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中国好银行,你为谁打Call?】“2018(第六届)银行综合评选”正式拉开帷幕,作为#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 的重头戏,本年度评选设置了五大类奖项,网友可通过PC端或者手机端为喜爱的银行投票。【在线投票】
来源:36氪 作者:张雨忻
在上市之前,蚂蚁金服还有一段时间窗口来把自己调整成期望中的样子。
核心提示:
监管把蚂蚁金服看成一家金融公司,但1500亿美元,其实又是一个科技公司的估值逻辑
蚂蚁金服正在调整战略,这些年做金融业务的目的其实是做一片自己的“试验田”,最终目的还是获得市场的认可,开放给金融机构。
蚂蚁金服所开放出去的其实是“一揽子计划”,包括底层技术、风控技术,也包括具体业务当中的场景、用户、资产等等。
“蚂蚁金服到底是一家金融公司还是一家科技公司?” 这个被追问了无数次的问题,随着蚂蚁140亿美元的新轮融资落锤和上市传闻的甚嚣尘上,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争论。
金融公司,背后无疑是更高的业务利润,但也伴随着更严苛的监管标准以及几乎只能是个位数的市盈率;科技公司,意味着把金融服务高企的利润让渡出去,不过也随之卸下了一部分监管的压力,并能收获资本市场给出的高倍市盈率。
从一个单纯的支付工具,演进到一个包含理财、信贷、保险、信用等多个业务在内的复杂金融生态,再到最近频繁开放合作的举措,蚂蚁金服的角色和边界也的确一直在变化。
面对这么一家商业形态复杂、体量庞大的公司,要对它做一个非此即彼的界定很难。不同背景的机构,对于这家公司的认知也截然不同。
6月上旬,蚂蚁金服完成新一轮140亿融资,估值提升到1500亿美元。投资机构给它的无疑是一个科技公司的评估系数。但另一边,在国内最新的金控集团监管试点名单中,蚂蚁金服又位列其中,监管部门依然把蚂蚁当作金融公司。
眼下,我们究竟要怎么看待这家公司?它是否具备了1500亿美元的想象空间?
拿牌照,做试验田
据《金融时报》报道,蚂蚁金服在向投资人提供的资料中披露,目前用户量已增加至6.22亿,管理资产规模达2.2万亿元,其中余额宝管理着1.5万亿元资产。在所有的金融科技公司里,蚂蚁金服手中的金融牌照几乎是最齐全的,而每块牌照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金融业务。
规模庞大的C端用户、一应俱全的牌照使得不少人顺理成章的认为蚂蚁就是一家金融集团,但蚂蚁金服自身对这件事有不同的解读。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蚂蚁金服副总裁陈亮对牌照做了解释:“我们原本有机会获得更多牌照,但并没有这么去做。拿牌照的目的是合规的做“试验田”,而选择自己来做试验田也有无奈之处,因为当初我们找不到合作伙伴。”
简而言之,做金融业务必须拿牌照,但在蚂蚁金服的规划中,拿牌照做业务只是第一步,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积淀技术和服务能力, 获得其他金融机构的信任,从而以合作的方式输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共同渗透更大的市场。
2004年,在蚂蚁金服还只是支付宝的时候,中国还没有金融科技或者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监管,对于这个新生事物都充满陌生感。
支付宝上线之初便打算通过与银联合作来打通各家银行,却没有获得银联的认可,最终不得不走上了银行直连的模式。而支付宝第一次走出淘宝体系,接入外部场景,已经是2008年的事了。一个新技术或业务的成熟需要时间的验证,尤其是在金融领域。
阿里小贷走过了同样的历程。作为阿里体系内的小微商家贷款产品,2007年阿里小贷上线之初便寻求与建行的合作,但几年的尝试也不顺利。
网商银行行长黄浩告诉36氪:“那时候我们和银行的风控理念完全不同,阿里推荐过去的贷款超过70%都被银行否决了,这个模式走不下去。” 于是,阿里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在杭州和重庆注册了两家小贷公司,自己先试起了贷款业务。
余额宝的诞生则更具有戏剧性。天弘基金并非余额宝最初的选择,“我们当时想找大基金公司合作,可是人家不愿意,最终只有天弘基金有合作意向,它当时几乎是市场上排名很靠后的一家基金公司了。” 陈亮说。
回看蚂蚁金服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阿里小贷、余额宝、保险等产品的出现,自己上手做原本都不是第一选择。但因为在金融这样一个需要承担风险的行业里,当一个新技术、新模式尚未得到市场验证,又很难以合作的方式被传统领域内的玩家接受。
如今金融科技反复强调的“大数据、人工智能能力”又需要借助相应的业务积累大量数据,再通过数据不断训练,才能不断完善、迭代升级,从而进一步反哺业务,或者去做技术输出,这是一个螺旋式成长的过程。
蚂蚁金服必须自己做,好在借助阿里自身庞大的用户体量和丰富的消费场景,蚂蚁自己眼中的“试验田”最终几乎都做成了“摇钱树”。
成熟一个,开放一个
