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辩证看待农产品涨价有益农民增收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16:12 大众网-大众日报

  作者 晏扬

  面对粮油肉禽蛋涨价,有声音说这“有利于农民增收”。3月18日,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在“广州人才大学堂”的讲演中认为,“站在农民的角度,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应该的。”他举例说,去年上半年,农民出售农副产品收入同比净增130元,其中106元即82%是靠价格上涨。“这几年城市的公务员、企业都涨工资,谁给农民涨工资?这次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实际上是市场对城乡利益的调节。”(3月19日《信息时报》)

  持农产品涨价有利于农民增收这一观点的人,看上去都是为农民利益着想、为广大农民代言的。但笔者认为,对“农产品涨价有益农民增收论”,需要辩证看待。

  一方面,多数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如,每到农民集中卖粮的季节,粮价往往并不高。而终端消费者多支出的购粮成本,大部分都支付给了包括国有垄断粮食企业在内的中间商,而没有落到农民的头上。数据显示,城里人每多支出1元钱的购粮成本,农民真正得到的实惠不足0.15元,而流通环节则赚去了0.85元以上。近年来我国粮价持续走高而农民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最重要的原因即在于此。所以,说“农产品涨价有益”,与其说是为农民代言,不如说是为中间商代言——尽管他们的本意并非如此。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农产品涨价不可能“独善其身”。比如,粮价作为“物价之母”,其上涨会带动其他消费品价格普涨,推动CPI上扬。而CPI走高,受影响的不仅是城镇居民,对于收入普遍较低的广大农民的影响更大。也就是说,农产品涨价固然能让农民增加一些收入,但增加的收入可能抵不上CPI上扬带来的支出增长,这样的收入增长显然局限性很大。我们可以相信姚先生提供的数据,农民们通过农产品涨价而多收入了106元,但是农民们因CPI上扬多支出了多少生产成本、生活成本,姚先生没有提供相关数据,只言农产品涨价之“利”不言其“弊”,这种“农产品涨价有益论”只能说是片面的。

  城乡利益需要平衡,农民的收入需要提高,而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价格又不能太高,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由政府给予农业生产丰厚的补贴。即提高农民收入不能依靠农产品涨价,而应主要依靠政府补贴。政府手里的钱源于税收,政府财政补贴农业,即相当于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居民反哺农村居民,这也是一种“城乡利益平衡”。这种办法较之农产品涨价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不会导致CPI上扬,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不会影响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国家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积极补贴农业,这个大方向是对的,但问题是,大部分补贴补在农产品收购环节,而非生产环节;即使收购环节的补贴,也主要补给了垄断企业用于粮食收购、仓储等中间环节,真正落到农民手里的补贴仍显微薄。因此,我们应考虑如何将补贴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这必须减少农产品销售环节的食利者,且最好对农民进行“直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