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三文鱼到底是什么鱼?实地探访青海省龙羊峡水库

淡水三文鱼到底是什么鱼?实地探访青海省龙羊峡水库
2018年07月04日 06:53 澎湃新闻

消费之前需要注意哪些“陷阱”?诱导消费者的话术和骗局都有哪些?黑猫投诉平台帮您避开这些消费障碍,保障您合理的投诉需求。【点击投诉】

  “淡水三文鱼”到底是什么鱼?实地探访青海省龙羊峡水库

  澎湃新闻记者 王灿

  三文鱼刺身爱好者注意了,端上你餐桌的“三文鱼”生鱼片,有可能并不来自太平洋或者大西洋,而是产自距出海口有3000公里的黄河上游最大的人工水库——龙羊峡水库。

  在这380平方公里的水库中,约有200个周长约100米的圆形网箱,据称每年能提供9000吨的“淡水三文鱼”,占中国“三文鱼”市场的三分之一。拥有这200个网箱的是一家名为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下称“民泽公司”)的企业。

  生活在海洋中的三文鱼虽有洄游产卵的习性,但它是如何越过重重水坝、来到海拔2600米的地方,并长期在淡水水库中生长?

  怀揣这份好奇,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日前探访了这个所谓的中国“淡水三文鱼”主产地——青海省龙羊峡。而水库中的所谓的“淡水三文鱼”,其实是三文鱼的近亲——虹鳟。

  龙羊峡镇复兴的新产业

  黄河干流上游除河套平原外,分布着三十多处峡谷与盆地、川地。在这些峡谷中,若以长度来看,长约40公里的龙羊峡堪称第一峡谷。“龙羊”二字为藏语音译,意为险峻的沟谷,也形象说明了它周边的地貌。

  黄河自西向东穿行于龙羊峡峡谷中,两岸峭壁陡立,河道狭窄,最窄处仅30米。峡谷西部入口处海拔2460米,东端出口处海拔2222米,河道天然落差近240米,是修建水电站绝佳的地方。全长1140米、高达178米的龙羊峡大坝因势而生,一方面造就了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另一方面围出一个面积为380平方公里、总库容量为247亿立方米的龙羊峡水库。

  1978年的龙羊峡水电站的开发,让龙羊峡镇从原本的荒凉之地变成了喧闹的集镇。但随着水电站竣工,多数建设人员逐渐撤离,这个小镇一度沉寂下来。

  不过,不同于资源开采完就彻底落寞的石油小镇,依托于“优质资源”——龙羊峡水库,这个西北小镇开始发展旅游业,还获得了两个国家级小镇的称号,“国家级特色小镇”和国家体育总局认定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当地同样凭借优质水资源发展起来的还有虹鳟等冷水鱼养殖业。龙羊峡水库海拔在2000多米,水质为国家二类水,水温为3-21摄氏度,常年不封冻,是养殖虹鳟等冷水鱼的理想环境。6月初,内地城市基本已经入夏,但龙羊峡当地的最低气温还在5摄氏度左右。站在水库边,能清楚地看到水底的石头。

  早在1992年,时任青海省省长金基鹏主持召开省长办公室会议研究龙羊峡水库虹鳟养殖开发项目,彼时青海省水产局成立虹蹲鱼开发公司负责龙羊峡水库虹鱼网箱养殖开发工作,后续又有合作社和民营企业开始养殖虹鳟。

  如今虹鳟养殖已在龙羊峡镇发展壮大,成为龙羊峡镇复兴的一块金字招牌,也成为该地的重要产业。

  共和县人民政府网站2015年的消息显示,自龙羊峡镇引进三文鱼(应为虹鳟)养殖技术以来,全镇有1300余人,参与到捕捞、养殖、加工、销售的行列中,带动全镇农牧民平均收入从1800多元增至4000多元,整个龙羊峡镇通过三文鱼(虹鳟)产业链条的带动取得产值达7000万元。龙羊峡镇旅游业也借力于三文鱼(虹鳟)养殖,以龙羊湖野生鱼宴为特色,大力发展农家乐产业,三文鱼(虹鳟)和旅游产业发展成为龙羊峡镇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王灿 图

