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王晴 发自北京
首届中国国际湖泊旅游论坛将于9月24日至26日在美丽的杭州千岛湖畔拉开帷幕。本报记者就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话题,专访了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朱红炜。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全国许多省份都非常重视结合自身特色大力发展旅游行
业,请问浙江有哪些相应举措?
朱红炜:浙江省的旅游资源在全国算是丰富的。去年接待的国内游客突破1亿,境外游客突破27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了人民币1000亿元,占浙江GDP的9.3%。目前我们正着力打造旅游六大品牌,包括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商贸旅游、海洋旅游、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
《第一财经日报》:将在杭州千岛湖举行的湖泊旅游节打的是国际品牌,这是否说明浙江旅游业将重点开拓国际市场?
朱红炜:是的,我们有这样的计划,实际上近几年来浙江一直在这方面进行努力。我们的国际化发展将多方位、多角度展开。
从目前浙江入境游的客源来看,主要的国际市场是韩国、日本,还有一些欧洲国家。近几年,法国等旅游大国都到浙江来商讨如何合作推进旅游业,并签订了一系列旅游合作协议。国际旅游大国也很看重浙江的旅游市场,我们已经开通了直航至曼谷、东京、大阪、汉城等地的国际航班。同时,由于距离上海较近,浙江开拓国际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财经日报》:浙江旅游业和其他省份相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朱红炜:从全国范围看,浙江的旅游业实力排在第五位。排在前面的是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后面是四川和云南等,我们可谓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浙江旅游业不可能“闭门造车”,而必须协作竞争。在旅游业发展方面,我们一方面会注重打造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也会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比如在长三角,目前苏、浙、沪之间的“无障碍旅游”就发展得比较顺利。我们下一步还要和江西、安徽等省加强合作。
《第一财经日报》:在旅游业投资开发政策上,浙江有何动向?
朱红炜:我们欢迎投资者来浙江寻找商机。目前浙江的旅游发展可以说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要避免低水平的开发建设。我们希望进入的企业有很雄厚的实力。另外,对具体的开发项目,我们要求和浙江旅游业整体发展规划目标相契合,即项目的文化内涵、生态保护等都要与浙江本地特色、城市发展建设相融合。所以,目前浙江旅游的开发政策是“招商加选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