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07年堪称全球资本市场大牛市,令人诧异的是,近期,一只接一只的到期银行保本结构性理财产品均以零收益或接近零收益报收。先是去年底浦发银行“汇理财2006年第九期F2计划”人民币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接下来又传出另外五六家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或有可能出现零收益情况。 [全文][评论]
理财产品零收益谁之弊 一个零暴露三个洞
  一、暴露了银行理财能力的不足。2007年,无论A股还是H股都经历了一波不错的牛市行情。作为专业理财机构的银行,在这种行情下依然交出收益率为零的答卷,的确难令投资者满意。二、暴露了相关监管制度的不足。管理层一直提倡银行系统发挥自主创新精神,促使理财产品多样化,以达到让银行体系内储蓄存款流动起来的目的。 三、暴露了投资者理财知识的贫乏。购买理财产品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以为购买理财产品与银行存款差不多,并且可以坐收高收益。这种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了大部分人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并非“谋定而后动”,而仅仅是“一时冲动”。 [全文]
理财产品可能零收益 买产品须四看

    产品性质:产品资产管理型不保本,结构型产品保本。
    产品结果:有的产品设计收益区间,超过或低于区间都无法获得收益。
    看最终收益:有的产品每月公布收益,但一般要看年收益率。
    是否设有提前终止权:如果没有投资者提前终止权,投资者提前赎回时会损失本金。                          [全文]


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透明

    目前对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各银行在做法上存在很大差异。此次“触礁”的多家银行产品,属于同一类结构设计,即产品收益取决于挂钩股票间的表现差异,因挂钩股票涨跌悬殊而导致零收益。在信息披露上,其中的一家银行在网站上每月发布运行报告,披露挂钩股票的差值。通过产品说明书中的计算公式,投资者不难了解最新的收益状况。但另两家推出相似产品的银行,却没有在网站上公开相关信息。 [全文]

产品有风险 购买要谨慎

投资者遭东亚理财产品滑铁卢
深发展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
网友质疑平安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零收益
44款理财产品六成收益率低于6%
     小编点评: 一夜暴富是一个天真而美好的梦想,在“股市有风险,入市要谨慎”的警告声中,许多人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实现致富梦的捷径。然而,晦涩难懂的产品说明书和花几万甚至几十万博取高达25%高收益乐观心态让人们忽略了“凡投资就必有风险”这一箴言,最终血汗钱付之东流,令人扼腕叹息。

小调查
1.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批量出现,您认为原因在于?
投资本来就有风险,零收益是正常现象
理财产品设计有缺陷
运气太差