  从西宁市出发,沿京藏高速公路向西倒一级公路行驶,翻过日月山后再向左边道路拐弯时,在一旁的空地上立着一块广告牌。广告牌上写着“来自雪域高原龙羊峡三文鱼”几个大字,一位衣着橙色救生衣的中年男子双手抱着一条长度超过人肩宽的鱼。这块广告牌也为去龙羊峡的人指明了方向。

  随着车子在西倒一级公路上不断向前行驶,路两边的景色开始发生变化,从茫茫草原变为连绵的山脉。山上的植被也随海拔提高发生渐变,低矮的植被越来越少,最后只剩光秃秃且陡峭的山。紧接着,山谷间可以看到水面了,车子也行驶到龙羊峡的观景平台,平台上立着龙羊峡的碑铭,碑铭上写着该处海拔为2986米。从此观景平台向下看去,可以很清楚看到龙羊大坝和龙羊峡镇。

  逐渐靠近龙羊峡镇的路边不再有广告牌,但在路旁的岩壁上,有很多用彩色油漆喷涂的歪歪扭扭的字体,上面打着简单的广告。比如,某某农庄“黄河三文鱼”,“黄河野生鱼、三文、鲤鱼”再加上一个电话号码,这种简单的广告随处可见。

  龙羊峡镇不大,只有一条约600米长的东西商业街——龙羊大街,最东边是龙羊峡水电厂,民泽公司和其“龙羊峡三文鱼”专卖店在该大街的西边。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在这条街上,约有10家写着卖“黄河鲤鱼、三文鱼、虹鳟”的店。而且,还有一些名字中就带有“三文鱼”的饭店。

  这些鱼店大多至少有一个800升左右的大号冰柜。有店主称,他们卖的大部分是“三文鱼”,除了部分黄河鲤鱼有活鱼外,所谓的“三文鱼”和虹鳟都被冷冻在冰柜中。据店主透露,这些“野生三文鱼”都是从民泽公司的网箱中逃出来的,而虹鳟却很少见到。

  一位龙羊峡镇的渔民对澎湃新闻称,很多时候下网捕的就是民泽公司网箱跑出来的“三文鱼”,“风浪大的时候网箱翻掉,两万多条,一晚上都跑完了。”常在龙羊峡钓鱼的一位垂钓爱好者称,有时候运气好,十几分钟能钓上四五条。无论是鱼店主人、渔民、还是垂钓爱好者,他们均称这种鱼为“三文鱼”。不过,民泽公司养殖的并非三文鱼,而是虹鳟。

  上述这些人口中的“三文鱼”多来自民泽公司的“漏网之鱼”,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民泽公司虹鳟养殖规模的庞大。

  澎湃新闻6月初在龙羊峡水库的码头看到,一边,四五个民泽公司的工人正把饲料一袋袋地从一辆红色陕西重汽卡车上卸至运输船上;另一边,一辆经改装的红色东风吊车正用抓手将运鱼船上的虹鳟鱼抓进吊车上盛有冰的黄色箱子内,抓手边抓边称重。据正在作业的民泽工人介绍,估计当天有5000多条鱼分六七次运到岸边,并送往位于共和县的加工厂进行加工。平均每条鱼重4.5千克,5000多条相当于重22吨。

  天眼查信息显示,民泽公司成立2008年9月,注册资本5800万元,是专业从事高档冷水鱼(鲑鳟鱼类)绿色养殖、加工、销售的科技现代化农业企业。2017年,民泽公司共产虹鳟约9000吨,实现产值4.5亿元人民币。

  民泽公司曾是此前爆发债务危机的盾安集团旗下公司,是盾安集团“农业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7月盾安集团独家获得龙羊峡水库50年的渔业整体开发经营权,与当地政府签订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龙羊峡水库整体渔业资源开发经营合同书》,随后成立了民泽公司。

  天眼查显示,5月8日,民泽公司完成了工商变更,盾安集团从中退出。目前宁波鸿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和民泽公司董事长应米燕分别拥有86.21%和13.79%的股权。据媒体此前报道,如没有债务危机,按照原计划,今年下半年盾安集团将启动对民泽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并计划2020年申报上市材料。

