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大话理财 > 正文
 

老安百万炒邮经 邮市几起几落也没有动摇信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17:11 《英才》

  周凤迟

  老安的儿子现在就读于英国某大学,每年的各项开支总计约20万元,尽管开支这么大,但是却看不出老安有什么明显的压力。之所以如此,这与老安从6岁便开始集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老安第一次认识到了邮票的经济价值却是出于偶然。一次,老安去北京东华门的马路邮票交换市场,发现有人在高价兜售“文革”邮票给外国人,成交价竟然高达120元外汇券,而当时的实际价格却非常低,这使其大惑不解,但此事对老安触动很大。

  1980年2月15日,“庚申年”(猴)邮票的发行,老安他毫不犹豫地花64元买了10版。当亲戚、朋友得知后都直摇头,不明白老安为什么办这种傻事。因为64元在当时相当于普通职工两个月的工资。1984年,老安开始在中国集邮总公司预订邮票,且一下预订了540套邮票。

  转眼到了1988年,老安正式进入邮票市场。先后卖了普5“天安门图案”高面值票、1974—1982年部分散票张及成盒的小型张,获利超过万元,迎来了他在邮票市场的第一个春天。

  1990年11月28日,“邮联”(3)小型张发行。老安发现该张其中有错误,这使他异常兴奋;老安借机大量买进错的“邮联”(3)小型张,错张的消息立刻在市场上传开。其价格也从2元一路劲升至6元以上,老安果断放货,获利2500元。此外,老安10元买进的“亚运会”小版张也走势不错,为了收回资金,当即全部出手,获利5000元。

  可在老安炒邮如火如荼之时,不幸的事发生了。1991年元旦,老安家中被盗,损失超过10万元,只剩下29本1984年邮票年册以及一些邮资明信片。老安将仅有的840元国债变现,得到现金900元,又开始卖散票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可老安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所吓倒,反而办理了病退手续,开始进军职业邮民的行列。

  老安经过认真思考后,将手中仅有的900元现金全部买进价格只有0.1元的邮资明信片。恰在此时,邮票市场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老安买进的邮资明信片就像开足马力的汽车狂奔。900元神话般地变成了8万多元。

  这个绝佳的机会老安怎么能错过?于是他向朋友筹措资金接近20万元,将手中28万元资金全部买进“跳伞”、“食用菌”等邮资明信片。奇迹再次发生了,这28万元转瞬间变成了56万元。老安又展开了新的收购攻势,数十封小型张、数包“亚运会”小版张等品种成为囊中之物。

  然而好景不长,政府开始整顿过热的邮票市场。从上海、南京,到北京很多城市的邮票市场先后被关闭。这给老安造成了重大的损失,56万元的货已经缩水至不到20万元,而14.5元买进的“香港基本法”邮资明信片最低跌到2元左右。

  邮市几起几落,却并没有动摇老安的信心。1996年底,股市大跌,大量资金如洪水般地涌入邮票市场。老安迎来了邮票市场的第三个春天。他在这个时机炒作纪念封,一度将一枚100元的纪念封炒至5000元的最高位。而在这次行情中,他获利高达200多万元。

  1999年,老安对“世界杯”小全张的超低价埋单,可以说是老安近几年来最精彩的一笔。 “世界杯”小全张曾经是许多投资者非常看好的品种,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成为它的牺牲品,损失非常严重。

  老安虽然在高位被套牢,但是并没有在超低价割肉。相反,却在4.2—5元期间,买进“世界杯”小全张4万版。在随之而来的2004年春季反弹行情中,“世界杯”小全张表现出色,老安从20元开始陆续派发,获利颇丰。

  进入到2005年后,老安开始酝酿着对“申奥”系列纪念封的运作,只是在时机的选择上,他还要针对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伺机而动。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