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中国人才今后的发展多元化机会非常多

清华教授:中国人才今后的发展多元化机会非常多
2018年08月19日 14:59 新浪财经

  8月19日消息,由欧美同学会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第13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今日在京举行。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出席并发表致辞。

  他表示中国新一代留学生的选择和发展更自由。他们已经从生存阶段过渡到了发展阶段。现在的留学生已不再是集中去几个国家,而是各个国家都有。清华的老师有从白俄罗斯回来的博士,智利、巴西、匈牙利的。所以,今后留学人员的发展多元化机会非常多。

  以下为演讲全文:

  潘庆中:谢谢。我今天早上来的时候出租车司机说你穿这么整齐大周末的干嘛?我说开会,讲留学人员回国40年的。他说是吗?我女儿也在美国留学。我说你培养的不错嘛。他说是,我对她有期望。我说你留学人员今后40年有什么期望?老先生说了4个字,“中西结合”。出租司机的回答让我泪奔了。要有国际化的理念,要有中国化的操作能力。我身边莫天全是我清华的同学,上学的时候朱镕基总理是我们上学时的院长,朱总理当时经常来跟我们学生座谈,他说过12个字,学贯中西,精通文理,学以致用。从共和国的总理到我们平民百姓,想的理念是一样的,都希望我们要文明的融合,最终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过去的40年和今后的40年或者更长时间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

  写《软实力》的作者也是我们书院的教授,我问这本书的要点是什么?他就说是融合的力量,要把西方的学来,但是跟中国融合。所以,第一个体会,我们不管昨天和今天,都是为了融合东西方互相学习。

  未来有什么特点?有三个。第一,大家一听“海归”,会想到一个动物名,还有一个动物名就是候鸟,今后留学人员的工作位置在哪儿不重要,留学之后,哪儿有阳光,哪儿有温暖去哪儿,但结果是为祖国服务,上市融了钱为中国企业发展。“一带一路”,我们和王辉耀教授去了一些“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很多中资企业,中高层人员已经不在中国工作了,在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工作,但是他代表中石油、中石化,地理位置不同,但是服务对象是一样的。他是哪儿有机会去哪儿,所以叫候鸟。我们留学人员海归这么多年下来,他是把经济学中的很多流派,新古典、凯恩斯等,都结合起来,他就是市场调节,加上政府政策。中国有留学生一百多年来,这40年发展是最迅速、最好的。

  第二,今后的变化,专业选择上,以前的专业选择基本为了生存,虽然我们是学理工科的,那个时代学语言的、学中文的都改行要学计算机,是为了生存,那个年代确实像赵教授刚才说的都是30美元去美国,还要在护照上盖一个戳外汇已换,那个年代是生存,周一到周五刻苦学习,周末还要打打工或者帮导师干活。为什么?因为要生存。但是今后新一代的选择则是按照兴趣选择专业。我同学的小孩在伦敦学艺术,也许艺术专业不好找工作,但因为她喜欢有兴趣,她已经从生存到了发展。

  第三,国别,以前我们基本上去的国家就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GDP最高的前5个国家,现在各个国家都有。我同事里有白俄罗斯回来的博士,智利、巴西、匈牙利的,去年“一带一路”上国家的留学生有6万多,到发展中国家留学,为什么?了解他,互相学习。这个变化今后会持续。所以,今后留学生的发展多元化机会非常多。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孙剑嵩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