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联想与平安,我们要的不止几个大企业
万喆(特约评论员)
最近,对企业的非难相当频繁。
以共享经济之名?
说“滴滴打车”处在风口浪尖上,一点不夸张。继一位所谓著名投资人被“滴滴打人”,又出现了“滴滴顺风车”上的命案。前有曾经投资滴滴的“大佬”弱势维权,后续仍未得到明确解决方案,后有正当好年华年轻生命的逝去,虽有百万悬赏,终究难以补偿。
人们从各方各面能够想出的角度进行了剖析。对滴滴的“社会责任感”进行了全方位的抨击。
都也对。
不过,回头看一下2016年出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却也发现一件不算怪异、实则怪异的事。网约车暂行办法里,没有关于“顺风车”的管理办法。
说不算怪异,是因为或者“顺风车”本来就不是大家心目中“网约车”的主流、主导产品或服务。而最近的讨论,也非常偏向于认为,这是一种“社交”服务,并对这种社交服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但要说怪异,则是因为,大家大约忘记了滴滴们“上位”的历程。那时,正是顶着“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大帽子,滴滴们才能够脱颖而出,乃至于在与管理部门的“博弈”中最终登堂入室,获得由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知道,这份“办法”,是约束,也无异于是一份承认,让滴滴们有了合法合规运营的基础。而在此之中,“共享经济”这个又大又新的概念,无异于加之头上的冕冠,是滴滴们能够获得正规“加持”的最大推手。
不过,扪心自问,在滴滴们所有的服务中,真正谈得上“共享经济”的,难道不是“顺风车”吗?
那么为什么,以“共享”之名获得殊荣和实利,却把“共享”的实质变成了最边缘化内容?
其中体现的,却是三个场次相关管理部门的思路、意识和方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时代需求和市场需要。
第一场次——换马甲实现市场突破
若是回顾滴滴们跻身于“主流”正规军行列的过程,其实也相当不容易。
网约车进入大多数公众视野大概是在2014年初,当时除了“滴滴”,还有“快的”等网约车平台,在日益白热化的“补贴战”中,整个市场被搅动,越来越多的司机和乘客加入到网约中来。
这一年,对中国经济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常态”“双创”等词语的出现,意味着经济与市场都在面临转型升级。
网约车的出现,遭到了极大的争议甚至抗议。出租车行业和相关管理部门都对网约车表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是对市场秩序的挑战。
但是市场的反应却正好相反。人们相当欢迎这种“挑战”。
究其原因,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即,“大城市病”也表现明显。城市大,人口多,很多人工作在二环内,住在五环外,对城市交通需求很大。
与此同时,出行方式很有限。从2003年到2012年,北京出租车数量仅从6.5万辆增至6.6万辆,与人数增长不成比例。而公共交通发展速度亦相当落后于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许多大中城市又已陆续“限号”私家车。无论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间,或是在夜深人静加班聚会之后,几乎难以找到合适的交通工具。交通供给极度不足。
市场沸沸扬扬,一旦进步,无法再回到管制式供给的紧缩过去里。在严峻的现实下,管理者选择了“妥协”,这才有了网约车管理暂行办法。
网约车本质是“互联网+”条件下的消费者直接面向消费者(C2C)和传统租赁业。而“共享经济”的概念,帮助网约车平台打碎市场管制的坚冰,换了个马甲,实现了市场突破。
但可以看到,相关管理部门的思路、意识和方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时代需求和市场需要。这是“滴滴”管理事件中第一场次。
第二场次——从追捧到嫌弃,一场“垄断”到另一场“垄断”
滴滴们以“开拓者”的形象出现,赢得了市场的欢心,收到了掌声、欢呼和追捧,这些,也都化成了融资,反哺了滴滴,进一步壮大了滴滴。
就在花环铺路的时候,市场又一次开始躁动,这一次,却走向反面,开始“嫌弃”滴滴。
即使在最近这两件恶性事件之前,“讨伐”滴滴的文章已经数次刷屏于朋友圈中。
如果说杀人属于特别极端案件,屡屡出现的随意“加价”、司机态度恶劣等问题则挺常规。平心而论,这些问题在传统出租行业中也可能遇到,但网约车平台的后续服务极欠规范、扯皮推诿等饱受网友诟病。
而且,这些“恶行”出现,基本上是在合并了快的、优步之后,这时,滴滴占领了网约车市场九成份额,一家独大使其变得“傲慢”,缺乏完善产品的动力,服务费不少,服务却搞不好。
对于滴滴“垄断”的质疑从未平息。商务部号称的反垄断调查已经历时一年零八个月,但至今仍未向公众公布结论。
如果说,对于“服务”的不到位是人们抱怨的主要原因,倒不如说,人们更为惊讶的是,滴滴们从市场中市场化的“破冰者”,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反市场化“垄断者”。这是更令人细思极恐的。
倘或如此,无非是借“共享经济”的概念,炒作了一把,撕开一条口子,批复了一块新的交通租赁运营牌照。从一场“垄断”到另一场“垄断”,市场化的路径,并未因此打开,也就难怪产品和服务水平,还是在封闭市场时代了。
而其中,又一次体现,相关管理部门的思路、意识和方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时代需求和市场需要。这是第二场次。
第三场次——问题没解决,更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滴滴被约谈,顺风车被要求整改,都是应有之义。
回过头来看,网约车使人们更不安全吗?其实不应该。现代科技使踪迹监控、关系分析、生物识别都变得更为容易。现在发生的纠纷和案件,在过去也可能会发生,而且回溯事实和追踪疑犯的难度更大。当然,现代生活的流动性更大,人口、物资、资金的流动较过往呈几何倍数增长,人际关系发生交会的概率也变大,摩擦也可能增多。相较于几十年前你需要单位证明才能去坐个火车,现在你一天内就可能经历数个城市、换乘多种交通工具,生活场景更复杂,“风险”自然升高。但你更喜欢哪一种生活?
