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岭资本金斌:股市不怕缺少机会 最怕错了翻不了身(3)

丰岭资本金斌:股市不怕缺少机会 最怕错了翻不了身
2018年07月17日 18:52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第四届金牌董秘入围名单出炉!7月18日上市公司高峰论坛暨金牌董秘盛典隆重召开,重磅大咖、金牌董秘将集体见证荣耀时刻!【点击查看】

  Q&A

  1,问:您觉得今年下半年有哪些风格或者板块性投资机会?

  金斌:哪些会好不太好说,但我知道有一类会不好。中国A股市场大家对成长的追求特别渴求,A股也有很多好成长股的案例,但有很多是伪成长股,有的甚至就是周期股,只不过几年正好赶上成长的周期。

  如果把A股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或者放在更宽广的市场,和香港、美国的成熟市场相比,过去6、7年A股的定价体系可能需要修正。

  我自己感觉在这个环境下,长期来看这些公司应该值多少钱,这更重要一些。我觉得要淡化风格。

  2,问:如何评价2015年上半年的互联网行情?

  金斌:取决于你的认识,假设这些公司业绩不是一年、两年就结束了。很多时候股票贵和便宜不是问题的核心,问题核心在于股票上反应对未来的预期。

  当时市场绝大多数人假设这个公司未来10年、20年都要利润高增长,如果你认为只能高增长2、3年,你就不会买。如果你认为未来10年还会高增长,你就会买。

  有时候看到市盈率这是表象,为什么有人愿意,有的不愿意买,因为有人信有人不信,我觉得你只能增长2年,未来就不增长了,不赚钱了,就不敢买。

  如果你觉得我搞错了,不只是增长2年,而是增长10年,你就敢买,取决于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如果可以快速增长10年、20年,可能你就觉得很便宜,如果只能增长2年就觉得很贵。

  3,问:您对金融股怎么看?

  金斌:金融、银行、保险、券商。券商的盈利模式比较差,券商对人的依赖很大,不适合股东文化,更适合合伙人制度。

  基金经理,投资行业或者券商行业大部分钱都要付给员工,人才是这个行业的核心,所以员工的议价能力很强。银行、保险的平台作用就很大,一个很好的银行行长,离不开银行这个大平台。

  但是很牛的分析员和基金经理,他对平台的价值比平台对他的价值还要大,公司的议价能力很弱。

  投资银行业或者投资管理行业,员工价值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平台的价值要弱一些,中长期我对券商不是很看好,我觉得盈利模式不太好。

  银行和保险,银行的客户就是各行各业的企业,与宏观经济很紧密,如果大家认为宏观不行了,银行的盈利就不行了。

  银行天然带杠杆,你觉得宏观有点坏账就不行,如果你觉得宏观没问题,没有这么多坏账银行就很好,这取决于你对经济的看法。

  保险可能稍微复杂一点点,保险有寿险、财险,财险是一年期的,是消费型的,比较简单。

  寿险期限很长,一交保费20年、30年,寿险有很多精算假设看起来比较复杂,如果仔细计算一下寿险比较简单,寿险就是DCF,很简单。

  但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长期的投资收益率假设,一个是负债成本。第一,保险公司有很多钱要投资,投资端的期限很长,投资也是很大的风险。

  为什么2016年的时候大家觉得保险公司不行,因为2016年大家对未来很悲观,觉得中国要0利率了。

  如果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只有2%,或者更差要接近0,就会产生大量的利差损,保险公司赔很多钱的,很容易就破产了。

  第二就是负债成本。在1999年以前,当时通货膨胀很严重,市场利率很高,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当年卖了很多高费率保单,这在未来几十年里,持续让他们亏了非常多的钱。

  所以保险公司一是看中长期的投资收益率,这个可以近似的假设大家都差不多,是贝塔;另外一个就是看谁有能力持续拿到低成本的负债,这个不同的公司差别很大。

  4,问:这个时点您如何看待周期股的趋势?

