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刚:保险涉足资产证券化领域需谨慎

王国刚:保险涉足资产证券化领域需谨慎
2018年01月27日 11:35 新浪财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国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国刚

  新浪财经讯 “2017第十三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2018年1月25日-1月28日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国刚出席今日举行的“2017中国金融年度论坛”并发表演讲。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规模已经达到一定数量,现在有人正建议,让保险公司发挥作用,给资产证券化增信,从而提高他们在市场上所谓信誉度乃至价格。但王国刚持有不同意见,他通过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案例说明,保险担保资产证券化需要谨慎。

  因为一旦保险做出担保,这就意味着原来投放次贷的机构必须时时关心次贷的质量,而现在可以不关心了,违约成本可以不掏了。由此把违约成本形成的利率变为自己的利润装到兜里去了。有人说这是风险分散,对金融机构而言是风险分散了,但对市场而言,只是风险转移,一点没分散。转到债券那头去,债券就把这些风险继续传递,最后保险兜底,美亚保险当年就是这么被搭进去的。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国刚:感谢组委会提供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时间过得真快,今年是2018年,十年前发生了美国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说是来源于美国次贷危机。一些人把次贷危机说成是住房抵押贷款引起的危机,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跟AIG(美亚保险)有什么关系?这么一场危机怎么把它拖进去?到了濒临破产的程度。由此当我们讨论保险操作的就必须回顾这段历史,因为历史是一个镜子,它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讲保险风险可以讲很多事,我选了这样一个角度。谨防金融产品增信中的陷阱。AIG卷到这里去,并不是卷到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很多人美国次贷危机,次贷这两个字被解读为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如果这样的缩略语,最好不要说,次级住房抵押证券化贷款,什么是证券化?经营性主体为解决流动性,这时候只要有现金流就可以把资产证券化。证券化的机制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机制是增信机制。为什么次贷引起危机,有各种的说法,这些说法都值得讨论。我做过一个简单的比喻,如果一个房间失火了,要讨论为什么失火,有人说是木头,有人说是纸张,有人说是各种涂料助燃等等,等到房间重新装修好之后,看看里面还有没有木质品、纸质品,有没有助燃涂料,如果都还有,那么它们不是引起这场火灾的原因,只是助燃的原因。同样美国这场危机过去了,大家查一下二、三十种说法中最主要的说法,真正情况是什么?需要我们大家讨论的。

  第一看这张图,危机前美国GDP走得正常,投资储蓄率也相对正常,主要经济指标正常。道指在2007年10月份,已经奔到13000点是历史最高点。什么不正常?看看美国三大房价指数,第一房价指数是2004年跌下来。为什么2004年房价跌下来2007年没人理,剩下两个指数是2005年跌下来,这中间有两、三年的时间,为什么没人理?这两、三年时间干什么去了?不知道。什么机制导致人们不关心这件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仅仅如此分析是不够的。我们看美国住宅贷款到期未付率从2004年一路高企。优级贷款也从2004年上行,空置率从2005年以后一路上行。已经有这么多信息,为什么没有人理这件事,还在玩各自的?我们都讲银行,住宅贷款银行给了,美国的次级住房贷款不是银行给的,而是金融机构给的。次贷投放规模的占50%以上。次贷危机如此之大,金融机构居然都走了。基本的道理是资产证券化。

  早期资产证券化做的是流动性,把非流动的资产变成流动的资产,这本来是资产证券化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发生的事。但是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100亿贷款出去,再把100亿做成资产证券化的证券,再来放贷款有什么意义?要使得这样一种行为有意义就必须牟利。中国话叫无利不起早。牟利的办法就是这样一种结构性金融安排。牟利的途径是在这个过程中把两件事搞混了。把公司债权、银行贷款二者之间的机制搞混了。银行贷款成本分别是资金成本、经营成本、违约成本。公司债券没有违约问题,因为违约成本是由发行人自己付的,因此利率不包括违约成本。把这样的资产转到SPV资产池中,割断了投放次级贷款的机构与市场之间的联系。

  一旦割断,这就意味着原来投放次贷的机构必须时时关心次贷的质量,而现在可以不关心了,违约成本可以不掏了。由此把违约成本形成的利率变为自己的利润装到兜里去了。有人说这是风险分散,对金融机构而言是风险分散了,对市场而言,只是风险转移,一点没分散。转到债券那头去,债券就把这些风险继续传递。

  当风险传递的过程中,保险公司介入了,AIG介入了,给最低级的资产进行增信。当然2004年、2005那些年,美国的证券资产高歌猛进的时候,AIG获得了巨额的增信收益,但AIG忘了一条,增信是要承担条件的,这些风险没有消失,只是转移,一旦爆发你就要承担这样一个严重的后果。所以AIG卷进去,这件事是十年前发生的。为什么今天要讲?因为到了2007年,中国的资产证券化规模已经达到1.4万亿,这种结构化的产品对我们来讲已经很多了。一些人正在建议让保险公司发挥作用,给他们增信,从而提高他们在市场上所谓信誉度乃至价格。因此在这里我告诉大家一条,谨慎!

  讲完了,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