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乳业 > 正文
 

2006:奶价上涨促进乳业大整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 20:20 中国产经新闻

  中国奶协副理事长王怀宝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现在的奶价已经远远低于其产品价值,已经触底了。随着《通知》的实施和乳业市场的规范,尽管在某些地区和城市,因为资源或者市场开发等诸多因素,当地奶价会出现上扬或下跌,但乳制品的总体价格将会反弹。

  2006:奶价上涨促进乳业大整合

  CIEN记者严娟娟 北京报道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只有不到1/4的乳品企业有些微利,绝大多数企业处于收支平衡和亏损状态。而更为严重的是,“光明事件”、“雀巢事件”的接连发生,以及“还原奶与鲜奶之争”和“倒奶杀牛现象”,让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安全以及奶农对饲养奶牛的热情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令人欣喜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2005年10月15日开始实施,让争论不休的“鲜奶、复原乳之争”画上了句号,为乳业的规范起到了良好的规范作用和法律依据。在2006年,以及“十一五”阶段,乃至更远的将来,中国奶业将何去何从?中国奶协副理事长王怀宝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认为,明年中国乳业将在日渐规范的市场中重划格局,一些小型乳业会被市场自然淘汰,而奶价也会摆脱曾经贱如水的境地,出现反弹。

  混战渐息

  复原乳明示在乳业界掀起的轩然大波,其纠葛的背后是不同乳业阵营的交锋。资源型乳企伊利、蒙牛等对此热烈欢迎,而市场型乳企光明、三元等不可避免地卷入到种种猜测当中,光明还曾不得不出面否认生产复原乳。

  禁止了乳制品粘贴“鲜奶”字样,同时也揭开了复原乳概念的“盖子”,于是一些企业和媒体便大肆炒作复原乳的种种不是,复原乳成为众矢之的,消费者热情大减。

  “并不是说复原乳不能喝,也不是说它有质量问题,关键是要让消费者买得明白,他们有知情权。”中国奶协副秘书长张祥元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说,《通知》的实施,使奶业产业链条的主要环节——产奶基地、企业、消费者的权益更加明确,不是仅仅针对复原乳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通知》的出台和实施,使各大乳品生产企业不得不将奶源建设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国内乳品企业将把目光转向奶源上,奶源大战将较往年更加激烈。“无论此前是否与复原乳有瓜葛,他们若要保住已经拥有的产品市场,就难免被卷入奶源的争夺。再者,随着消费者对乳制品的详细了解,‘得奶源者得市场’是必然趋势。”这位分析人士说。

  “复原乳明示被中国乳业界很多人士称为里程碑式的转折。新政策出台标志着中国奶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扭转了我国奶业发展当中现在这种混乱的局面。”尽管王怀宝对CIEN记者如此表示,但他同时否认复原乳明示将进一步激化奶源大战,“不管在什么时候,对于乳企来说,奶源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乳企无奶源好比无米之炊,是不会长久的。”他说,“《通知》作为一个新规,将进一步规范乳业市场,促进有序竞争,促进乳业发展法治化,将促使企业加快整个产业链的完善,体现乳企的生产价值,保护奶农的利益,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王怀宝认为,可能在近段时间内会出现乳企争抢奶源的现象,但那将是暂时的市场行为,是一些乳企为自身的发展壮大而采取的一种市场手段。

  退市之忧

  “十五”期间,我国乳业发展非常迅速。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有大大小小乳制品企业1600多家,销售过亿的大型企业就有10多家,出现了蒙牛、伊利等拥有上百亿资产的乳业巨头。但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指出,由于我国许多乳品企业重视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注重经济效益,导致近3年我国乳品行业盈利水平整体降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1年全国乳制品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为6.3%,2002年为6.8%,2003年为6.1%,2004年为5.4%。其中,2004年销售收入前10位的企业销售收入利润仅为4.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据有关人士透露,2005年中国乳企的销售收入利润率进一步降低,甚至有降至冰点的可能。

  有关专家透露,2004年全国大概有三成乳品企业陷入亏损,2005年预计全国1500家乳品企业中将有超过四成面临亏损,全行业中只有不到1/4的企业盈利。

  乳制品价格战在中国屡见不鲜,几乎在全国所有的地方都曾发生过价格大战,特别是在近几年,一些企业不惜亏本的代价,大打价格战,跑马圈地,抢占市场。在河北、上海、山东、四川等地,奶制品的价格一度降到比矿泉水的价格还低。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奶业已陷入了恶性竞争的怪圈,少数巨头不惜亏本打价格战,目的是不断抢占市场,将一些耗不起的中小企业排挤出局。有人担心,大量小型乳企的退市,将严重影响奶农的利益,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006年乃至今后几年,中国小型乳企是否大量退市?王怀宝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世界乳业的发展来看,小型乳企不会大量退市。“市场竞争固然残酷,但只要企业合法、诚信经营,就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王怀宝认为,“中国乳业已进入微利,随着乳业政策的完善和市场的规范,一些不正规、不讲诚信的中小企业会自然而然地退出市场,而一些合法正规的小企业将会逐渐发展壮大。”

  降价?涨价?

  今年以来,一场近年来最剧烈的奶业降价风波正席卷全国,奶业的利润率防线被击穿。我国几乎所有乳品企业的奶制品销售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降价幅度一般在50%左右,这一“跳水”价格使多数乳品比水还贱。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乳业生产原料——白糖已由2600元/吨上涨到3300元/吨,涨幅达30%,牛奶成品包装用的片材也受原油涨价影响,由1.1万元/吨上涨到1.72万元/吨,涨幅达55%。而养牛环节的原料价格也一路攀升,牛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价格由1200元/吨上涨到1600元/吨;麦皮则由1000元/吨上涨到1400元/吨。

  既然原料等成本一路攀升,为什么牛奶价格不升反降?将来乳制品的价格走势如何?

  中国奶协副理事长王怀宝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现在的奶价已经远远低于其产品价值,已经触底了,随着《通知》的实施和乳业市场的规范,尽管在某些地区和城市,因为资源或者市场开发等诸多因素,当地奶价会出现上扬或下跌,但乳制品的总体价格将会反弹。“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任何低于生产价值的商品是不会长久地维持在其价值之下的,市场必定会通过自身的调节,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应有的体现。”

  据CIEN记者了解,在辽宁、山东、吉林、黑龙江等产奶大省的一些地区,牛奶的收购价从夏季时最低的1.6元/公斤,上涨到每公斤1.8元-2.3元。辽宁省一些奶农则欣喜地告诉CIEN记者,国办24号文件(指《通知》)就是他们的一号文件。

  王怀宝说,从目前来看,有些地方的原奶收购价和成品奶价格已经出现上涨趋势,奶农将从中受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9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