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孙煜:要建立绿色金融的长效机制

中行孙煜:要建立绿色金融的长效机制
2018年09月16日 10:34 新浪财经
图为中国银行海外业务总监孙煜图为中国银行海外业务总监孙煜

  新浪财经讯 9月16日消息,由《银行家》杂志主办的“2018中国银行家论坛”今日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转型创新 重新出发”。中国银行海外业务总监孙煜在论坛上表示,要建立绿色金融的长效机制,政府层面要进一步提升绿色债券发行的审批效率,引导企业将资金投入到绿色环保项目上。完善国内绿色金融规则与国际准则对接,从严监管,加强信息披露,增加监管透明度,提高违规成本。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尊敬的于主席,王主编,黄秘书长,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个论坛,刚才殷行长的讲话提到了绿色金融,我下面着重就绿色金融跟大家做一些交流。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经济发展40年中硕果累累,高速的经济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善和便利,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和使用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本人刚刚结束外派回到北京,我跟大家分享一个在伦敦发生的故事,英国人有喝咖啡的习惯,我的同事早晨基本上是人手一杯咖啡,今年以来伦敦主要的咖啡店推出一项新服务,你用自己的杯子去店里“打”咖啡可以打九折,我观察了一下,现在伦敦金融城街头排队买咖啡的人群当中,超过三成用自己的杯子,而且这个人数越来越多,从这个故事看出:第一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第一个出现雾霾的国家,也是成功治理雾霾的国家之一。第二就是经济杠杆对环境保护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当前的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发展的绿色杠杆,将成为未来银行业转型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之一。从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看,整体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在过去10年间,全球156家发行人的绿色债券发行量已经超过了3000亿美元,发行主体的多样性在不断提高,债券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发展,包括绿色担保债券,太阳能资产抵押债券,机构住房抵押债券等结构类型不断出现,中国绿色金融市场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一是绿色信贷增长呈现健康发展态势;二是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引人注目;三是碳市场发展有序推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

  从发展模式看,西方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有比较明显的“自下而上”的特征,它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市场中介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推动,主要关注规则和标准等基础设施,比如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制定绿色债权规则(GBP),尽管并非强制标准,但已经成为大部分已发行绿色债券的主要参考准则。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绿色金融 “自上而下”的特征更为明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两种模式对各自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绿色金融的好处,我觉得概括起来有几点:

  第一,融资成本比较低,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中国境内发行的33支绿色债券有同类可比债券,其中25支有明显的发行成本优势,发行利率较同类可比债券低45个基点。第二,融资需求不断增加,自2015年《巴黎气候协议》生效以来,各签署国履行减排承诺,加大环保项目投资,对绿色债券需求急速上升。第三,丰富银行业务形态,对银行而言,发行绿色债券一方面可推动投资银行业务板块发展,提高自身债券承销业务能力,拓宽业务范畴,吸引关注环保的新型投资者,从而拓宽客户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债券产品的创新,银行可以提高优化资本使用效率,优化信贷产业结构。第四,提升发行人声誉及认知度,由于绿色债券旨在为缓解重大社会环境问题提供融资,推动可持续发展,发行绿色债券可以展示发行人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声誉,为未来融资拓宽渠道。

  绿色金融的好处很多,但也不是没有风险。绿色金融最大的风险就是“绿色不绿”,国内外市场近年来都出现了这个问题,所谓的“绿色不绿”是发行人由于疏忽或出于故意,将本应用于绿色项目的资金投向不符合“绿色”标准的项目或污染产业,比如某家银行与一家输油管公司共同发行的绿色债券用于污染项目,违反了绿色投资原则,项目违规曝光后,两家公司的股价大幅度下跌,银行声誉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绿色不绿”现象的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绿”的评估标准不一致,绿色债券与普通债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投资项目的“绿色”属性。由于涉及众多金融领域,多家监管机构参与,导致目前绿色债券市场上没有非常统一的绿色认证标准,这为一些投机者留下了“漂绿”的监管套利空间,不能有效甄别“漂绿”项目,不能确保资金投入对环境有益的项目,影响绿色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是绿色金融市场的中坚力量,应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以及金融创新能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绿色标签”不仅体现了金融机构在环境治理当中的社会责任,也是银行转型发展的努力方向之一。如果出现“绿色不绿”的业务违规行为,“绿色标签”的金融机构形象将会受到负面影响。我们今天的论坛是银行家,在金融危机以后,银行家的形象没有那么高大上了,“漂绿”会让银行家形象进一步受损。绿色金融是一个非常好的能够结合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的事,推进绿色金融稳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具体而言,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要建立绿色金融的长效机制,政府层面要进一步提升绿色债券发行的审批效率,引导企业将资金投入到绿色环保项目上。完善国内绿色金融规则与国际准则对接,从严监管,加强信息披露,增加监管透明度,提高违规成本。第二,强化银行自身风控体系,银行内部应确立绿色项目评估和认证的具体参考标准,防范“绿色不绿”风险。对绿色项目参考标准的设立,要涵盖融资方的评估标准及绿色项目的评估标准,行之有效的风控体系总是基于管理者自身的合规意识,银行内部应形成绿色文化,在机构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嵌入绿色环保的理念。第三,坚持探索绿色金融创新。绿色项目的融资需求具有多层次和多样性,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创新,根据绿色项目的不同需求匹配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第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央行MPA考核进一步强化正向激励,鼓励银行不断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可以参照普惠金融的一些措施和方法,出台扶持政策,通过准备金、风险权重、贷款额度等各个方面支持银行发展绿色金融。

  各位朋友,中国银行一直以来高度关注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制定了《“绿+”计划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我们的“跨境”优势,利用全球金融市场资源,搭建国内绿色产业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桥梁。同时,作为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 等国际组织的核心成员单位,我们也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订。未来中国银行将进一步扎实工作、扩大合作,与大家一起为支持“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09 天风证券 601162 1.79
  • 09-27 迈瑞医疗 300760 --
  • 09-13 顶固集创 300749 12.22
  • 09-12 长沙银行 601577 7.99
  • 09-12 兴瑞科技 002937 9.9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