“让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正在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信条。淡化并开放2C业务,同时强化2B服务,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可哪怕蚂蚁金服从一开始就想好了要做一家科技公司,它依旧花了15年走了一条略显曲折的路——从最早的寻求机构合作但未果,到自己做金融业务,再到如今将技术能力和各条业务线再次开放给金融机构。
这个探索“无人区”的过程没办法一蹴而就。
如今,在一个个业务都跑通之后,蚂蚁金服在加速战略性调整——强化2B服务,把自己已经成熟的“试验田”逐个开放,自己专注做技术输出。
这个调整由来已久。2015年,成立才一年不到的蚂蚁金服在开放日上提出“互联网推进器”的计划,希望在未来5年时间里,将自己的互联网技术和能力开放给超过一千家的金融机构。“包括数据、安全、底层交易、云在内的几乎全部技术,我们都打算开放出来。” 蚂蚁金服负责技术的副总裁胡喜告诉36氪。
在蚂蚁金服的开放战略里面,它所开放出去的其实是“一揽子计划”,包括底层技术、风控技术,也包括具体业务当中的场景、用户、资产等等。
如果从蚂蚁自身的业务层面来看,它遵循的逻辑是“成熟一个,开放一个”,即“试验田”一旦得到市场的验证,就开放出来。网商银行的网商贷(曾经的阿里小贷)、花呗、借呗、余额宝等蚂蚁已经做的得心应手的业务都在近期悉数开放了出来,引入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
不仅是开放的数量增多,速度也在加快——阿里小贷做了8年才通过网商银行开放给其他银行;余额宝做了5年,接入了天弘基金之外的多家基金公司;而花呗、借呗只花了3年时间就开始引入合作伙伴。
“现在合作的模式是非常多元的,各种层次都有。有流量层面的、场景层面的、客户层面的、技术层面、数据层面的。而且开放也是双向,有些是我们的场景开放给银行,还有些是银行的场景开放给我们,大家互补协力。” 黄浩告诉36氪。
仅5月,蚂蚁金服就与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和浦发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在此之前,还有工行、建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
联合放贷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模式。黄浩介绍道:“比较深层次的合作模式是资金共同分担、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但也有单纯输出风控技术的,这取决于合作方的需求。”
也有深入底层的合作。以蚂蚁金服和南京银行的合作为例——南京银行部分线上业务搭建在阿里云和蚂蚁金融云共同合作的“鑫云+”之上,南京银行席信息官余宣杰告诉36 氪:““鑫云+”平台的特性是高并发、高可用, 而且还可以不断扩容,这些技术特点为我们做小额分散的线上贷款业务提供了的更好的技术架构。”
而在几乎所有金融科技巨头言必谈“开放”的时候,黄浩给出了一个他的判断标准:“你到底是一家金融公司还是科技公司,其实只需要看一件事情——你是选择把资源倾斜给把自己的持牌公司,还是跟大家合作把整个行业做大,这是一个本质的区别。”
收入结构大调整
蚂蚁金服之所以会被监管认定为一家金融机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它目前的收入结构中,金融业务所贡献的收入不菲。
现在,蚂蚁金服的业务重心调整也必将带来收入结构的转换。
据路透获得的一份蚂蚁金服公司融资文件,在未来五时间年内,技术服务将占蚂蚁金融收入的65%,2017年这个比例估计为34%。技术服务将涉及为银行和其他机构提供在线风险管理和欺诈预防等服务;同时,蚂蚁金服的金融服务收入预计将从预计的11%下降至6%,支付的收入将从2017年的约54%降至28%。
蚂蚁金服官方未对这份材料的真实性做出回应,但他们确认了收入结构的调整方向是与之相符的。随着蚂蚁金服上市步伐临近,公司的财务数据将随着IPO公之于众,那么至少我们可以从收入结构的层面对于蚂蚁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我们看到,一家在全球有8.7亿活跃用户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加速拓展自己的B端客户,这种业务形态本身就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目前还找不到任何对标对象。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很难简单以金融公司或科技公司来界定它,就目前国际资本市场和国内监管机构对其的认知,同样也无法统一。
对于蚂蚁来说,在上市之前,它还有一段时间窗口来把自己调整成期望中的样子,这种不确定性或许意味着更高的估值想象力。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