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用卡瞄准在校大学生 助长学生高消费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 08:46 今日早报
教育界人士担忧,信用卡助长学生高消费 □见习记者 章建森 实习生 郭国平/文 名校龙卡、“YOUNG”卡、加菲猫卡……一张张漂亮的信用卡把大学生的钱包塞得鼓鼓的。一位大学生在自己的博客里诗意地描述道:“从钱包里拿出锃亮的信用卡,‘哗——’的一声划过刷卡机,那种声音,让人有种莫名的快感:似乎意味着我已不再是个学生,而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尽管那种成熟的欣喜会在每月还款通知到来后消解,继而是无尽的忧 愁,但大家都还孜孜以求,只为曾经拥有。” 在高校校园里,持卡一族越来越庞大,刷卡消费成为时尚。但信用卡大学生带来一定方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高消费。对此,家长抱怨频频,老师持反对意见。 现象:一个月花掉了三个月的钱 穿着一身耐克的郭晨(化名)从超市扛了一大箱方便面往学校宿舍楼走,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下个月怕是难过了。 他是浙江工商大学大三的学生,父母给的生活费是一个月1000多元,在同学里面算中上水平,够花了。但这一回,他却真的没钱了。 原来,上个学期,郭晨经不住同学的鼓动,办了一张可以透支3000元的信用卡。按照郭晨当时的想法,有了这张卡,缺钱的时候可以应急。而且这卡看着挺漂亮,即使放在钱包里当饰物也蛮不错的。 “今年9月份开学后,几个要好的朋友聚会,花钱很厉害,所以干脆都不付现金,全部刷卡。”郭晨说,“办了这卡,有一种成为成年人的满足感。” “一顿饭几百块钱,信用卡一刷,什么感觉都没有,还很有快感,而且在兄弟们面前也有面子。”郭晨做了一个刷卡的动作,“后来就停不了了,都刷出瘾来了,连在超市买东西都刷卡,不知不觉,卡里的 3000块钱就快透支光了 !” 把未来几个月的生活费都给花掉了,郭晨又不敢再向家里要,只好东借西凑,好不容易还掉了透支的钱和利息。但这样一来,他就背了一屁股债,算来算去,无论怎样他仍然得还上几个月。 “没办法,‘出来混的,总要还的。’”郭晨用了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自嘲,“看来这方便面还得吃上一阵子了。” 大学生办信用卡“零门槛” 每年开学的日子,都是各大银行争夺学生信用卡市场的高峰期。为了争取更多的用户,几乎每种信用卡的办理都是“零门槛”,而且还附带种种优惠。 郭晨用来“潇洒刷一回”的信用卡,是招商银行(40.260,0.43,1.08%)专门面向在校高年级大学生的“YOUNG”卡。据了解,本科生凭这种卡可以透支3000元人民币,研究生可透支5000元,不仅办卡时有礼品赠送,而且一年刷卡消费满6次就可以免年费,刷卡时可获取积分,每月可免手续费跨行取现一次。同时,有诸多优惠的信用卡办卡的门槛却非常低,高年级的大学生只要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的复印件,再填一张申请表,然后就只需坐等银行挂号寄卡过来。 直到开学已经近两个月的今天,在杭城各高校校园内还经常能看到各种校园信用卡的广告,比如建设银行的“浙大龙卡”、兴业银行的加菲猫卡(情侣卡)等等。这些卡同样没有设办卡门槛。 一位在某高校现场办公的建设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每天能办出好几十份卡。学生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就可以办理,不需要任何其他证明,非常方便。”他还适时地向记者推销道:“现在办卡还送礼品,有毛巾、手提袋,还有不倒翁收音机等等。” 一份调查显示,约30.3%的大学生拥有自己的信用卡,58%的大学生认为需要信用卡服务并希望持有信用卡。而记者在浙江大学大三年级某专业一个班级的调查中发现,在43人当中,有信用卡的人达22人,拥有信用卡27张,其中龙卡16张、招商银行卡3张、加菲猫卡3张、农行卡2张,广发卡、浦发卡和“YOUNG”卡各一张。 其他高校的学生也告诉记者,差不多有一半的同学都办了各式各样的信用卡,并且用信用卡消费。 信用卡助长学生高消费 办卡的低门槛、各种鼓励消费的优惠措施,以及可以透支消费的功能,使得“明天的钱今天花”的提前消费观念,进入了大学校园。由于学生往往自制能力比较差,消费观念不成熟,更缺乏 理财能力,刷卡消费造成的最直接问题就是过度消费。