只是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接受“新生活”的状态,需要接受互联网所支撑起的物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基础场景,而我们的管理和监管,就必须改变思路,从新的社会关系场景出发,进行决策、管理。
从网约车的管理看,或并没有形成基础思路的转变。既想拿过去管理传统出租车的办法来进行约束,又因传统办法难以覆盖新问题而放任问题。结果是到了矛盾集中爆发时,便运用行政力量“约谈”,责令企业改正。然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稍许延缓矛盾,直到下一次问题爆发。
而这个问题岂止是网约车平台独家所有?
前段时间也在风口上的网络支付是否也有类似问题?还有互联网金融等?先是以“新经济”“新概念”钻个漏洞,获得默许,然后引发市场变化乃至剧变却缺少相应监管措施,最后矛盾爆发监管部门强力“镇压”。
过去,管不了它们,就把它们列在监管范围外。现在,管不了它们又必须管它们,就用硬性方式“管住”他们,回到了老路上。问题没解决,更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相关管理部门的思路、意识和方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时代需求和市场需要。这是第三场次。
管理应跟上和超越经济发展、时代需求和市场需要
与滴滴一起上头条的,还有联想和平安。
平安保险因一起海外意外所引发的保险作为不力,被网友质问。
联想则因为“我和你谈生意,你和我谈爱国;我和你谈爱国,你和我谈生意”遭到人们质疑。
滴滴、联想与平安,大约刚好是一个梯队,从新经济到旧经济企业的跨度全都有了。它们的市值都很大,据说都算得上是全球的“强者”,成为国人的骄傲。但这次暴露出来的,平安海外的管理运营能力不强,而联想则一直是在国内高价战略盈利、海外低价却亏损,身披“跨国公司”之黄袍,其实不过是一家完全靠中国市场支撑的公司。海外有机构、有人,可是没有企业赖以生存的东西—管理与盈利。
除了“走出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是不是也看到,这些“大而不强”的公司,之所以能够“大”,与它们在国内所处的“超国民待遇”有关?
然而,我们的初衷,是借由国家和大市场之力,发挥“后发优势”,让这些企业更快做大做强。结果,由于过于“关照”,它们中的一些,已经丧失了正常运营的能力,丧失了服务市场的意识。这些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一起“安于现状”,形成了拒绝市场挑战的“小圈子”。
只是,时代在发展。
人们将全球的服务进行对比。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如此之大,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还很有必要。
联想这些年来的业绩有目共睹。无论“保护”得多好,能够力挽狂澜的只能是尊重市场、拥抱市场的双臂。反之,则市场抛弃你的速度比你抛弃它更快。
对滴滴的责难,绝对不是对一家公司的责难。
谁若视市场消费者为覆水,市场一定让他难收入。
企业固然有其自身责任,但外部性因素只能由公共部门来调节,市场秩序只能由公共部门来主导。新时期的新经济发展,需要现代化的治理办法,相关管理部门的思路、意识和方式,一定要跟上和超越经济发展、时代需求和市场需要。
后记
如果我们反思,就会发现,这些企业和产品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的市场化步伐跟不上市场的发展,这些企业和产品遇到“滑铁卢”,亦是因为我们的市场化思路与步伐跟不上市场的发展。
但到了今日,那些曾经用来“帮助”市场发展的手,或应更让位于市场发展本身。当市场在成熟,消费者在觉醒,市场管理意识也需要转变。
过去,我们需要几个大企业。现在,我们需要充满着有竞争和竞争力企业的市场。
什么时候,市场中的企业,不需要“剑走偏锋”“制造概念”才能获得一席“被管理”之地,而管理者海纳百川,隐身于程序之中,保证供给方与需求方都中中肯肯中中正正的全力竞争,让市场高速运转起来,经济的内生动力就自然产生了。
这一年,我们提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也就是市场中的消费者要有更多样化的消费选择、更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或者就是众多企业饱受质疑的大背景。当市场需求不但在数量上增多、也在质量上升高,市场化的治理思路亟需改变。
(作者万喆系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孙剑嵩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