  金斌:现在看来,海外对中国的经济形势的看法,包括海外对海外的经济形势的看法,普遍要比国内的看法要更乐观一些。

  因为今天的讲座目的主要不是讨论股票的,所以我按照自己的框架来看,这与你对宏观经济趋势的看法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没有人会觉得中国的经济会很好,分歧在中国经济会比较平淡还是会很差之间。如果你觉得中国要崩溃就不行,如果觉得没这么差,也许还行。

  哪怕是在周期性行业,公司之间也会有差别,除非一个行业不存在了,否则还是有公司可以获得收益。

  5,问:从中长期的时间跨度来看,券商业的发展会不会不太景气?

  金斌:这是现状,过去这些公司依靠牌照赚了不少钱。随着供给充足,牌照的价值在下降。现金多,并不意味着估值应该更贵。如果有你1块现金,我就觉得你值1块钱,而不是要乘以一个市盈率或者市净率。

  再牛逼的基金经理,如果你去认购他管理的基金,你也只会按照净值去申购,你不会因为他牛就为他的基金净值付一个溢价。投资银行这个行业更适合合伙人文化,不适合股东文化,大部分收入需要用来支付员工成本。

  除非有部分券商专门做零售业务,做一个平台,对人的依赖没这么大,才会有比较高的估值。比如摩根斯坦利、高盛的估值也不是很贵,但是盈透证券的估值就相对要高不少。

  6,问:我看过您产品的净值曲线,业绩非常漂亮,所以想请教一下您怎么控制下行风险的?

  如果单纯做个股的选择,很多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也都这么做,但没有您这么漂亮的曲线,是不是里面有交易的因素在?

  金斌:坦率的说,我的成绩一部分是因为运气。另外的一部分是因为我们在市场极度高估或者低估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择时。

  当股票有明显泡泡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然而市场绝大部分是处在中间状态的,这个时候就很难择时。

  我们公司还算好,2015年我们的股票卖得比较及时,是因为我觉得当时的泡沫实在是太明显了。

  我们从2015年3月份开始发觉市场有泡沫,所以我们当时手里的股票也卖得比较早,而且被卖掉的股票一脱手就开始涨,因此少赚了很多钱。当然好处是我们最后没被市场套牢。

  当股市泡沫很大的时候,你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但你只是不知道这个泡沫会在什么时候破而已。而我付出的代价是,我在2015年上半年少赚了很多钱。

  7,问:我没有看过您的投资组合,也不知道您的持股集中度,所以想请教一下您的重仓股和一般持有的股票是怎么分配的?重仓持有的股票,它们的出发点是怎么考虑的?

  金斌:我没法讲得很细,但我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分之百对的。

  如果是作为重仓股的股票,我希望这支股票的流动性会相对非常好,而且它的市值也会比较大。

  如果把一支市值很大的股票设为重仓股,我很看好我就会买很多。如果市值不是很大,我就算看好也不会买得特别多。我不希望自己的改错成本太高。

  8,问:市场里的基金经理们有很多组合的风格标签,如果您给您自己贴标签的话,您会给自己什么样的标签?

  金斌: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给自己贴标签。我们有时候出去路演,人家说金总你给自己贴一个标签,因为贴标签形象,比较容易推广。

  很多人贴标签会给别人造成很多误解,一贴标签就好像一定要这么干了。如果我说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但其实每个人对价值投资的理解不一样:有人觉得股票买了不应该卖了,或者有些人觉得要买市盈率低的。

  我给自己贴这样的标签,别人会按照别人的理解来理解金斌,如果哪一天你想做一点点改变,反而是个制约。我不想给自己贴上标签,我觉得我还有很大的改进和进化的空间,不希望太早就停滞不前。

  9,问:请教一下,研究一个公司怎么才算研究到位?像您说进行DCF定价,刚入行的研究员也可以做出模型出来,但在您眼中研究到什么程度才会像您所说的研究下来每年都有积累?

  金斌: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这个问题。因为要对一个公司研究得很清楚,你和上市公司讨论,上市公司老板会觉得跟你的交流对他自己很有价值。

  我们说DCF,不一定强调模型本身,DCF思维更加重要。DCF只是一个结果,你做DCF的时候会有很多假设,比如参数假设、利润率假设、市场份额假设。

  那么我们为什么做这些假设?为什么觉得市场份额每年往上涨?为什么觉得产品卖得比别人贵?为什么觉得成本往下降?

