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评1月通胀数据:同比涨幅回落 全年通胀压力不大

机构评1月通胀数据:同比涨幅回落 全年通胀压力不大
2018年02月09日 13:42 新浪综合

  中国1月CPI和PPI因春节错月同比涨幅回落 全年通胀压力不大

  据路透社消息,2月9日 -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2018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一致,为去年7月以来最低水准。

  数据并显示,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4.3%,略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4.4%,为2016年11月以来的最低。

  1月CPI环比上涨0.6%,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为上升0.7%;PPI环比上涨0.3%。1月CPI中的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5%,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0%。

  1月详细数据:

  --CPI同比上涨1.5%(路透调查中值为上涨1.5%)

  --PPI同比上涨4.3%(路透调查中值为上涨4.4%)

  --CPI环比上涨0.6%(路透调查中值为升0.7%),PPI环比上涨0.3%

  --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5%,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0%

  --中国月度CPI和PPI同比增速图表: tmsnrt.rs/2BL3zFP

  以下为分析师评论摘要: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唐建伟:

  2018年1月份CPI同比涨幅相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主要受去年高基数的影响。去年1月份是春节,导致食品和非食品涨幅较高,在高基数的影响下,今年1月份的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都有所回落。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5%,影响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0%,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58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1.9%,涨幅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在1月份1.5%的CPI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6个百分点。

  从CPI同比的趋势来看,因为今年2月份进入春节,而去年2月份的CPI同比只有0.8%,是年内最低。因此,预计2月份CPI同比可能会明显走高,涨幅很可能超过2%。但这并不表明全年通胀压力增大,2月份CPI同比很可能成为全年高点。全年来看,考虑到金融与实体经济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背景下,流动性紧平衡、经济增速也将趋于下行,需求端难以支持CPI的大幅走强。预计2018年CPI同比全年平均在2%左右,虽然同比涨幅高于2017年的1.6%,但仍将明显低于3%的政策目标,谈不上有较大通胀压力。

  1月份P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在1月份4.3%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4.0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7%,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回落0.2个百分点。PPI中新涨价因素已经明显回落,今年影响PPI走势的主要是翘尾因素。但考虑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环保限产力度加大,钢铁、水泥等去产能力度较大的工业行业产品价格短期不会明显回落,对产品价格形成支撑,PPI涨势可能维持,出现同比负增长的可能性很小。综合判断,2018年PPI平均涨幅在3.5%左右,低于2017年。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018年物价并不是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也不是货币政策需要重点关注的目标。物价运行整体温和,可为经济由高增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供较好的环境,也为宏观政策留下灵活操作的空间。

  --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邓海清:

  1月CPI通胀数据符合市场预期,2018年开年并未出现市场担忧的高通胀,高通胀纯属杞人忧天。一月份蔬菜价格因天气走高未来将恢复正常,猪肉价格没有趋势性上行,原油价格已经出现趋势性回落,医疗改革非食品价格冲击已过,PPI趋势性回落,均支持2018年不可能出现高通胀,我们估测全年CPI同比中枢不超过1.8%,2018年高通胀杞人忧天。

  1月CPI同比1.5%,符合市场预期,通胀水平温和。分项来看:蔬菜水果价格短期冲高,未来必将回落。1月蔬菜、水果价格出现明显走高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天气因素导致了蔬菜、水果价格的走高,但是随着天气因素逐渐消退,蔬菜、水果价格的走高将面临回落的情况,类似于2016年2-3月,蔬菜价格冲高引发“滞涨”担忧,但4月开始蔬菜价格大幅回落,证伪“滞涨”论,此次也不例外。

  猪肉价格并未出现市场预期的“猪周期”,猪肉导致通胀上行的可能性很低。总体上,随着天气因素与猪肉供需价格性价格低位的情况下,CPI食品价格的上行幅度有限。

  至于CPI非食品数据,随着医疗改革的结束,以及原油价格的大幅回落,CPI非食品并不会进一步上行,反而有可能面临回落的情况。我们认为,2017年以来一直处于明显的高中枢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医疗改革对了非食品价格的一次性冲击,但随着医改的结束,以及非食品价格的高基数,未来CPI非食品的医疗面临下行。同时,我们观察到2018年2月以来原油价格出现大幅的回落,WTI原油价格跌幅已经达到8%,这有可能共同推动非食品价格的回落。

  预测2018年全年CPI均值并不会超过2.5%,不会引发央行货币政策收紧。从央行政策态度、通货膨胀水平上看,“不松不紧”仍是货币政策的主基调。由于2018年CPI同比均值大概率在2-2.5%,高通胀的可能性极低,从历史经验来看,在CPI同比不超过2.5%的情况下,央行不会由于通胀压力而收紧货币。

  对于债券市场,我们认为监管政策、货币政策的预期差是主导债市的核心矛盾,通胀因素、经济因素短期内难有大波动,维持2018年最好、最确定性机会是利率债、十年期国债3.8以上闭着眼睛买的观点不变。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王军:

  CPI和春节因素有关,去年基数高一些。预计CPI上半年延续去年四季度小幅上行的态势,下半年会略低一些,全年不会出现超过2.5%的显着通胀压力,因食品(猪肉),整个需求状况不会很理想,上游传导压力也会减轻。

  PPI延续涨幅下行趋势,大宗商品国内外连涨两年,很难保持持续上涨,国内需求小幅回落也不支持上涨。最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全球经济复苏、贸易投资造成负面冲击,全球经济能否延续2017年的复苏,要打问号,美股这轮调整对过去10年大牛市的调整,对全球信心有很大影响。

  中国经济预计会比去年略微回落但不会失速,全年在6.5%或稍高,汽车、住房等几大终端需求,以及基建投资今年都会略微弱一些,贸易摩擦也会加剧,出口贡献不会像去年那么大。

  政策上还是围绕三大攻坚战目标进行调整,注重防风险。

  --恒丰银行研究院宏观团队 蔡浩、李海静:

  临近春节,CPI呈季节性走高是CPI环比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分项来看,食品价格整体走高,环比上涨2.2,涨幅较前值进一步扩大。除了受春节备年货因素影响外,1月中旬以来全国性暴雪极寒天气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来看,鲜菜和鲜果分别环比上涨9.5和5.7,是近16个月和近两年最高;猪肉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上涨。非食品方面,环比增速为0.2,高于前值0.1,原油价格上涨继续对非食品类CPI形成支撑,国内成品油价格两次上调。CPI同比回落主要受春节错位导致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去年春节在1月,同期CPI为2.55%,为全年最高。

  PPI环比增速回落,与1月官方PMI分项指标中的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的下滑相一致,主因生产资料环比大幅回落(较前值回落0.6)。尽管石油类价格对PPI仍有支撑,但寒冷天气及节前季节性需求转弱使得生产放缓,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显着转弱拖累了PPI增速。黑色系价格环比下跌明显,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由升转降,较上月增速下降5.0%。PPI同比继续走低主要受高基数因素影响,2017年1月PPI同比增速为6.9%。

  综合来看,CPI和PPI同比增速受去年高基数影响双双走弱,CPI环比季节性走强,PPI环比由升转降。展望2月,受春节影响,CPI环比增速将继续上升,同比增速在春节错位因素的影响下有望突破2.5%(去年2月同比基数为全年最低);PPI受春节停工,生产需求转弱影响,环比和同比增速恐将继续转弱,同比增速有跌破4%的可能。在全球主要央行近期频频展现鹰派姿态,而中国央行亦将防风险、去杠杆作为主要目标的背景下,只要管好流动性闸口,整体来看,全年通胀压力有限。

  --联讯证券宏观固收团队 李奇霖、张德礼:

  CPI同比回落,主要因春节错月,0.6%的环比创1年新高。鲜菜与鲜果两项对环比上涨贡献过半,与1月大范围降雪有关。非食品项中,教育和文化、其它用品和服务环比涨价明显。

  PPI同比再度如期大幅回落,除基数原因外,环比涨幅也明显放缓至0.3%。生产资料依然是主要贡献项,从其内部看,上游涨价的传导效应并不明显。

  往后看,由于春节错月,预计2月CPI同比将提高至2.5%左右,这可能是今年高点。而PPI同比由于高基数和终端需求放缓,将继续回落至4%以下。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万喆:

  1月通胀数据基本在预期之内,去年是前高后低今年还会延续这个走势,经济形势稳中趋降,CPI和PPI也在延续这个趋势,尤其PPI的下降,过去的一年主要还是去年上半年去产能环保限产等因素人为的提高了价格的上升,一些因素在2018的影响可能有所减弱所以PPI不会继续维持去年那样的增速,目前只能说是初现端倪,转型升级依然很迫切。

  CPI来看,目前尤其是现在的政策条件下通胀形势仍然是温和,整个经济边际收缩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上游向下游传导有一点的迹象,目前结构性改革中已经到了消费升级的拐点,虽然有一定调整并产生了一定成绩,但不足以及弥补投资带来边际效应的下降,未来经济内部的仍需可持续性的促进发展动力的形成。

  今年上半年应该通胀压力不大,货币政策也仍然保持相对中性。

  --国信证券宏观固收团队 董德志、李智能:

  食品环比仍低于季节性,受基数影响CPI明显回落,PPI同比继续大幅回落:维持2018年CPI均值为2.2%预期,PPI均值在3-3.5%的预期。

  1月CPI同比涨1.5%,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1月CPI环比为0.6,基本持平季节性。(其中季节性指春节月在2月的年份的1月环比均值,下同)