  虹鳟的养殖不只给民泽公司带来了收益,也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如今,“三文鱼”小镇的新身份也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但倘若大家知道这里的“三文鱼”并非真正的三文鱼,是否会觉得受到欺骗。

  日前的一场争议就将民泽公司和小镇推上了风口浪尖,当地虹鳟产业的发展是否会受到冲击尚不可知,但或许产业良性发展才更有利于小镇复兴。对于虹鳟能否被称为三文鱼、能否生吃,以及为什么会用虹鳟来冒充三文鱼等问题,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进行了梳理。

  澎湃新闻还试图采访民泽公司回应相关争议事宜时,民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旭称,此事不只涉及到民泽公司,也涉及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准备在6月中旬以召开新闻发布会等相关形式进行回应,暂不再接受媒体单独采访。但直到目前,并未看到民泽公司或该行业协会针对此事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虹鳟可否被称为三文鱼

  三文鱼的中文名称,来自于粤语对“Salmon”一词的音译。“Salmon”的拉丁词源是“salire”,即奋力跃起的意思。因为这种鱼在海洋中生长,性成熟后洄游至河流上游产卵,途经瀑布时奋力跃过。Salmon可以形象地表达这种鱼的生活习性。

  在大部分消费者的认知中,可生食的三文鱼一般指的是挪威三文鱼,即大西洋鲑(Atlantic salmon,学名Salmo salar)是鲑科鲑属。

  但因为三文鱼是音译名,除了大西洋鲑外,还有同样被冠名为“Salmon”的其他鱼类。但其他的鱼是鲑科太平洋鲑属(或称大马哈鱼属,Oncorhynchus),和大西洋鲑是同科不同属。比如,帝王三文鱼(Chinook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tshawytscha)、阿拉斯加三文鱼(Chum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keta)、银三文鱼(Coho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kisutch)、马苏三文鱼(Masu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masou)、粉三文鱼(Pink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gorbuscha)、红三文鱼(Sockeye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nerka)等。

  而虹鳟的英文名为rainbowtrout、ocean trout(学名为Oncorhynchus mykiss),是鲑科太平洋鲑属。虹鳟和其他淡水鳟的多数种群终生生活在低温淡水环境中,大多数鳟鱼在自然环境下并不会发生跨盐度的生殖迁徙,所以难以用“Salmon”来称呼这些鱼。一般在英文中常用“trout”来称这些鱼。不过,也有一些俗称为“硬头鳟”(steelhead trout)的亚种在不同季节分别生活在淡水和海水里,具有洄游产卵的特性。

  而虹鳟原产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山涧河溪中,属肉食性鱼类,因体上布有小黑斑,体侧有犹彩虹的红色痕迹,因此得名“虹鳟”。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龙羊峡注意到,无论是民泽公司养殖的虹鳟,还是渔民自己下网捕捉到的虹鳟,以及被冻在冰柜中的虹鳟,体侧都有一条红色的痕迹。

  约60年前,虹鳟由朝鲜引入中国大陆。如今,虹鳟在中国大部分省份均有养殖,包括龙羊峡在内的一些地区所养殖的多为三倍体的虹鳟鱼,这种鱼生长周期短,收益相对更高。

  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虹鳟在中国形成规模化养殖的地区主要在甘肃玛曲县、青海省的龙羊峡以及甘肃的刘家峡等。2016年统计的中国虹鳟的产量约4.2万吨,消费量在12万吨左右,这中间的缺口主要靠进口弥补。

  混淆名字已有十多年,亟待科学命名

  对于“三文鱼”和虹鳟名字混淆之事,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媒体进行过相关报道。

  2004年3月17日,新闻晨报在头版位置刊发了《假“三文鱼”惊现铜川市场》的报道,指出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活三文鱼是虹鳟假冒的。铜川路水产市场曾是上海大型水产市场。彼时铜川路水产市场的商贩称,这只是学名和商品名的不同而已——虹鳟是学名,而三文鱼则是它的商品名。

