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郎咸平对中国经济和产权制度不太了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 05:05 第一财经日报 | |||||||||
华生 今天大家讨论经济学家的贡献和经济学评奖的问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首先一个问题是怎么来衡量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如果按照对政府决策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那么,官职高的人发挥的作用肯定比研究人员要大。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评奖,恐怕以后得奖的范围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
经济学贡献不应以官阶评价 客观地评价,目前中国的经济学基本上还是一个应用经济学,因为我们过去改革前跟着前苏联模式走了一段歧路。作为市场经济的理论研究,我们还是后来者。从世界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学理论角度看,中国还谈不上做了什么贡献,好像也没有谁做了什么显著的贡献。 当然,我们也不能低估自己。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是个大国,解决中国问题就有世界意义。按照目前诺贝尔奖的评奖情况,有的经济学家只是在某个很专门很狭小的领域做出了创新和贡献,就可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也不是没有东西可以得。但是,如果从一般理论意义上,就是我们为世界经济学添砖加瓦,完全不考虑中国的问题和特点的话,我估计中国目前有这样的能力、又能这样超脱的人很少,或者有也还没有做出什么来,包括新一代从海外回来的人,我们恐怕还要若干年才有可能出成绩。 那么,我们现在评奖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是真正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面临的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经济改革问题、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创新见解,自己的理论框架,然后又在理论上得到普遍认可,或在实践中被证明,起到了重大作用。我个人比较倾向这个标准,也许这个标准不适合于老人,但是至少从中青年开始就应该这么要求了。否则如果按官阶来评价就没有多大意义了,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专业领域之外谨慎发言 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时期中,经济发展、经济改革是中心任务,这样容易把经济学家的作用放大。现在建设和谐社会,照理说情况应该有变化。不过因为体制的原因,社会政治问题,综合性的社会、政治、经济议题,本来都应该是政治家讨论的问题,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整天就公平问题、经济社会问题发表评论、演讲和辩论,而不应该是经济学家扮演的角色。可是,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却去干这些,大讲所谓社会良心,其实这是经济学家社会责任的错位,为什么错位呢?因为那边的位置真空,你顺便往那边挤一点就占了别人的位置。所以很多经济学家做的都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当然,经济学家也是一个公民,作为公民可以对社会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但你不是作为经济学家去发表意见。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是分工,那么,经济学家就讲你专业分工之内的事情,其他不太懂的事情,发表了也只是凡夫俗子之见。 去年郎咸平事件给了经济学家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像他这样对中国经济和产权制度不太了解的人,专业是财务分析的人,对话题的理论也基本上没有多少研究,为什么打动了这么多人?就是因为我们一些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出了重大偏差,脱离了实际,在理论上有点强词夺理,经不起推敲。因为偏好非国有化,就对MBO的泛滥装聋作哑。MBO那么好,其他国家怎么不搞?哪一家民营企业的经理敢收老板的股权?这跟经济学理论是相悖离的。管家成天想怎么样把主人给取而代之,这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都是不道德的,更不要说到现代分工和代理关系普遍化的社会。产权可以随便侵犯,这还搞什么产权经济学呀。 西方国家有MBO的是极少数案例,是很特殊的情况。如果老板因为某种原因不要自己的一家分店了,他说你们经营者愿意收就收吧,那是可以的。但这不可能是方向。如果现代企业都是管理层收购,都变成了个体户、私人经营,那就不存在什么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了。现代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研究的都是所有者与代理人的关系问题,代理人都变成了主人,那还研究什么? 建立标准以规范主流 其实,中国经济学研究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主流,即缺乏标准和规范,缺乏什么是好什么是差的比较和评价。从老一代经济学家开始,大家都有小圈子,形不成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这样水平自然也没法提高。经济学界本身不规范,没有评价标准和体系,那么可以靠什么呢?那就是靠媒体了。但是,商业化社会的媒体,迫于竞争和为了吸引眼球,往往是快餐经济学、标签经济学、新闻效果经济学。结果经济学的研讨会,要请电视台的明星来主持,或者直接诉诸大众媒体。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评价,不是靠领导重视和职位,就是靠媒体的包装度和曝光率,这不能不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悲哀。问题的根子就在于经济学界缺乏基本的规范。 我理解,搞经济学家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励后生,这样就要树立真正的样板,这样才不会误人子弟。 所以我主张搞经济学家奖首先要自己拿出作品来参评参赛,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就是凭一两篇文章。自己要说明,文章中提出了哪些前人没提过的东西,然后这个东西又在实际上或者理论上起到了一个什么的作用,这样才好评,可以请很多经济学人,客观投票和评价。评议的关键是这个东西是不是你最先提出来的,你有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别人是不是在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理论又对实践有何作用或意义。这才是经济学家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我们需要鼓励这种风气,鼓励踏踏实实做理论实践的探索,倡导创新风气,而不是哗众取宠,沽名钓誉。 现在经济学在世界上被认为是社会科学当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学科,其中一个原因被认为是经济学界给自己发展出了一大批的规范,包括理论和数量的规范,这样就使工作更精确化了,减少了重复、浪费和争议。这里面可能多少反映出一点道理,就是中国的经济学要做出自己标准和版式,能够逐步地形成自己的学术规范。我们这一代应该逐步地规范。如果只是搞小圈子,自己关起门来弹冠相庆,不同门派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中国就不可能有自己真正的主流经济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