  1月食品环比略低于季节性,非食品环比持平于季节性。1月食品环比为2.2%,略微低于季节性约0.1个百分点,其中畜肉价格环比涨幅低于季节性是主要贡献,而蔬菜价格环比涨幅高于季节性但幅度不大。非食品环比为0.2%,基本持平于季节性,其中服务价格环比为0.3%,低于季节性约0.06个百分点,其中前期涨幅较大的医疗服务价格环比连续第四个月低于季节性;可推算非食品中工业品价格环比为0.13%,高于季节性约0.03个百分点,其中交通工具用燃料、居民水电燃料价格上涨超越季节性是主要贡献。

  从高频数据来看,截至2月8日,虽然2月蔬菜价格继续上涨,但2月肉禽价格较1月有所回落,整体食品价格上升幅度有限,我们预计2月食品价格环比或继续低于季节性水平。非食品方面,进入2月以来,国际油价有所回落,2月非食品价格受油价影响变小,预计非食品环比会维持季节性水平。考虑到2017年2月为非春节月,基数很低,预计2018年2月CPI同比将明显回升至2.6%左右,1-2月CPI累计同比预计约为2.0%。

  1月PPI同比、环比均大幅回落。1月PPI同比涨4.3%,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为0.3%,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从需求的角度来看,1月出口较弱,外需放缓的迹象较为明显;内需方面,虽然1月进口反弹,但考虑到春节错位效应,进口反弹持续度仍需观察。整体来看,我们认为2018年内需和外需均有弱化趋势,预计工业品价格将跟随总需求逐渐回落,2018年一季度末PPI同比或回落至3.5%以下。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 应习文:

  1月份CPI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6%,与我们预计值持平。从结构看,食品价格环比出现超预期上涨,主要因受全国大范围寒潮及降雪影响。尽管今年春节较为靠后,但食品价格已出现提前上涨,尤其是寒冷天气对鲜菜、鲜果供给冲击明显,价格领涨,而肉类、水产品价格也全面上涨。

  非食品方面,仅衣着价格因进入淡季促销,价格小幅回落,其他六大类均环比上涨,其中受节日推高机票、酒店、旅行、娱乐等价格影响,其他用品和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两大类领涨;受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推动,交通及居住相关分项有所上涨;受上游价格传导及节日影响,生活用品及服务小幅上升,而医疗价格则延续趋势性上涨。

  整体看,尽管去年春节较早(在1月份),而今年春节则在2月,根据历史经验,CPI同比增速本应受到春节错位影响而大幅放缓,但1月份受严寒天气等影响使得CPI环比涨幅高于预期,也高于往年春节在2月的年份水平,因此同比增速仅放缓0.3个百分点,实际通胀预期有所升温。

  PPI方面,1月份同比增长4.3%,低于我们预计值0.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从环比看,1月份国内外上游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保持上涨势头,但国外价格涨幅高于国内,反映需求有所减弱。PPI同比增速大幅放缓,则主要源于去年基数过高。未来随着去年基数的抬升以及国内工业品价格涨势趋弱,PPI同比有望继续下降,逐步向CPI靠拢。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 李慧勇:

  符合预期,CPI和PPI同比涨幅都小幅回落。CPI主要受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影响,PPI则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今年总体判断是有通胀预期,但不会有通胀压力,预计CPI在2.3-2.5%,PPI在3.5%左右。

  通胀预期主要来自于原油价格上涨带动的石化产业链的上涨,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传导。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 聂文:

  本月CPI和PPI都比预期略高一些,说明通胀压力在小幅上升,后续来看,通胀上升的动力,一是PPI维持在高位,将逐步向下游传导,二是居住类价格和服务类价格上升,三是食品价格处在低位。而春节错位因素压低了1月份数据,2月份CPI将突破2.5。

  整体而言,通胀威胁在上升,加之去杠杆,政策趋于收缩,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相关背景**

  --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今年将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要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等的宏观审慎管理。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受节日集中消费,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等因素影响,预计春节前农产品价格仍将有一定幅度上涨;同时考虑到近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较多,不排除局部地区、个别品种价格出现阶段性波动的可能,将做好储备商品投放等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朱民称,中国基本没有太大的升息空间,因为通胀仍然迟滞,同时当局希望降低经济的债务负担。“去杠杆化将继续进行,但我认为没有理由升息,”朱民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间隙出席路透全球市场论坛时称。

  --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称,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但也要看到中国经济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强化,债务和杠杆水平还处在高位,资产泡沫“堰塞湖”的警报尚不能完全解除,金融乱象仍然存在,金融监管构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表现不及预期,降至八个月低点,扩张步伐放缓,这主要受部分行业进入生产淡季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59.7和51.8,分别比上月回落2.5和2.6个点,并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企业运营成本上涨压力有所缓解。

  --财新中国1月制造业PMI指数持平于上月,连续八个月扩张。价格方面,通胀压力有所减弱。1月投入价格指数降至五个月最低点,出厂价格指数亦降至七个月最低,但二者均为连续八个月保持在50以上。(完)

责任编辑:孙剑嵩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