  “商品名也应该和鱼一一对应,特征相接近的鱼就更不能混着叫。”彼时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的王韩信认为,商家把虹鳟和三文鱼都叫三文鱼,明显是在误导消费者。上海水产大学(现为中国海洋大学)的伍汉霖也认为,用三文鱼称呼专指大西洋鲑、大型大麻哈鱼等体形较大、肉质鲜美、呈桔红色的鲑科鱼类由来已久。因此近年将引进养殖的虹鳟也改称三文鱼,从严格的商品命名角度而言,则是不规范的。

  对于上述问题,当时铜川路水产市场主管部门下发了相关整改通知,告诉商贩不得再以活三文鱼的名义误导消费者,否则将被处罚。当地工商部门也对此展开了调查。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已明文规定,虹鳟在食品包装上不得标注为鲑鱼(Salmon)。

  上述情况至今仍存在,但针对近日引起的争议,中国渔业协会官网发布了一篇澄清文解释,国内通称的三文鱼本来就包含了鳟鱼类。

  对于水产品出现混淆名字的问题,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鲑鱼养殖基地经理江鑫个人认为,名称的规范,要有完善的命名系统为基础。商业领域交易的自然物,药物命名系统最严谨与完善。其认为可以借鉴药物的命名体系来命名水产品。

  江鑫曾撰文称,市售药物都归属三种名称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化学名是药物根据化学结构式读写规则确立的名称。通用名是广泛通用的,被民间大众广泛接受与认知,并为药典委员会认可的名称,而商品名则是企业为保护产品生产技术与市场权益而注册使用的名称。

  以阿莫西林为例,化学名(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三水化合物,复杂而精确;通用名,阿莫西林,妇孺皆知;商品名,弗莱莫星、阿莫仙、再林、菌立消、安福喜等,区分不同厂商生产的阿莫西林产品。该命名系统客观公正,清晰明了。

  江鑫认为,与药品相比,水产品命名缺乏官方审核认定与规范,民间常用采用中文学名或俗名,或英文通用名翻译来命名水产品通用名。通用性与广泛性是通用名的核心特性,因此个别区域个别群体或人工培育群体的个别特性不能干涉惯用通用名的使用。

  “三文鱼”是通用名,由于目前尚无将“salmon”用于虹鳟的实用例,所以“三文鱼”通用名概念范畴中,虹鳟是要被排除在外。

  因此有关人士建议,商家在出售鳕鱼、三文鱼等相关水产品时,首先应核实鱼类的正确名称,还其真身。其次,可加贴一些小标签,最好附带该鱼类的学名、俗称等信息。另外,行业协会也要抓紧制订水产品商品用语命名标准,以规范命名方式,做到名、价相符,既有效防止商家以假乱真,又能使消费者明白消费,吃得放心。

  混淆概念或为利益驱使

  事实上,虹鳟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味道鲜美,能为远在山区的村民提供更多的营养。但又是什么原因让这种背负上了“冒牌货”的名字呢?

  江鑫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析称,在水产养殖中的成本一般与养殖方式有关。在三文鱼和虹鳟养殖中,一般有三种养殖方式:如果采用完全封闭的室内工厂化养殖体系,成本在3.5万-4.5万元/吨;如果是在比较传统的封闭体系进行养殖,比如网箱,成本在3万-3.5万元/吨;如果是采用流水或池塘养殖的方式,成本在2万-3万元/吨。

  江鑫强调,如果都在网箱或工厂化体系中养殖虹鳟和三文鱼,成本其实是差不多的。但三文鱼适宜生长的温度比较低,一般不能超过17摄氏度,在中国的外海很难采用类似于在挪威网箱养殖的方式。总体来说,国内的环境更加适合以网箱或者流水方式养殖虹鳟。

  如果是采用工厂化体系进行养殖,成本高、投资大,入门的门槛和风险都会比较大。江鑫称,全球采用工厂化养殖体系的案例也就不超过二十个,目前还在运行的也就5个左右。所以,相对于养殖挪威三文鱼来说,在中国养殖虹鳟的门槛低、成本低,环境也更合适。