2.您是否还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不会
不好说
 理财产品纷纷零收益
东亚银行利财通浮亏过半
  继浦发、深发展理财产品零收益之后,东亚银行推出的“利财通”系列1号(简称“利财通”)陷入亏损泥潭。记者昨天采访获知,截至2月中旬,“利财通”系列1号的参考价格已较发行日亏损了60%以上。如此大的亏损幅度,不仅将急于致富的投资者牢牢套住,也让业内QDII产品的设计者体会到次贷危机的丝丝寒意。
    根据最新一期记录,截至2月中旬,“利财通”出现的账面亏损已超出60%。而如果投资者选择此时赎回这款产品,不仅要支付提前赎回的费用,还要承担这部分亏损。如果选择继续持有,投资者仍有望获得100%本金返还+15%的预期年收益率。
    “利财通”的投资起点金额为8000美元,投资门槛高于国内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以上述最新数据计算,去年9月产品发行日至今,撇开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不计,购入“利财通”的投资者至少出现了近5000美元的账面亏损,这一亏损额远比“零收益”更令人焦虑。[全文]
网友怒揭三家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
  近日,民生银行网站的论坛上出现了一个有关理财产品“零收益”的帖子,发帖者称,2006年12月他购买了民生银行“非凡理财——人民币第十二期”理财产品。该产品挂钩8只在香港上市、具有内地背景金融龙头股,预期收益为7%左右,期限为2年,对该产品他投资了6万元,前两天银行给他打电话称,该理财产品到现在为止基本没收益(也就是零收益),并称估计到今年年底到期时也不会有收益,建议客户考虑赎回。提前赎回,需支付3%的手续费,也就是说他这6万元放在民生银行一年还亏了近2000元。
    此外,还有网友发帖称,他在深圳发展银行购买的一款“聚财宝飞跃计划2007年1号——股票篮子挂钩型理财产品”也出现了零收益的情况,该产品宣传语称,“本期发行的2007年1号(股票篮子挂钩型)理财产品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3只优质银行H股表现的一致性挂钩,将让您有机会获得高达1年15%的超高回报!”可本月初该产品到期时,该网友却被银行告之“该产品到期收益率为零”,2月2日发布的产品到期公告也显示,该产品到期收益率为零。这让网友颇为不解,该产品挂钩的3只股票一年的平均收益率可以达到6.93%,为什么到期收益率为零呢?   此前不久,“浦发汇理财F2”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为零的事件同样也引起了投资者的质疑。浦发银行的该款产品同样也是挂钩港股,挂钩建行、中国人寿、中银香港、招商银行4只股票,一年下来,除了中银香港有小幅下跌外,其他3只股票均有30%-100%不等的涨幅,因此到期的零收益让投资者无法理解。 [全文]
 银行回应: 并非本意实在是运气太差
银行回应:结构型理财产品零收益非本意
  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后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日前又有几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到期收益出现为零,在投资者愤怒声讨的同时,银行方面表示出现零收益并非所愿,并且零收益的理财产品毕竟只占少数。
    发行聚财宝飞越计划2007年1号理财产品相关银行人士表示,这款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保本,出现零收益实非银行所愿,在推出产品时银行也希望产品能够为投资者赚取不错的收益。除了银行需要在销售产品时加强风险提示外,该人士建议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同样需注意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譬如保守型的投资者不要购买风险太大的理财产品。 [全文]
东亚银行称QDII浮亏70%因运气不好
  记者在东亚银行深圳分行现场调查时,曾向那位客户经理询问如此严重浮亏的原因,该客户经理的答复是:“完全是运气不好。如果当时香港市场不发生大幅调整,我们有可能在第二个月就提前实现投资收益目标了!”
     东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计划——利财通投资产品系列1产品宣传册曾着重介绍,根据2002年7月27日至2007年7月27日的历史数据,利用票据发行人瑞士银行“倒流测试模型”1281次计算,利财通1期在发行后第二个月投资者获取投资本金金额及红利收益的发生概率为81.27%。
    也许这就是那位客户经理大胆断言若非运气不好,利财通1期在发行后第二个月就能提前结束、实现预期投资回报的信心依据。但是,难道利财通浮亏近7成真的完全归咎于市场表现不好吗?
    香港某国际大行结构性理财产品设计专家告诉本报记者,理财产品的投资表现当然受市场波动和产品推出选时效果的影响,但是这不是决定性因素。一个理财产品的市场表现最终取决于这个产品的设计结构和风险收益的平衡取舍。 [全文]
 观点:产品有缺陷成银行陷阱
理财产品设计存缺陷
   牛市为中国理财产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也掩盖了相关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财产品的设计缺陷,正是在这种设计缺陷下,银行成了包赚不赔的受益者。有业内人士揭秘,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是银行一家来操作,它的背后是一些投资信托公司或者是基金公司等理财团队。通过银行这一平台,资本方获得了巨额资金进行资本运作。根据双方的约定,银行只要完成了理财产品销售就可得到不菲的管理费。而根据客户和银行的协议,如果最终收益在基准收益内,银行仅收取固定管理费;如果收益率超过基准,银行按照一定比例提取浮动管理费。收益率越高,提成比例越高,有的银行提成比例高达40%。倘若理财亏损,根据理财产品中的“免责条款”,银行则平安无事,而由客户自认倒霉。
    另外,我国银行长期依赖存贷利息差生存和发展,理财产品相对是新生事物,有关部门对它的监管及制度本身等存在着一定漏洞,这为银行利用自己在产品设计方面的权力牟利,提供了方便。 [全文]
银行为投资者设下的赌局

    现在普遍流行的银行理财产品,相当于把投资者置于一个信息完全不对称的环境中,问投资者:你认为某若干只股票在未来几个月中会涨吗?如果是,那你可以购买这个产品。但是,为什么是这几只股票呢?为什么要我相信这几只股票会涨呢?银行没有用客观的数据资料告诉投资者,需要投资者自己判断,并承担判断结果带来的风险。
     买大买小,输赢成败,全在投资者个人,银行早已将自己的风险对冲化解为零。 [全文]

 监管部门:买者自负 银行有责
银监会:产品风险买者自负 银行有责
    中国银监会表示,这一方面是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没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银监会也将要求银行加大对市场风险的监测。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合作部副主任尹龙说:“ 任何投资产品都有风险,都存在风险,这是社会公众必须牢牢记住的一个原则。(而)银行在销售产品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了解程度,当你认为客户对这个介绍容易产生误解或者难以理解的时候,你要举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另外,我们也要求银行对一些重要风险,要明确地明示出来,要客户签字确认。”[全文]
吴晓灵提示理财风险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不断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风险揭示。一方面按照“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对客户进行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方面的了解和评估,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开展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工作,逐步树立“买者自负”理念。但从实际情况看,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教育远不及证券投资。很多投资者往往误把银行理财产品看作“另类储蓄”,没有认真对待其中的风险。
   时任央行副行长的吴晓灵2007年6月在沪提醒,“当前国内证券市场发展趋势比较好的情况下,理财市场的许多矛盾被掩盖。这些问题现在可能看不出来,可一旦证券市场出现波折,造成理财产品严重亏损,这些隐患就可能暴露。”可见,浮动收益或非保本类理财产品的大量销售,意味着伴随而来大量风险。 [全文]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 盛甫    联系方式:010-62675174   欢迎各媒体合作    来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网友评论 查看内容>>>

匿名 登录名: 密码: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75362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 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