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FAO驻华总代表莫纳博士
本报记者 王晴 实习记者 陈能端 发自北京
在对抗禽流感全球性蔓延的战役中,作为管辖全球农业经济安全的国际组织,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无疑肩负重任。FAO驻中国、朝鲜、蒙古区域总代表莫纳(N o ureddin Mona)
博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FAO将采取系列措施,帮助恢复因禽流感而“伤痕累累”的农业经济。
《第一财经日报》:禽流感暴发后,一些国家禁止了进口禽类。对此,FAO有什么看法?
莫纳:这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这种“一刀切”禁止禽类进口的做法不符合WTO原则,而且会使国际禽类产品市场陷于混乱,导致一些地区禽类产品价格上扬,FAO不赞成这种做法。
我们建议各国应根据出口国的真实情况决定是否实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对于没有出现疫情的国家,不应限制其产品的进口;而对于曾有疫情、但现已消除疫情的国家,也应该及时取消针对其产品所制定的限制措施。其实,只要确保鸡肉是以70度以上的温度煮熟,H5N1的病菌就不能伤害到人类。一个国家长期禁止进口禽类并不是有效的方案,只要能够确保进口的禽类是通过安全检查的,就不构成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禽流感对农业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发生疫情的亚洲发展中国家。FAO对禽流感过后,农业经济的恢复有什么相关的计划?
莫纳:FAO一直都非常关注发展中国家禽流感疫情,而且只要国家政府提出要求,我们都会尽量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上个月就为5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尼、柬埔寨、老挝和越南提供资金援助。荷兰也答应为FAO的驻华处提供相关的技术援助。要有效地对抗疫情,需要资源和信息的及时共享,这些计划都会促进这方面的交流。
禽流感对世界经济会带来多大规模的影响,其实很难估计。我们较关注的是,如何帮助那些穷苦农民。由于大量养殖的禽类必须被扑杀,有些农户的生计因此受到影响。如果相关政府有需要,FAO会协助提供技术上的帮忙,或者通过“Telefood计划”,为有需要的农民提供基本的农业设备、训练课程、监督家禽健康的系统等,让他们重新建立生计。
《第一财经日报》:您认为目前中国在控制禽流感方面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莫纳:中国拥有全世界20%的家禽,其中60%是散养的。这说明中国的家禽数量庞大,监督这些家禽的健康就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另外,散养的家禽接触候鸟、野鸟的机会很多,也加大了人类受感染的风险。
《第一财经日报》:FAO官员曾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防治禽流感的资金投入,并预测全球用于防治禽流感的资金将高于此前预测的1.75亿美元。在应对禽流感的资金问题上,你们现在持什么观点?
莫纳:FAO估计短期内(6个月)防控禽流感需要约6000万美元,但是FAO、OIE(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预测,防控禽流感的3年,全球需要约5亿美元。为此联合国相关机构正在制订一项预计金额为5亿美元、旨在防控禽流感的三年全球计划。
要筹集5亿美元的数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明年1月17、18日,我们将在中国举行一个相关会议,希望到时出席的国家代表能够为全球抗禽流感的议题提供更多金钱上的资助。插图/苏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