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才“富矿”变为“中国创造”推动力
经济参考报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毫无疑问,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人才。激活“人才富矿”,不仅关系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和推进,还将决定我国能否顺利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如何激活让全球艳羡的中国“人才富矿”?又如何将中国“人才富矿”变成“中国创造”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
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力,就是释放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近年来,我国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普惠性支持政策,完善孵化体系。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就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动扫除障碍。不过,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的人才发展体制相对单一,已无法适应我国目前多层次的创新环境和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恰逢其时。
传统的人才体制与传统的发展方式相适应。长久以来,我国主要的创新活动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这些机构培养了大量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时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持续深入,传统的创新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我国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经过多年的经济建设,无论是社会资金、人才储备,还是企业的数量和实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积淀,我国企业已经具备成为创新主要参与者的能力、实力和社会地位。这意味着我国的人才发展体制应该尽快适应当前的状况,让各类企业能够顺利有效地聚拢人才,进而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创新,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经过长期实践已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这套机制,能够充分调动政府资源、科研机构研发实力、企业生产能力等众多创新要素,实现有效的创新活动。以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为例,在C919成功翱翔蓝天的背后,是多家科研院所、大型国企,以及上千家产业链企业的协同合作。未来的人才发展体制应适应这种协同创新机制,让各类人才在科研院所和各类企业中发挥最大的创新活力,并能够根据创新的实际需要在各类机构和企业中进行自由流动。
事实上,确保人才的自由流动已经是不少创新国家的通行准则。美国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等不少名校,不仅允许教授和科研人员进行自由创业和在企业任职,还允许他们在离开后重返高校。这种做法促进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保障了美国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需要强调的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不是让科研院所的优秀人才集体“跳槽”去企业,而是要根据不同人才的创新优势和岗位特性,建立和完善对应的发展机制和鼓励机制,让各类人才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岗位,发挥出个人最大的创新能动性。比如,在我国传统的科研院所体制中,尽管大量科研院所产生出海量的论文和成果,但由于科研评价体系等原因,能够转化为促进生产的技术或者被市场认可的产品和服务的情况,很难令人满意。这不但降低了我国科研成果的“含金量”,也不利于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贡献力量。对此,我国可以学习他国经验,鼓励科研人员和企业合作并分享收益,确保科研院所能够继续为企业、社会创新,并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