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有了文化自信:年轻人返乡 村屋给高价也不卖

乡村振兴有了文化自信:年轻人返乡 村屋给高价也不卖
2018年02月06日 02:54 第一财经日报

  吸引年轻人返乡 乡村振兴有了文化自信

  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收入超过4400亿元,占国内游收入的14.42%

  缪琦

  15年前,放弃会计的高薪工作去做一名村官,余金红一万个不情愿。但现在,她说她想做到退休为止。

  作为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新建社区的书记,余金红这个“外来媳妇”见证了当地村民人均收入增长数倍、大量青壮年从出走到返乡的整个过程。

  在2017年底举行的中国最美村镇评选颁奖活动上,代表新建社区领奖的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建社区由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2004年合并前,当地村民的人均收入远远不到1万元,现在已经达到了3.18万元,超过2016年舟山市的平均水平。“以前60%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现在90%的青壮年都回来了。”余金红说,让年轻人不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回家创业是村镇发展的目标,而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

舟山定海区的新建社区,多次当选为中国最美村镇。舟山定海区的新建社区,多次当选为中国最美村镇。

  2月4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内容再次锁定“三农”,对未来33年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在2017年“中国梦·村镇梦”县市长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发展美丽乡村一定要有灵魂、有特色、有生气。“生气”包括人气、商气和财气,要能留住人、吸引人。

  在全国上下掀起乡村振兴的热潮中,越来越多的村镇改变了以往“脏乱差”和只剩老人、孩子留守的面貌,开始吸引企业落户、年轻人返乡以及大量游客的光顾。不管是沿海的村落,还是偏远的山村,都开始显现出新的气象。

  基建变好,农村开始有“文化”

  新建社区在打造美丽乡村的道路上已经摸索了九个年头。从2009年开始,余金红他们就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开始改善基础设施,以改变农村整体的落后面貌。

  然而,基建改善后,真正能享受到的是老人和孩子。如何改变现状?就得让年轻人不要离开乡村,让他们回家创业。

  新建社区的自然条件并不算优越。这里临海,但当地农民并非靠海为生,而是长期靠务农种地维持生计,加上当地陡坡多、平地少,单纯依靠农业很难脱贫致富,这迫使大量年轻劳动力不得不外出务工。

  为了冲破思维定式,余金红和班子成员决定以社区既有的自然条件为依托,形成以文化融入社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努力将社区打造成集人文、自然、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新农村产业模式。

  比如,由于靠海,当地的南洞艺谷就可以打造成一个原生态海岛艺术创意项目,也可以成为全国艺术院校实习采风基地和“村官”培训实习基地等。目前,该创意项目已累计接待来写生采风的艺术院校学生1万多人次。在文化的引领下,余金红他们还组织村民学习创作渔民画、剪纸等手工艺品,试图通过市场买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素质水平,从而打造具有品位的美丽村落。

  真正为新建社区打响知名度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5月的一次考察调研。

  “习总书记来之前,我们每年的游客不到20万人次,总书记来了之后,2015年那年就突破了35万人次,这两年每年也都保持在35万人次以上。”余金红说。正是有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大力推动的契机,当地建设美丽乡村的脚步显著提速。

  做了十多年的村官,余金红的表达相当平实。她坦言,新建社区目前的卖点并不算很抢眼,文化的部分算是“无中生有”——农民的品位和艺术理念是当地政府特地引入文化项目,结合美术馆的平台,让农民从事画画和剪纸等活动,逐渐提升和培养的。但这种“无中生有”也恰恰体现了当地领导的努力和创新。

  余金红说,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除了让农民增收,让居住环境变美,还要让农民有文化、更文明。

  一个更直观的例子是:作为浙江沿海相对落后的农村,以前当地农民想1万元卖掉村里的房子,但现在城里的不少人看中农村的房子,价格都出到了30万,也没人愿意卖。

  这座越来越“有文化”的乡村,随着吸引力的增强,体现出的价值亦水涨船高。

  温泉、吉他……打造有个性的乡村

  国家旅游局人教司原司长、复旦大学兼职教授肖潜辉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最近的第三次农村旅游的普查数据,有4.9%的行政村在参与旅游,比10年前提高2.7个百分点,大致相当于2.8万多个行政村、约4万~5万个自然村投身其中。这个数据充分证明,旅游对乡村振兴起到的作用很大。

  在他看来,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给村镇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可能性和基础。而返乡的年轻人,将带着城里的经验和认知,给当地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乡村游已经成为国内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收入份额仍将持续高速增长。智研咨询相关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4400亿元,占国内游收入的12.83%;2016年收入超过5700亿元,占比升至14.42%。

  把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大西南的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的一些村落也开始尝到甜头。

  用正安县副县长陈静的话来说,各村的条件不一样,特点和优势也不同:有的适合农业加旅游,有的适合工业加旅游,有的则是文化加旅游;而旅游的卖点也各不相同。

  虽然是国家级一类贫困村,但正安县杨兴镇的桐梓村拥有罕见的天然温泉和大峡谷,还有大片的油菜花,森林覆盖率达67%。因此,当地政府决定该村主打农业加旅游,亮点就是天然温泉。

  杨兴镇镇长王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以前从桐梓村里到镇里(车程)要半小时,到正安县城要2小时,因为被一条河阻隔,需要翻越两座大山。2015年,当地投入1700多万元建了大桥,把原来的2小时路程缩短到了20分钟。与此同时,正安县向外的交通也打开了,通了高速,从村里到上高速只要10分钟。

  交通解决后,当地政府又做了旅游和农业方面的建设:依托天然温泉的自然资源,规划设计了景区,预计2018年正式开建;依托河流资源,规划漂流、蹦极等旅游项目;依托油菜花和木瓜等农业资源,开发农业旅游;依托当地的邹氏民居古建筑,再设计一处旅游景点等。

  王楷说,2015年,当地旅游人数为零,2016年,增加到5万人次,预计2017年可以达到10万人次。当地政府计划,到2020年,可把接待旅客的能力提高到100万人次。

  王楷表示,桐梓村2016年已经脱贫了,而整个正安县预计2018年也可以摘掉贫困的帽子。

桐梓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一角(图片来源:遵义日报)桐梓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一角(图片来源:遵义日报)

  随着家乡的发展,外出的年轻人逐渐归来,加入了自主创业的队伍。而当地政府也会给回乡的年轻人提供相应的扶贫资金和贷款福利。“以前农民外出打工,表面上看一个月能有3000~4000元的收入,但除去在外面的支出,结余不多,而且家里不能照顾。回家后,通过养蜂、养羊和养牛等方式,收入不比在城里打工差。比如,养一头牛就有5000~6000元的净收入,一般每家能养5~6头牛,相当于一年能净赚3万元。”王楷说。

  除了杨兴镇的温泉,让陈静“炫耀”的还有正安县安场镇瑞豪村的吉他制造。“(发展乡村)肯定要依托当地产业。”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开始是瑞豪村返乡的农民工创业,当地吉他制造工厂从原先的一家扩大到了现在的27家,还把广州的优质生产企业都带过来了。现在除了每年生产500万把吉他外,还发展出了以吉他制造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

  肖潜辉表示,中国的乡村几乎找不到完全一样的,总会呈现千差万别的形态。但现实中,乡村振兴的确存在简单模仿的严重问题。怎么找到独特的定位,走出有特色的路,是摆在当地领导班子面前的挑战。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