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尔马背日记揭秘骑兵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 07:27 第一财经日报 | |||||||||
西芒/文 最近关于巴别尔的《骑兵军日记》突生波澜。这本今年4月由东方出版社推出的中译本,被多位俄语专家、翻译家指为粗制滥造,译错的硬伤之多令人不堪卒睹。与此同时,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巴别尔马背日记》为名,推出了同一作品的新译本,据称翻译质量有保证,读者可以自己“鉴定”一下。
2004年10月,巴别尔的《骑兵军》插图本在国内出版,这本奇书突然变得广为人知,被《中华读书报》评为十大文学书,售出近28000册。博尔赫斯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赞美其“文风的音乐性和某些场面难以言喻的残酷对比分明。”人们在惊叹作者叙述残酷的苏波战争的不动声色时,禁不住要追问作者到底是怎样看待革命暴力的?伟大作品总给人来历不明的感觉。人们也要质问这满纸暴风骤雨,以及其中丛立的哥萨克是真有其人吗?作者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和他们到底是怎么相处的? 而这本《巴别尔马背日记》,是巴别尔1920年跟随哥萨克骑兵军入侵波兰时的军旅日记,也许能回答这本“无与伦比”的书所来何处。通过日记,我们可以发现,《骑兵军》中那些强悍迷人的哥萨克们都是有原型的,几乎所有的人物和场景也都能找到出处,很多连名字都未更改。 这部日记能辗转流传至今,和《骑兵军》一样离奇。巴别尔于1939年5月15日被捕时,他15个夹子以及11个笔记本的文稿,其中包括已经完成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均被没收。有人说在后来纳粹兵临城下时,它们被付之一炬;也有人说,它们还躺在克格勃遗留下来的巨大档案库中,至今下落不明。 巴别尔的遗孀佩罗什科娃曾说,她愿穷毕生之力在档案库里搜寻遗失的巴别尔小说手稿。而确有一部完整的手稿侥幸传至她手中。 据佩罗什科娃推测,这部手稿来自1927年,在巴别尔的妹妹、妻子和母亲相继移居他乡后,妻子的父亲去世,母亲也移民了。于是,巴别尔封闭了他们在基辅的家。不知为什么,他把一部极其重要的文稿交给了当地的一个朋友奥乌拉茨卡娅,她又将其给了作家T.O.斯塔克。斯塔克冒死保存30年,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才将其交还佩罗什科娃。这幸存的手稿,就是如今的《巴别尔马背日记》了。 这本日记,直到前苏联解体后才得以全文发表,可见其涉及事件的隐秘性和敏感性——它是早期世界革命原生态的活化石。1990年以后,分别出版了德、法、意等版本,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直到1995年才出版精装英译本,2000年才出平装本,因为出版晚,所以资料更为丰富,其注释借鉴了俄语版和德语版。而人文社的《巴别尔马背日记》,在众多版本之后,是一个集大成的版本,它经特许采纳了英译本的注释,并予以全面补充,凡是日记中和《骑兵军》中相关的情节和细节都明确标注,这将便于热爱《骑兵军》的普通读者和专业学者去研究巴别尔提炼素材进行创作的本领。而且,人文版还选用了英译本中巴别尔当年随哥萨克第一骑兵军转战乌克兰、波兰的详细路线图,并在这基础上补充了骑兵军经过该地的日期和逗留的时段,对理清日记中繁杂的地点变换极有帮助。 此外,这个版本还精选了大量珍贵历史照片配图。《骑兵军》中的主要人物如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等用了真名实姓,在人文版《骑兵军》中已有照片。而师长萨维茨基(也就是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巴甫利钦科(也就是阿帕纳先科)、科列斯尼克夫、克尼加等名将,还有那个先滥杀战俘然后英勇捐躯的连长特隆诺夫,以及日记中提到的而《骑兵军》中没有的一些将官,包括政委、参谋长、团长等,他们的照片也都历历在目。还从来没有一个巴别尔1920日记的版本,也没有一个《骑兵军》的版本,包括俄语、德语、英语本在内,收集了这么多将士的照片,并且还有他们在苏波战前、战中、战后,在冲锋中、在行军中、在军部里的照片与文字相对应。 这些照片来自美国战争、革命与和平研究院的档案馆和图书馆。在冷战时期,这个机构曾是专门研究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本营,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们收集的前苏联档案和资料连俄罗斯都望尘莫及。编者从中几乎搜寻到了和巴别尔、骑兵军、苏波战争有关的全部图片,并从400多幅珍贵的老照片中精选出168幅,很多从未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