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地“贵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06:42 中国经济时报

  一地“贵族”

  -魏剑美

  这年月,电视和报纸上一天到晚在喊着什么“贵族品质”、“豪门气派”。不仅豪宅、名车、钟表这些具有“钱多人傻”特点的奢侈品早早就被打上了“贵族专享”的眩目标志,就连啤酒、皮鞋、卫生纸这类小打小闹的玩意儿也让人家给册封了不同的等级爵位。比如我楼下的那家快餐店吧,五块的盒饭叫“工薪套餐”,十块的叫“白领套餐”,十五的叫“商务套餐”,二十的呢?呵呵,那就是“贵族套餐”了。而那个八字胡须的店老板自己则缩在厨房里大吃特吃剩饭剩菜,我每次见了都忍不住想笑:谁说三代培养不出一个贵族啊,人家一个盒饭店老板都办起了“贵族速成班”,每天少说也要册封几十上百个“贵族”吧!

  在农村长大的我没见识过血统高贵的什么名门望族,只见过几个土地主,在“越穷越光荣”的年代里,他们一个个只恨祖上不是败家子没有混到卖儿卖女睡桥洞的光荣资格。我亲耳听一个叫王三的人在诉苦会上不无炫耀地说自己的祖爷爷曾经做过丐帮的三袋长老,正是因了这一骄人的祖荫,王三最终无可争议地当选为村支书。去年在一个沙龙上我意外碰上了王三的孙女儿,在村里叫“王满妞”的她现在叫什么“伊丽莎白·娜力格格”了。说起话来每几个字词中就要夹一个英文,比如说“这巧克力很white(白)”啦,“你可真crazy(疯狂)”啦。据她说只有这样才不失了她这种身份的人的贵族做派。有人无限仰慕地猜想她祖上一定是旧上海时期就做洋生意的名门望族,她慢慢悠悠地吐一口雪茄烟,不屑地说:“做洋生意算什么,我可是正宗的八旗子弟,正黄旗的格格,祖上是三品大员!”那天回来我翻烂了好几本古书,也没有搞懂丐帮的“三袋长老”是不是相当于朝廷的“三品大员”。但我好歹知道原来长“王满妞”那模样的揣上几个钱就叫“贵族”了啊!

  我朋友余非说,其实判断贵族的标准很简单:花二十万买房子的那是平民,花二十万买马桶的那才叫贵族;端茶送水照顾爹娘的那是平民,事必躬亲伺候猫狗的那才叫贵族;买了书回来老老实实读的那是平民,大垛大垛书用来装点门面的那才叫贵族……贵族的特征还有很多:比如见到一棵大葱也要大呼小叫“这是什么植物啊,好好自然好好绿色哦!”;贵族见人就抱怨本地的高尔夫球场不标准还是应该呆在温哥华或者曼哈顿;贵族将那些吃基围虾燕窝鱼翅的人讥笑为“农民”说那根本不是贵族食谱而自己只吃绿色健康食品,事实上一回家就大吃特吃红烧肉;贵族打个饱嗝也要介绍这气味源于正宗的曼彻斯特鸡尾酒;贵族撒尿都恨不得让人代劳但却一再在公共场合宣称自己“热爱运动”。

  我好歹是明白了,这人嘛,有了几个钱不被人家区分出三六九等来憋在心里那就是难受。说什么“众生平等”,都平等了人家好不容易坑蒙拐骗来的几个银子岂不白费神了!正是通晓了人性的这一特点,几年前我隔壁的牛二将几栋烂尾楼插上“贵族特区起价千万”的牌子,不到一个星期就卖了个精光,没抢着的还拍着硕大的钱袋逼他立马再开发“皇家花园”。小学没毕业的马四在县城办幼儿班亏损了,一气之下跑到省城来打出办学广告说“英伦贵族小学,需对学生家长进行财产验资,五千万以下者恕不接待”,这下不得了,所有的暴发户哗啦啦都涌了过来。我楼下擦鞋的王大妈受了启发,赶忙央人写了一个招牌:“专擦贵族鞋,非名鞋一律谢绝,起价十元”。就连火车站那守厕所的老头都懂得在装修一新之后打出“五星级贵族厕所”的名头来,现在生意好得不行,还有专门坐飞机从外地赶过来方便的贵族老爷。一个据说已经是11代贵族的大胖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贵族厕所的出现是和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是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嫦娥号的登月!”

  话说先前捡破烂度日的老刘这些年贵族了起来,立马将那个苦大仇深的黄脸婆给开了。再婚那天,人家清一色的200辆连号悍马足足让整个城市的交通瘫痪了3个小时。一个伊拉克过来的人吓得脸都白了,连连说:“怎么美国佬追到这里来了?比打巴格达时还凶猛啊!”据说老刘带新娘子去婚姻登记,在填“民族”一栏的时候还冲人家工作人员发了脾气:“什么汉族不汉族的,给老子填贵族!”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