  这时候需要我们去做很多研究。一是对公司本身的研究,二要做产业研究和竞争对手的研究,只有做完这些研究并且得出一定的结论,你才有信心说我比别人好或者不比别人好,哪些地方比别人强。

  做产业的研究也很重要,我觉得DCF只是结果,而整个过程会对你的能力提出很多的要求。股票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入门很容易,做好很难。最好的分析员与最好的基金经理,什么时候都是稀缺的。

  10,问:市面上卖方的报告,个股深度能达到您说的要求的比例有多少?

  金斌:应该不是很多吧,很优秀的研究员本来就很少,一年能拿1000万、500万的也不是很多。如果真的做研究做到这样会非常值钱。

  11,问:您怎么看待医疗行业?

  金斌:医药行业我自己感觉平均来说有点贵。因为我自己感觉医疗行业最大的付款来源是社保,或者医保,然而如果医保没有快速增长,行业就没法快速增长。

  中国医药行业这几年游戏规则有较大的变化,包括一致性评价、两票制改革和医保目录的调整等等,会导致内部利益格局重新划分。在重新划分的过程中有的利益会受损,有的则会受益。

  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内部会出现很大的分化,但从板块本身来看不会有很大的爆发式增长,因为最终受制于医保总盘的体量就这么多,只是怎么切这块蛋糕的问题。

  有部分蛋糕切大了一定会有一部分小的蛋糕。你说一个板块里所有股票都看好一定不现实,有些股票会很好,所以有些股票会很差,这一定会分化。

  至于个别股票对基本面的反应是不足还是过头了?反映50%、100%还是200%?也许行业分析员比我更有话语权。

  12,问:请教一下您对于公司业绩预期怎么看?我们常常讲找预期低的股票,而我们自己会对公司有一个业绩的预期,市场上其他人也会有一个预期,其中有一些卖方的预期,也有买方的预期。

  我们有时候讲到一致预期,但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您对一致预期的事情怎么看?怎么认定一致预期在什么水平?中国的市场结构里大部分是散户结构,没有什么预期,您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金斌:当我们看一致预期的时候有几个标准,第一个很简单,看看万得;第二,找一些同行问一下别人是怎么做预期的,做个市场调查。

  另外一个比较简单的标准就是看估值和定价,如果股价很贵就是期望很高,如果股价很便宜大家期望很低,主要是这几个方向。股价本身就隐含了市场预期。

  13,问:对于您说的市场调查,但对一家公司关注的投资者会很多?

  金斌:一定是小样本的。你可以去问一下、看一下,作为一个参考。我觉得更重要的参考看估值就知道了。

  如果估值很贵,意味着大家期望比较高。如果估值便宜,意味着大家的期望比较低,通过股票价格本身反应了投资者的预期。股票目前的定价水平是市场平均预期的反应。

  14,问:对于理解高和低这两个概念,投资者应当更多看公司以前历史的估值中枢判断还是对行业的判断?

  金斌:这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如果是我,我会看一下历史、看一下同行、看一下国内、看一下国外的水平。

  你看到大家的估值水平,可以倒推回来知道DCF的假设,市场用的是平均什么样的假设?你对于这个假设是太乐观还是太悲观?

  如果参考历史,中国有一段时间对于股票的定价系统是畸形的,这个历史可能是不对的,所以有时候历史是有用的,有时候历史是你的负担。

  15,问:做研究需要日积月累,而每个人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所以投资者一开始确定研究目标的时候需要如何进行预筛选?

  金斌:每个行业的龙头都要看一下,比如每个行业的白马股,你看1、2家,很有必要。

  有时候在一个行业里挑一些股票,一般先看一下这个行业一两家龙头股票,这些股票是标杆,所以标杆的股票都要看一下。其他股票好还是不好,都需要和标杆比一下才知道好不好。

  16,问:近期独角兽非常火,您怎么看?

  金斌:我不太单独把这些公司当成一个门类,很多CDR公司包括富士康,已经是公众公司了。

  富士康的母公司在台湾已经上市很多年了,好坏大家都看得见。大部分公司都有公开市场多年的定价,已经比较公平了。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常福强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