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云峰:P2P哪来的挤兑危机?

董云峰:P2P哪来的挤兑危机?
2018年07月13日 15:49 新浪财经综合

【Pick中国好银行,你为谁打Call?】“2018(第六届)银行综合评选”正式拉开帷幕,作为#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 的重头戏,本年度评选设置了五大类奖项,网友可通过PC端或者手机端为喜爱的银行投票。【在线投票】

  合规的P2P不存在挤兑危机这回事。不合规、不专业的P2P,正在发生的不是挤兑危机,而是丧钟敲响。

  文 | 董云峰

  来源:新金融琅琊榜

  这个夏天有点凉。

  不久前,我们还在嘲笑梅西“慌得一比”,如今,整个金融市场都很慌。

  金融机构慌着填补窟窿,股民们慌着割肉离场,独角兽们慌着敲锣上市,近期互金行业风险事件频发又让投资人集体陷入恐慌。

  从去年末的钱宝网,到今年4月份的善林金融,再到6月份的唐小僧,这些标志性的平台相继倒掉,并在6月中旬以来引发了一场爆雷潮。

  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第一周,至少26家P2P平台出现各种问题,其中7家宣布清盘,4家已被立案;这26家平台待还本金至少在150~200亿元以上。

  恐慌之下,有人喊出了挤兑危机,声称监管部门再不重视,会导致行业出现严重踩踏,乃至爆发系统性风险。

  真的如此吗?当前的爆雷潮对P2P行业的实际影响,究竟在哪里?对于投资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这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1 P2P没有挤兑危机

  首先,拜托你们千万不要再提挤兑危机了。

  这不是在救行业,而是引火自焚,等同于向监管部门挑衅:向我开炮。

  什么叫挤兑?通常特指银行挤兑,是说在金融危机期间或者银行自身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大量客户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进而破产倒闭。

  对于任何信用中介来说,挤兑危机都是不能承受之重,因为它们天生存在杠杆。

  但是,作为信息中介,P2P平台是居间方,承担的是撮合成交的角色,借贷关系是借款人和投资人之间的事情,受到法律保护。

  在法律上,不管在任何时候,投资人都没有理由找平台要求“提现”——这是通过平台撮合产生的的出借行为,不是存款,不是理财。

  在合同没有到期之前,投资人去找借款人要求提前还款,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除非,有些P2P平台并不是真正的信用中介,没有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去做业务,而是通过自我担保、份额拆分、期限错配等形式逾越了信息中介的本分。

  这些平台无非是抱着投机和侥幸心理,乃至恶意诈骗的动机,突破底线,扭曲自身,最终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之后自吞苦果,被不合规埋下的祸根所反噬。

  从钱宝网、善林金融到唐小僧,它们本来就是高危平台,市场争议从未止息,绝大部分投资人无非奔着高息、高返而去。你贪图的是高利息,别人贪图你的本金。

  出来混终究要还的。对平台如此,于投资人亦然。

  概言之,合规的P2P不存在挤兑危机这回事。不合规、不专业的P2P,正在发生的不是挤兑危机,而是丧钟敲响。

  那些最终被证实玩自融、资金池的平台,本质上是非法集资,早就该亡。

  2 流动性冲击影响几何

  鉴于行业里头部平台整体合规性良好,因此全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很低。

  但是,爆雷潮会损害行业形象,影响投资人信心,导致新增投资人越来越少,而更多老投资人选择撤离,于是带来流动性冲击。

  流动性冲击的最直接影响是,全行业资金净流出,整体在贷余额走低——其实这正是监管部门希望看到的。

  不过,流动性冲击还会引发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平台自身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借款人的风险。

  流动性冲击会降低债权转让市场的效率,当冲击持续发生的时候,很可能导致市场瘫痪,从而加剧恐慌,还会引发平台的声誉风险。

  对于那些实力弱的平台来说,流动性冲击会演变为财务风险。这是因为,它们本身规模不大,没有进入盈利期,需要靠新增业务的服务费收入来维持运营,一旦业务大幅萎缩乃至停摆,企业现金流就会遭遇挑战。毕竟,当下平台的合规成本并不低。

  除了平台的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资产端的信用风险。

  如果平台在风控上不够谨慎,引入了大量多头借贷、借新还旧的借款人,就很容易被流动性风险击垮。

  具体来说,一些平台因为实力不济,为了吸引投资人,不得不将长期项目拆成短期项目,并且采用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方式——实际上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项目去接续旧项目,以确保不违约。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人大量撤离,而新增投资人不够多,在净流出压力之下,借款人短期内无法靠自有资金还本付息,而平台准备金无力支撑,实质性违约就会发生,从而导致危机爆发。

  另一个风险点在于行业动荡之际,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部分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不过,在新金融琅琊榜看来,这方面的风险并不显著,不必过度担忧。

  很多人拿去年末现金贷的违约危机来做对比,但是二者差异很大:一是现金贷往往风控粗放,共债严重,老赖横行;其二,只要债权关系是真实、有效的,借款人的还款义务不会因P2P平台的存废发生任何变化,这与现金贷平台作为放款人的模式截然不同。

  整体上,流动性冲击真正影响的还是中小平台,虽然对行业整体会构成一些不利影响,但是相对可控。我相信,这是监管部门保持定力的至关重要的原因。

  3 投资人怎么办?

  如上所述,这波爆雷潮,真正死掉的是两种平台,一种是不合规乃至压根是诈骗的坏平台,一种是实力不济、风控较差的弱平台。

  坏平台和弱平台被洗牌出局了,真的不能算是坏事。P2P行业要想真正迎来曙光,必须要经历这样的洗礼。

  在金融这么一个特殊领域,如果平台不能在重重考验下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又有什么资格让监管部门给你备案或者发牌呢?

  从平台的角度,近期的行业动荡将证明“KYC原则”的重要性。

  那些践行了这一原则的平台,在这波冲击里面必定更为坚挺,而疏忽、冒进的平台将付出代价。

  这不就是市场的优胜劣汰吗?

  至于坏平台和弱平台的投资人,我相信大部分人是被贪婪遮蔽了双眼,真正意义上的无知且无辜的人并不多。何况,在金融的世界里,本不应该存在无知且无辜的情形。

  刚兑不死,国家不兴。或许必须要以用血的教训,才能上完这一课。

  如果你投资的平台还活着,在当前的动荡环境下,应该做什么?

  重新考察你所投平台的成色。从平台的信息披露、银行存管、股东背景到媒体报道、第三方排名,多做了解,交叉验证,确保平台是真平台,债权是真债权。

  如果你所投的平台整体靠谱,在保持关注的同时,你最好的选择是保持镇定,克服非理性恐慌。要不然,在羊群效应之下,没有人会是赢家。

  在流动性冲击的情况下,除非实在需要用钱,不建议你急着折价转让债权——毕竟,信用风险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某种意义上,P2P产品和债券产品高度相似,流动性冲击会影响价格,并带来套利机会。

  就在最近,我还听说有人正在准备资金,打算趁机低价收购优质的P2P债权。

  就像巴菲特说的,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这个市场越来越有意思了。

责任编辑:杨群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