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影响非公经济 通缩预期民企转型新业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22:54 中国产经新闻 | |||||||||
CIEN记者 严娟娟 北京报道 今年国内经济将面临通货紧缩考验已成共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最近的民营经济论坛上对CIEN记者表示,通货紧缩背后的原因是由于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造成的,目前民营经济正面临融资、行业准入等落实“非公36条”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今年乃至以后民营经济的发展将面临很大压力。
民企新压力 过去的一年对于民营经济来说是喜忧各半。去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通常被称作“非公36条”)。尽管国家有很大的“消除所有制歧视”的勇气,但民营企业在融资、行业准入、争取公平待遇等方面的困难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 以石油行业为例。CIEN记者注意到,“非公36条”明确将石油与电力、电信、铁路、民航共同列为国家明令要对非公经济开放的垄断行业,其中特别提及了石油上游市场的开放。但实际情况是,诸如《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在内的相关法规依然对民间资本进入上游有很多限制,进入市场依然存在诸多障碍,所以,上游市场的垄断状况未曾改变。大型国有石油公司跑马圈地,不管勘探,先占下来再说的情况便不足为奇。据国土资源部在对2003年国内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勘查开采许可证进行年检时发现,在提交的875个勘查年检项目中,没有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项目竟然高达480个,占实际参检勘查项目的55%。 在此次民营经济圆桌会议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透露,“非公36条”公布以后,经调查发现,目前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很重,在土地征用方面也没有与其他主体展开公平竞争,有些地方的民营企业反映,土地招标结束以后才知道征用土地信息。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陈全生认为,“非公36条”大概有30多个配套文件,现在有不到10个已经出台了,还在制定的有二十来个。也有十几个省市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民营企业“实施得太慢”的抱怨,他认为,任何改革都需要一个磨合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林毅夫认为,“非公36条”怎么落实,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即使现在落实不尽如人意,其对未来民营经济的发展也会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杰则对CIEN记者表示,过去的一年实际上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出现问题最多的一年,有一些非常可怕的事。但既定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不能动摇。 通缩迫转型 早在去年6月就提出“通货紧缩”的林毅夫在会上又再次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从国外经验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通货紧缩。而面临种种困难的民营经济在今年乃至以后的发展会遭遇很大压力。在出现通货紧缩情况下,就业的问题会更加突出,要解决就业问题更大的力量要靠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眼下碰到了一些困难,因而今年政策改变可能性会比较大。制度性的改变,应该说是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而已,但如果制度性的改变创造一个又像过去一样新一轮过热情形的话,可能更加不好。到2006年下半年若出现反弹,反弹越大,则到2007年,最晚2008年就会过冷。 魏杰对CIEN记者表示,因为现在民营企业从事的主要是产品制造业,其中产能过剩的调整,就要迫使民营企业从制造业走向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要求技术密集或是资金密集,但是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融结合能力都不强,因而很难转化。最后可能是民营企业自己给自己带来紧缩。政府如果今年不再考虑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产融结合两个点上寻求大的突破的话,中国民营企业今年发展的情况会更为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