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金行业分化加剧 5000亿新老表现各异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09:11 中华工商时报
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已超过50家,已发行设立基金260余只,资产管理规模近5000亿元。经过8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基金行业已跨越了发展的初期阶段;业内人士预测,竞争加剧、公司间加速分化将成为下一阶段行业发展的主基调。 拼创新拼发行 一般认为,基金的核心竞争力有二:投资研究能力和营销服务水平。看最近半年基金的竞争格局,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打造一只成功的旗舰产品,已经成为基金管理公司展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 目前,投资者对于一些基金公司的知名产品,一般已不会陌生。如华安现金富利基金、南方稳健增长基金、海富通精选基金、广发小盘成长基金、富国天益价值基金等,这些基金业耳熟能详的名字,其背后都是基金管理公司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无论是前两年的货币基金投资热潮,还是今年的复制、拆分等创新,这些知名基金在为投资者创造了实实在在丰厚回报的同时,也给基金公司带来不菲的管理规模和品牌效应。 而今年基金市场的火爆场面更是出乎大多数业内人士的意料。最近一个月以来,22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从年内最高点1757.47点一波三折跌至1570.15点。大盘虽然持续调整,但基金发行依然十分火爆。据不完全统计,同期有华安宏利股票、长城安心回报、偌安中短债等11只基金获批发行,另有南方稳健成长2号、工银瑞信精选平衡等6只基金完成募集,6只基金总共募集约264亿元,其中中信稳定双利和汇添富均衡增长都是提前结束发行。即便股市大幅调整,但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热情依然不减。 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发的29只偏股型基金的总规模为1191亿元,总认购户数为247万户,人均认购为4.8万元。较低的人均认购量显示,今年基金销售的主力军主要以一般老百姓为主。这说明在过去一年,基金巨大的赢利效应已经使投资者尝到了甜头,"基民"的队伍正不断发展壮大。 新老基金开始PK 股市在经历了上半年的持续快速涨升后,7月中旬开始步入短期调整周期。调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部分股票短期估值水平偏高,国家调控宏观经济预期力度加大,上市公司中报盈利难超预期等,但业内认为影响行情的最关键因素是股票扩容,即IPO和再融资的速度超过投资者的预期,使得部分投资者在二级市场抛售股票,将资金投入一级市场认购新股,追求无风险收益。新股恶炒进一步助涨了这一趋势。今年三季度这种状况估计还将延续。 而针对目前市场出现的持续调整,基金业内人士认为,在判断市场整体趋势向上的基础下,应该选择投资"老"基金;而当市场处于调整或平衡市的时候, 购买"新"基金则更具优势。长城久恒基金经理杨毅平也在最新撰写的文章中称,"我们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最近5年的走势后发现,当市场刚步入调整周期,如股指从最高点回落10%左右时,基金投资者最好把老基金换成新基金;当市场进入调整尾声阶段,如股指从最高点回落近20%时,可适度将新基金换成老基金分享股指可能出现的上涨。在今年7月和8月,购买新发行的基金更为合适。"可见投资老基金还是新基金大有学问。 相关统计也显示,137只偏股型基金在最近两个月的表现,其中7只今年3月份以后成立的"新"基金两个月的平均净值回报率为0.4963%,而其余130只"老"基金同期净值回报率仅为0.1292%,远低于"新"基金的表现;而同期上证指数是下跌的,累计跌幅为1.2%。此外,在费率上新老基金的差别也很大。由于老基金由于份额净值较高,相应每份申购费也会高一些;因此,购买新基金的初始成本也比老基金低很多。 当然,新老基金各有各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就目前来看,股市大幅调整后,要立马再走出一波今年初以来的大牛市可能性不大,因此,现阶段投资基金选"新"不失为一个较好的策略。 进入品牌营销时代 国内基金业竞争在经历了产品竞争、渠道竞争及投资业绩比拼三个阶段以后,现在公司品牌形象正在成为基金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说2002年前基金业是共性普及阶段,2002-2005年是产品差异化的阶段,那么现在正走向品牌差异化阶段。 首先,从基金行业发展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基金产品设计创新空间有限,投资工具缺乏,投资理念趋同,导致不同基金公司同类产品趋同。基金公司的品牌对下属产品的发行和持续营销愈发显得重要,对单个基金公司来说,旗下的产品线越来越丰富,新产品要获得投资者认同,其公司的品牌作用至关重要。 其次,从投资者角度来看,一份调查显示,在选购开放式基金产品时,69%的投资者会考虑发行机构的知名度,64%会考虑基金产品以往的业绩。前者正是品牌的知名度,后者则是品牌的美誉度,可见投资者对品牌非常重视。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在品牌上加强相应举措,把品牌的塑造与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持久的发展。 但目前的现状还是令人担忧,分析人士指出,不少基金公司把品牌建设摆到了较高位置,但却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这和目前基金界严重缺乏懂投资的品牌营销人才有关,可以说基金品牌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业内人士对基金公司品牌营销的评价也往往充满争议,认为许多基金品牌营销乏力,究其原因则是一般的营销行为只能增加知名度却对美誉度提升无力。因此未来基金行业可以尝试公益营销来提升自身品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