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银行综合评选正式启动】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9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定于7月25日在京举行。作为年度盛会的重头戏,本年度银行评选正式拉开帷幕。Pick中国好银行,你为谁打Call? 【网络投票】
破产女中年十问招商银行
来源:破产女中年
明天,我成为破产女中年就整整一个月了。感谢招商银行。
在事件发酵的过程中,招商银行从未主动搭建过与执卡人沟通的信息平台,我的遭遇如下:期间,我与安徽省我市分行的L波主任进行过三次主动的沟通。他表示他代表该分行在处理钱端事件上的官方意见。
6月5日,我与他会面,提供了相关的信息,表示了对他和银行的理解,同时,提出了一些问题。他表示,要上报到合肥分行后回答。
6月6日,我第一次电话催促。他表示,要节后上班后才能回复和整理。
6月18日,我在多次加其微信未果的情况下,拨打电话要求加微信。他表示,已口头回复,还未整理好。
这一整理就是20天。
他大概是还没整理好,我却也不想等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官方态度与意见:把我们有限的耐心和精力耗干,把文明人耗成野蛮人,把平等的会谈上升为拉横幅、举血书——想不明白,为什么口口声声你们也是受害者,却对我们严丝合缝、固若金汤?
![](http://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133/w550h383/20190707/267d-hzmafvn1274049.png)
明天是招商银行的股东大会。默默买了100股,希望有个机会能问问招商银行。
不要你招商银行赔钱,不找你招商银行追责,我明知自己是蚍蜉撼树、螳臂挡车。但请你睁开装睡的眼,回答我一句,就一句——
“为什么要专坑自己的持卡人?”
![](http://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128/w550h378/20190707/0b64-hzmafvn1275177.png)
一问:
招商银行如何理解信任、良知、责任?
二问:
作为世界500强的企业,招商银行是否可以承诺:总行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步行动、每一个产品、每一句答复,都对得起用户信任,担得起良知,扛得起责任?
三问:
今年5月底,钱端事件爆发后,招商银行是不是向各分行发放了统一口径的话术书?是不是要求各分行清理当年推广期间遗留的各种宣传物料?据实回应难道不是还原真相最好的办法?招商银行有没有第一时间反思在该事件上,自己存在哪些问题和责任?却第一时间想撇清一切!这是有责任的企业,有良知的企业的担当吗?
四问:
招商银行承认向自己的持卡人大力推荐过钱端APP吗?那后来为什么又称我们只是钱端的用户?为什么出钱出力做推广,只为了把自己的持卡人变成别人的用户?
五问:
对于我们拿出的如下单页,你们承认真实性吗?上面对钱端APP的介绍:“钱端是招商银行委托第三方软件公司开发的,基于我行员企同心和票据见证产品的互联网移动端投资工具。钱端上所有理财产品均为我行资产,由永安财险承保,我行承兑,安全可靠,固定期限收益,可放心认购”,这些,都是真的吗?
![](http://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452/w489h763/20190707/d5fb-hzmafvn1276082.png)
六问:
2018年12月14日,招商银行交易部季剑平、侯伟荣是否与钱端的相关负责人一起召开了会议?会议主题是什么,围绕内容是什么?钱端方的当日会议记录中,有“17年4月份解除合作关系,无解除合同”的字样,请问,是在何种前提下谈到此事?到底有没有解除合同?有的话能否出示,不能出示是为什么;没有的话,为什么没有?贵行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都是无疾而终吗,还是这只是个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个例?谁是责任人?
七问:
按照招商银行的说法,2017年4月解除了与钱端的合作。为什么众多分行均表示,并未收到总行发布的中止合作的书面通知、甚至是电话通知?(投资人手中有很多各地分行的答复录音)为什么总行只要求各分行推广,但在终止合作这种关键信息上,却不及时沟通?这是不是意味着,在2018年4月(招商银行声称已完成清算的时间)、2018年10月(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招商银行在官网发布解约公告的时间)之后,仍然存在着一种可能,部分分行和招行员工一直在介绍、推广钱端APP?这是你们的失误吗?是哪个环节的失误?需要对这种失误负责吗?
八问:
招商银行声称与钱端终止了合作,却拿不出书面的解约文件,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小企业E家的账户始终未曾销户,钱端上依然使用招商银行的LOGO,一个世界500强的银行,在项目“结束”后出现了那么多不合逻辑的纰漏、问题,只是巧合吗?金融消费者受制于信息不对等,属于“弱势方”,且在贵行与钱端的合作项目中,出现了如此之多的反常,请贵行将此项目运营前后的问题说得明明白白,还原一个真相——这不止是关乎两个公司的合作,更是9000个投资人和9000多个家庭的事情!
九问:
招商银行一直在强调,法律上不承担告知与钱端解除合作关系的义务。我们不谈法律,作为普通的持卡人,我只想问,如果你们在2017年4月及时发布公告、第一时间在各推广分行张贴公告、向持卡人发送提醒短信、在招商银行的手机银行和掌上生活APP上推送消息——哪怕是花费当年推广钱端时耗费精力的九牛之一毛,进行一下善意的提醒,你们的持卡人是不是可以避免一些损失?这不是义务,但这是不是负责任的银行应该想到也并不难做到的事情?更何况,我们是招商银行的持卡人!
十问:
最后,我作为一个招商银行十四年的老用户,还绝望地问最后一句:钱端事件中,招商银行的所有表现,真的称得上对得起用户的信任吗,担得起社会责任吗?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译文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