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建立人民币券别结构与整洁度监测调控长效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 01:04 金融时报

  周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总量不断扩大,市场流通中现金持续增加,人民币滞留于市场的时间也呈增长趋势,一些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民币券别结构不合理、小面额券别整洁度差的情况,而中央银行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调控措施。为有效解决这一现状,必须强化人民银行管理手段,强化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形成对社会的综合服务能力。

  一、我国人民币流通现状和问题症结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全国现金投放、回笼呈稳步增长趋势。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现金业务出现大收大支,残损人民币销毁增长量和现金净投放不断提高。随着流通中人民币总量的不断增长,也带来流通中人民币券别结构不合理,小面额券别质量较差,需求得不到满足等新问题。其症结主要在于:

  (一)传统的持币观念影响较深

  在绝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现金成为传统的持币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的现金结算意识根深蒂固。据调查,2006年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生产企业、私营个体、商品流通企业、交通运输业现金结算的比例分别为38%、24.6%、64.7%、54%、46.9%,农副产品收购95%以上采用现金结算,旅游出差人员的现金携带量占其实际需要的80%以上,商业银行贷款的支现率为39%左右;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支现率高达91%,异地进货的现金携带率也达到40%~60%之间。

  (二)经济规模快速扩张,非现金结算方式覆盖面窄

  经济快速增长、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物价的上涨,直接增加了市场现金流通量;支付结算方式滞后于经济发展,也给控制、减少流通中现金使用量增加了较大的难度。相对西方国家而言,在中国,支票使用范围十分有限,现金使用范围相当广泛。近年来,尽管我国银行卡业务有了较大发展,转账结算的条件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个人交易,特别是农村地区,转账结算在总结算量中的占比还很小。即使在城镇地区,由于个人使用现金所受限制极少,现金结算方式费用低,而且在避税、逃避监管等方面有其优势,我国的各类经济主体普遍存在现金结算的偏好。市场对现金的刚性需求,给人民银行控制现金投放带来了巨大压力。

  (三)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金融机构在商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意识放大与社会责任意识缩小,给人民币管理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如,为了减少费用,压缩编制,各国有商业银行不断裁撤县域营业网点,导致原来县域人民币投放回笼的渠道产生了“梗阻”。考虑调运款成本因素,商业银行调运款项次数减少,对小面额票币调配量小,调运券别偏向大面额人民币,加剧了零辅币供给的短缺。更不愿意主动回笼、缴存小面额票币,原因是大面额票币整点、调运能够大量减少工作量,节约费用,提高效率。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办理现金业务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其现金业务被国有商业银行视为一种额外负担,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在农村现金投放回笼中的作用,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市场发挥着现金投放回笼的主力作用。另外,在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下,一个柜员要经办所有的柜台业务,责任心差的柜员很少对收进来的现金进行挑剔和整点,“金融机构不得将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对外支付”的规定几乎成了一句空话。此外,柜员对小面额残损币兑换态度也很消极,市场中的人民币不能有效得到“过滤”。

  (四)中央银行监督手段亟待强化

  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内,市场和金融机构现金需求总量是一种刚性需求,人民银行必须保证、满足这种需求。而人民银行对券别结构的调控却不能尽如人意。表现在:一是未能建立各面额票币流通监测体系,编制现金调拨计划只能单一依据金融机构的需求,无法准确预测辖区流通实际需求量。二是小面额票币投放到商业银行后,无法引导监督其向县域金融机构调配。三是受预测不准和“留有调节余地”思想影响,在需求高峰期,人民银行库存的小面额票币未能全部投放,高峰期过后,库内小面额券别仍然留有较大库存。在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意办理小券别的现金存取的情况下,商场、企业和人民群众零钞需求经常性得不到满足,形成了囤积零钞的习惯,致使市场中的零钞多年“超期服役”,不能及时回笼,整洁度不断下降。人民银行对人民币不同券别投放回笼调控机制的缺失,使人民银行不能针对市场各种券别的需求和整洁度情况进行主动调节,导致小券别人民币纸币投不下去,回不上来。

  (五)居民“喜纸厌硬”,硬币流通基础设施差,造成硬币流通不畅

  2007年河南省流通人民币调查结果显示,喜欢纸币1元券和5角券的比例分别为57%和23%,而喜欢硬币1元券和5角券的比例只占21%和15%。究其原因,一是居民对纸币的偏好短期内难以扭转。二是公众不愿接受、携带和使用。一方面硬币重量远远大于同等面值的纸币,不便携带,容易遗失。据测算,一箱金额2000元的5版“硬一元”货币重量为12.75公斤,同金额“纸一元”的重量仅为1.59公斤,两者重量相差8倍。在调查中,认为硬币不便携带的比例在90%以上;另一方面,硬币流通基础设施差,使用不便。目前,县域内可供使用硬币的公共设施几乎没有,即便是在城市,硬币也只是用在投币电话、投币乘车等极其狭窄的领域,各金融机构普遍缺乏硬币清点及包装机具,基本上靠手工操作,难度大,效率低,易出错。三是居民对硬币识假难度大。

