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次级债检验中资银行危机处理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8日 14:10 华夏时报

  贺江兵

  2007年夏秋之交,中资上市银行集体遭遇了一股来自大洋彼岸的寒流——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风波。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暴,各家上市银行应变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得到很好的检验。总体而言,各家银行处置得当、合规。招商银行巧妙地把负面新闻做成了形象宣传,危机处理能力尤其值得称道。

  资本市场也用暴涨给予各上市银行以肯定。

  处置得当

  《华夏时报》是境内媒体中较早获知部分中资银行卷入次级债风波的,且是惟一得到国际评级公司关于将可能调低部分银行信用等级报告的媒体。在本报逐一向各家银行总行核实的过程中体会到上市给这些银行的确带来很大的变化,起码在总行层面带来了积极变化。

  中行、工行在8月初境内媒体大肆报道之前,已经主动向境内外投资者承认在美国次级债投资,并且可能会遭受损失。在本报致电中行的第二天,中行新闻发言人向本报发来澄清声明,明确表示由于银行处于半年报披露的缄默期,不便作进一步解释,并强调,将会在半年报中详细披露次级债投资情况。工行、建行也有类似表述。

  尽管媒体没有得到中、工、建三大行在美国次级债上投资及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三大行在危机处理方面至少有三点可以肯定。首先,对待危机有积极的态度,而不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投资有风险,特别是投资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必然会有高风险。工行、中行主动承认有少量投资,减少了市场对其损失夸大的猜测。其二,尽管没有披露损失的具体情况,但是,根据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处于缄默期的上市公司,这样处理是合规的。其三,在半年报中详尽披露是负责任的表现。由于主管宣传的部门与海外投资部门之间沟通需要时间,加之业务部门对风险处置、评估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在稍后公布的半年报中详尽披露是对股东、投资者负责的一种表现。

  说得好不如干得好

  对于部分媒体的失实报道,上市银行没有勃然大怒,而是公布真相,让事实堵住谣言,让媒体为其大做形象广告,变负面消息为正面形象宣传。这方面做得最巧妙的是招商银行,不过这也得益于该行极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在有关招商银行陷入次级债风暴并损失上亿元人民币的谣言出炉之际,财经记者们收到来自招行总行和北京分行的短信辟谣,继而收到澄清电话,之后,收到招行的新闻稿件。有意思的是,该行利用澄清谣言之际,为其投资风险控制能力大做广告。

  “深入分析市场走势,审慎选择入市时机,动态管理风险是招行投资管理的几项基本原则。2004年,美国的经济开始复苏,信用市场的利差还处于较宽的水平,我们选择了相关的投资。2006年8月,我们在信用市场利差收窄到历史低点时就果断地进行了平仓。尽管当时金融市场上有大量的次级房贷

证券产品还在进行交易,但我们经过研究认为美国
房地产
市场已出现疲弱态势,暗藏风险较大,因而在获利平盘之后我行未再介入任何相关投资,所以之后的次级房贷危机对我行没有任何影响。”这是招行新闻稿里的原文。

  招行的高明之处在于,其一,早在去年8月该行已经平仓,显然不存在所谓“亏损1.03亿”这一事实。其二,招行明确告诉股东和投资者,“我们的风险控制能力是超级棒的”,尽管当时的交易活跃,招行已经先期预测到次级债风险,果断平仓。其三,招行间接承认投资过次级债,不过,进去的时候是应该的,退出的时机是合适的,兴许还赚了些风险利润。这纸声明更像是说,“我们不输给任何国际金融机构”。

  难怪招行

股票在香港和内地都受到大肆追捧。

  对于交通银行在投资美国次级债上损失2.52亿元的报道,交行用最直接、最简洁、最有力的方式予以回应:“交通银行(包括其海外分支机构)没有购买过美国次级按揭债券。”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