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财政政策应围绕就业岗位稳定性平等性做文章

刘尚希:财政政策应围绕就业岗位稳定性平等性做文章
2018年09月16日 15:36 新浪财经
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新浪财经讯 9月16日消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在“宽松还是减税:宏观政策协调”分论坛上,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宏观政策的目标,应该从稳就业着眼。

  刘尚希表示,因为宏观政策是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应当是一个复杂的方程组,要有整体的政策思维,不能就单方面的某一个政策去考虑。“我们在思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时候,必须首先要有这么一种整体性的政策思维,我们才不至于陷入到是宽松还是减税单边选的这么一个逻辑陷阱之中”。

  在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刘尚希强调,财政货币政策的目标必须明确。

  对于当前宏观政策共同的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要围绕稳增长来做文章的判断 ,刘尚希认为值得深思。

  刘尚希提到,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即使稳了增长,但未必能稳就业。按常规来说:增长了,解决了就业岗位,就业就应该扩大了。但从目前来看,就业和增长的逻辑关系需要重新思考。但如果先从就业出发,稳了就业,那增长是肯定的。

  “我认为稳就业要超出传统的经济学所说的那种数量概念,而要把单一的一个数变成一组向量,我认为就是一个状态,所以要把就业变成就业状态,一个因素变成一个向量,那就意味着它还有其他的因素在里头。这些状态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就业的岗位,二个是就业的稳定性,三个是就业的平等性,这三个因素组合在一起就构成就业状态”。

  刘尚希认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就业岗位的问题,就业的充分性还涉及到就业的稳定性、就业的平等性。对企业来说就业不稳定,它的成本就会提高,今天招一波人,明天走了一大批,后天又得去招人,招来人过了一段时间又走了。不停地招人,不停地培训,对企业来说成本很高,企业要转型升级,他要培养这些熟练工人就很难做到。

  此外,刘尚希还提到,户籍制度、身份、体制等等问题导致就业的不平等,影响了创业就业。这其中还涉及到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问题,把这些问题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稳增长。

  “财政政策更多可以在就业的稳定性,就业的平等性方面去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说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城市里农民要市民化,实现同城待遇,可以实现就业稳定性和平等性。财政货币政策应当围绕就业的三个维度来做文章,这样就能改善就业状态,从而实现我们的增长,同时还能带动转型升级,提高我们经济发展的质量”。(新浪财经  梁超  发自北京)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09 天风证券 601162 1.79
  • 09-27 迈瑞医疗 300760 --
  • 09-13 顶固集创 300749 12.22
  • 09-12 长沙银行 601577 7.99
  • 09-12 兴瑞科技 002937 9.9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