记者所采访的拥有信用卡的学生中,几乎所有人都有过透支纪录,最高数额为3000元,达到了透支的上限。一些学生竟然拥有多达6张信用卡,每月总是先轮番用每张卡消费,然后去各大银行逐个还款。记者的调查还发现,不少学生在办了卡之后,每月的生活费比以往增加了200-500元不等。像郭晨这样,为了还钱不得不节衣缩食的“负翁”也不在少数。据说,有一位学生因为信用卡透支太多,整整还了一年才还清。 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大学生每学期人均消费支出4819元,加上假期,人均年消费在1万元左右,已超过全国城镇居民8462元的人均纯收入。而目前大学生平均每学期自筹收入491元、奖学金374元,即自身获得的总收入为865元,仅占每学期支出的18%。也就是说,大学生大部分的生活开销,是由各自的家庭承担的。由于没有与透支额度相适应的还款能力,每月的信用卡消费,最终都要由家长来买单。 在朝晖二区开店的周春强前不久刚给儿子还了一笔信用卡透支的欠款,对银行向学生推销信用卡的事情异常不满:“本来还可以通过控制他每个月开支,让他节约一点,现在可好,他自己先刷了,账单来了我又不能不付。这种事情学校也应该管一管!” 信用卡抢滩高校意在潜在大客户? 本该服务于经济和公众生活的信用卡,为什么瞄上了没有还款能力的大学生? 一位银行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校园信用卡旨在通过专业的金融服务,为大学生提供消费指导和理财规划,提高大学生的财商。” 一位业内人士说,向大学生发信用卡,目的在于抓住未来的社会消费主流人群,只要其中某些人成为成功的企业家(这是有可能的),银行能够由此获得不少大客户。 “尤其是名校,出大客户的几率非常高。打个比方吧,诸如陈天桥、丁磊之类的人,让学生时代的他们就成为银行的客户,那么今天他们就是白金客户了。” 这名业内人士指出,大学生信用卡的风险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高。根据一些银行在局部地区试发行情况看,国内大学生违约率低于9%-10%的国际平均水平,与国内普通信用卡的总体违约率持平,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低风险,高收益,各大银行对大学生客户趋之若鹜,甚至不设任何门槛。至于鼓励学生提前消费是否妥当,似乎并不在各大银行的考虑范围之内。 另有消息说,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大学生中信用卡持有比例较高的问题,并有可能出台一些风险防范措施,比如控制发卡数量等等。 在学生中推广信用卡不合适 学生办卡热这一问题引起了一些学校的注意。浙江财经学院学生处处长钟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给大学生办信用卡,不太合适。” 他认为,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分辨能力还不够,办了信用卡,容易引起高消费,也比较容易在同学间产生攀比。尤其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的学生也在周围人的影响下使用信用卡,给家长们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钟处长说,银行到处招揽生意,“他们是商业行为,我们没办法阻止。我们只能引导、教育学生”。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朱法贞教授认为,现在很多学校和银行合作推出校园信用卡,银行作为商业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那是无可厚非的,但学校不应该提倡发行信用卡,诱导学生这个不成熟的消费群体非理性消费。 他认为,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大学生过度消费会导致整个校园的拜金主义思想和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极度扭曲。此外,学生透支后逾期不还,还可能产生法律纠纷。同时,零门槛办卡,对学生们的诚信也是极大的考验,若学生在银行的信用记录中出现不良记录,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也不利。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