  如此看来,在中国发展虹鳟更合适也更有前景。但事实并非如此,利益的驱使,使得虹鳟产业的发展“变了味”。

  江鑫对澎湃新闻称,目前市场对于三文鱼的认可和价值是越来越高的。从2005年到2015年全球大西洋鲑产量增加了80%,但产值增加了近2倍,这说明这个价格是在不断提高的。但与此同时,虹鳟的价格提高并不明显,这中间的价差会越来越大,这个问题就会以越来越激烈的方式体现出来。

  江鑫称,水产方面一般都是投资大,收益周期会比较长。挪威每年在中国的推广投资大概是4亿元,投了约9年后才出现销量上升这么一个拐点。他用修高速公路来形容这种财政支出介入的案例,包括中国的盱眙龙虾、涪陵榨菜等也是通过类似方式进行推广的。目前全球三文鱼产能在210万吨左右,挪威约占55%,为110万吨。对于三文鱼的推广,挪威也是煞费苦心。

  挪威政府规定,其出口的海产品必须征收相当于出口价值0.75%的出口税,这笔出口税将全部用于挪威海产品在全球的推广。挪威海产外贸局利用这笔经费,在全球主要市场设立了常驻的海外代表机构。通过该机构,多年来不断地将以挪威三文鱼为代表的挪威海产品,融入到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和餐饮文化中去。这也是挪威三文鱼在全球各地推广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面对虹鳟和三文鱼概念混淆的情况,江鑫表示,所有供应链的转变均是源于需求的清晰化和细化。当消费者对这件事情逐渐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当消费者逐渐开始自己去寻求真相的时候,这个产业将会发生大的变化,也将走向良性的发展。

  虹鳟生吃危险性高

  用虹鳟来冒充三文鱼一方面可能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对三文鱼的食用而言,比较流行的是将其制成生鱼片生吃。

  但是对于虹鳟,以及生活在淡水中的鱼虾通常都是不适合生吃的。因为它们体内可能携带着多种寄生虫,例如阔节裂头绦虫、肺吸虫、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颚口线虫等,这些寄生虫会对人类产生安全隐患。

  比如肝吸虫低度感染者初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如不及时治疗,随着吃生鱼次数的增加,体内寄生虫数量累积,重度感染者可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如食欲不佳、乏力等。长期慢性感染可致多种肝胆系统并发症,如肝脏肿大、胆囊增大、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炎和胆管癌等。儿童重度感染可引起侏儒症。2009年,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确定华支睾吸虫为胆管癌一类致癌物。

  不过,杨旭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青海高原的水温及水质,加之养殖模式,如网箱养殖加之颗粒饲料,都杜绝了感染寄生虫的途径。

  事实上,只要水体环境中有肝吸虫,就无法排除鱼类被侵染的可能性。即便如民泽公司所言,虹鳟的食物来源只有饲料,虹鳟与水体的接触仍有可能感染寄生虫。

  作为拥有上万吨产能的民泽公司或许能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但其他小型养殖企业,能否保证标准化养殖?另外,又能否保证虹鳟在运输过程中不感染?

  如果想证明虹鳟没有被上述寄生虫感染,只要检测上述寄生虫即可。但民泽公司日前提供的一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的检测报告显示,淡水鱼身上常出现的肺吸虫和肝吸虫不在检测项目中,只对一种名为异尖线虫的寄生虫进行了监测。有意思的是,异尖线虫是一种海鱼寄生虫,是不会出现在淡水饲养的虹鳟身上。

  此前,中国新闻网直播了一段民泽公司检测虹鳟寄生虫的片段,来试图证明其鱼肉的安全。但在上述视频中,一整片厚厚的鱼肉被直接置于显微镜光源上头,而不是取样鱼肉组织放在可透光的玻片上,同时还存在显微镜也没开机等问题。如此一来,非但没能证明鱼肉的安全性,反而凸显其非专业洗地,再次引得舆论一片哗然。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民泽公司内部人士了解到,5月底、6月初,民泽公司曾派人去上海做过相关检测,但具体是针对什么的检测尚未知,民泽公司也没有公布过相关检测报告。

  如果无法有力证明虹鳟并未感染寄生虫,生吃就存在隐患。那么安全的吃法是什么?熟食。

责任编辑:王潇燕

龙羊峡水库 三文鱼 龙羊峡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