稳定预期,就是为了创造环境以便更加有力的实干。如果市场上存在强烈的“放水”预期、或“房价再度上涨”预期,那么积极的财政政策、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政策,可能反而无法放开手脚。在本次会议精神稳定了市场预期之后,预计多维度的化解风险政策将有进一步的实质性推进。
对于下半年的政策,会议要求,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在明明看来,本次货币政策取向去掉“中性”的表述再次确认货币政策边际放松,后续宽货币政策将与边际放松的监管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明明进一步表示,当前持续低位的资金利率实际上限制了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也是货币扩张尚未完全传导至信用扩张的表现,监管政策的边际放松和财政政策的发力将助力这一传导过程。对货币总闸门的管理从“管住”到“管好”再到“把好”,边际宽松的意味更浓,但在经济增长没有受到较大挑战的情况下,保持当前的货币政策宽松程度、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更为合理的政策选择。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会议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做了方向性指导,即未来财政政策重心是结构调整,而货币政策重心是总量调节,会更加注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
唐建伟表示,下半年,我国将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在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的同时,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节奏,着力保障基建等重点项目资金,确保在建项目顺利推进。上半年财政支出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8个百分点,比财政收入增速慢2.8个百分点,为2011年以来首次慢于财政收入增速,下一步要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内需、调结构上的更大作用,加大对就业、教育、社保等民生领域支持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既要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也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会议强调政策协调的重要性,要求“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特别是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更好服务宏观大局。
责任编辑:魏雨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