  二、强化管理手段,建立人民币管理长效机制

  现金使用量的无限度增长,不仅大量增加人民币的印制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对人民币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此,人民银行应着手建立一套动态的、长效的人民币券别结构与整洁度治理的长效机制。

  (一)强化宣传教育,改变群众用币习惯

  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宣传,改变百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的思维定式,引导他们积极使用更为安全、更为快捷的交易付款方式。日前,要抓住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等有利时机,让广大农民工在尝试使用银行卡的过程中改变观念。要通过一些群众因为在家贮藏现金造成惨痛损失的案例,宣传信用卡及转账结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宣传信用卡对提升生活品质,保障资金安全等方面的意义,改变群众支付习惯。

  (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央行管理手段

  减少社会现金使用量,减轻中央银行人民币管理的压力,对加强人民币管理、提高流通人民币整洁度十分重要。因此,人民银行应加强调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控制现金使用量,控制现金投放。比如,尽快修改已经不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赋予人民银行甚至其分支机构灵活掌握商业现金存取收费和奖励标准的权力;制定社会经济主体大额现金支取收费制度,改变目前现金结算成本低于银行卡和转账结算的现状,建立商业银行现金存取收费和奖励制度,主动调节各种券别人民币的投放回笼,降低现金结算的比重;人民银行还可以创新执法方式,对金融机构小额的经济处罚,采取简易行政处罚程序,增强执法的实际效果。依照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对外支付残损币和拒绝兑换残损币行为实施处罚,遏制残损币再次流入市场,较好地发挥金融机构“调节器”、“过滤器”的作用,以利于提高人民币整洁度,优化券别结构。

  (三)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

  人民币流通问题部分来源于市场行为,有必要通过市场手段,减少社会现金使用量,减轻人民银行人民币管理的压力。人民银行及其省会中支分支机构,要能够根据市场中不同券别需求和整洁度的情况灵活调整,区别对待,对不同券别的现金使用不同的收费标准。如,当出现小面额票币整洁度差、需要加大投放的情况时,人民银行可以及时提高商业银行大面额现金的使用费率,减少、甚至免除小面额现金的支取费用,还可以对小面额残损币回笼给予奖励或补偿。通过费率的调节和奖励措施,促进商业银行增加小面额现金的投放和小面额残损币的回笼,使小票能够投得下去,回得上来,不断向市场注入“清水”,同时,“过滤”流通中的人民币,提高整洁度。

  (四)提高监测水平,科学高效服务社会

  目前,人民银行对市场流通人民币状况,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测评估体系,不能够及时获得市场中流通人民币券别结构及整洁度的状况,也谈不上“对症下药”。因此,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人民币券别投放调查监测制度,合理确定监测对象,完善监测指标,根据人民币供应的时段性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准确测算市场各面额票币流通需求量,科学编制发行基金调拨计划。比如,在商业区、人口密集的居民区、农村地区,建立人民币流通状况监测点,及时获得相关数据,对人民币券别结构与整洁度进行动态的跟踪监测和评估;人民银行可以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商业银行不同券别人民币的支取费率和回笼奖励力度;调整不同券别人民币的投放和回笼力度;监督基层商业银行(社)履行社会职能的情况。重点加强“三个环节”的监督:一是人民银行上级库对下级库的监督。人民银行上级库应根据下级库的发行基金调拨计划和每月券别需求,通过对下级发行库每日库存券别的动态监测,督促所辖人民银行及时投放小面额票币。二是人民银行对辖区金融机构的监督。人民银行依据监测数据和调研情况,指导辖区金融机构合理制订市区及县域机构小面额票币分配比例,并监督其严格落实。三是商业银行上级行对其下级行的监督。防止出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小面额票币需求旺季时“调而不投”、“囤积居奇”。

  人民银行还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主动调整不同券别的发行、投放力度。如,针对当前商品流通领域对小面额票币需求量逐年增大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大小面额票币的印制量、发行量,加快发行10元券以下纸币,尤其是1元券纸币。通过补充新券,满足市场需求并促进不宜流通小面额票币的尽早入库销毁。在市场需要时,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商业银行存取款预约制度”等方式,满足商业银行现金支付需求的同时,合理配给商业银行各种人民币券别,从机制上改变商业银行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的状况,逐步实现人民银行根据市场信息合理搭配券别给什么要什么、给多少要多少。由此,增强人民银行对人民币券别结构和整洁度的调控能力。(作者系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副行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