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第四届金牌董秘入围名单出炉!7月18日上市公司高峰论坛暨金牌董秘盛典隆重召开,重磅大咖、金牌董秘将集体见证荣耀时刻!【点击查看】
■本报记者 张 敏
点映阶段票房就高涨的《我不是药神》再度将社会的焦点对准一群特殊的群体——选择代购印度仿制药的患者以及影片所涉及的治疗药物格列宁。在现实中,也存在这一款被称为“抗癌战争新弹药”的神药——外资药企诺华旗下的格列卫。
这款药在国内售价是每盒超2万元,高于这款药在其他多个国家的售价,在肿瘤治疗领域也算是“高价药”。在国家力推进口抗癌药降价的今天,诺华有无可能降价再度引发市场的关注。
对于《证券日报》记者的提问,诺华制药并未直接回应。不过,诺华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格列卫已于2017年底进入国家医保并在全国落地执行。每个省份报销比例略有不同,平均报销比例达70%,个别省市报销比例达85%。
值得一提的是,格列卫的国产仿制药已经上市。据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原研产品年治疗费用在6.3万元-7.2万元(享受买3赠9之后),而国产药品目前的年治疗费用在2.1万元-3.6元万之间,价格约是原研药的三分之一。
整体销售承压
2017年,诺华旗下有多个药品全球销售额超过十亿美元,其中就包括格列卫(通用名: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于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患者。
这款药物上市之后,高高在上的价格让很多患者“望而生畏”。不过,诺华在国内也开展了一系列赠药活动。诺华制药表示,中华慈善总会格列卫患者援助项目于2003年9月份在中国正式启动,由非政府性质的慈善组织中华慈善总会(CCF)负责在中国的整体运作和协调工作。截至2017年底,格列卫患者援助项目累计超过6万名慢性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获得格列卫药物援助。项目注册医生超过3000位,援助药品发放点超过97个。
数据显示,近年来,受专利到期等因素影响,格列卫全球销售额承压。
根据诺华中国官网发布的数据,公司2017年实现净收入增长2%(固定汇率,按美元增长1%),肿瘤业务销量增长10%(固定汇率,不含格列卫),其中第四季度增长13%(固定汇率)。Cosentyx和诺欣妥等产品的强势增长,弥补了格列卫专利到期导致的不利影响。
三大国产药围攻
值得一提的是,格列卫2013年4月份在中国的专利保护到期。
目前,原研药格列卫在我国已经有了国产版。2013年,江苏豪森医药集团伊马替尼片上市,商品名为昕维;2014年正大天晴药业集团伊马替尼胶囊上市,商品名为格尼可;随后石药集团伊马替尼片上市,商品名诺利宁。
不过,尽管在华专利到期,但格列卫并未出现所谓的专利悬崖现象:即药品专利到期之后,同类竞品、仿制药出现,原研药进入市场衰退期,销量大幅下降。
据媒体报道,2016年,诺华的格列卫仍占据伊马替尼市场份额的约80%。其次为江苏豪森、正大天晴、石药欧意。通过查询中国生物制药年报获得的数据显示,2017年,正大天晴的格尼可胶囊销售额约为1.7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2%。2016年,格尼可胶囊的销售额约为1.55亿港元,同比增长35.5%。
“目前诺华的格列卫价格仍在2万元以上。”一位医药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公司降价的可能性很低。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国产版格列卫”价格已经有所调整。
根据江苏省药品集中采购中心2017年4月份发布的文件,正大天晴生产的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0.1g*12)的供应价从246.09元/盒降至185元/盒;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0.1g*60)供应价从1259元/盒降至872.19元/盒。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依然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