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为何跑不过CPI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12:41 大洋网-广州日报
聊吧 吧主:弓刀 你若跟一个农民兄弟说,“2月份CPI涨幅为8.7%,又创了新高啦”,你基本上不会从他脸上得到什么反应;但如果你换个说法,“上个月柴米油盐又涨喽”,立即会引起对方的强烈共鸣。什么是CPI?普通老百姓不太“感冒”。老百姓关心的是:为什么成天说“平均工资”涨了多少多少,可最近我手头的钱越来越“不经花”了? 在老百姓直观的想法中,物价已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而且这“花”也大有蔓延之势,四面八方涨声一片,不再只是“结构性”开花;相反,倒是全面开花。知屋漏者在宇下,老百姓的直观感受,往往比枯燥的数字和花哨的名词更直逼真相。 幸亏,就像股市跌破所谓“铁底”后,再跌多少大家都已麻木了一样,CPI一旦破了3%的心理大关,即使再翻着跟斗往上蹿,大家也都处变不惊了。官方公布的CPI数字只是进一步印证了日常感觉而已:排骨涨了,青菜涨了,牛奶涨了;即使暂时没涨价的,分量也鬼鬼祟祟地缩水了。 当然,2月份碰巧遇上雪灾以及春节,前者导致商品供应难度加大,后者增加了需求,都造成某些商品“物以稀为贵”。不过,按国家统计局的说法,即使剔除雪灾和春节的影响,2月份的CPI比1月份仍上涨了1%,上涨动力依然“强劲”。 客观地看,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也是国际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的结果。比如,国际油价一涨,国内油企就开始喊亏,喊“倒挂”,要逼宫涨价;全国上下,谁离得开油?油价一涨,啥都顺势涨了起来。当然,这一因素的真实影响有多大,或者说本来该有多大,尚存疑问。 那么,对于CPI创新高,我们应该采用何种视角呢?我想,除了对宏观经济影响的考量外,国家更应重视有关群体的利益。 一是,农民的利益。对于此轮CPI“行情”,一度有流行说法叫“恢复性上涨”。回头来看,对于在CPI上涨中占大头的食品类价格上涨,农民固然得到了一些实惠,但与终端价格的涨幅相比,还远远不够,甚至还反受生产资料涨价之害。如果以食品为“龙头”的此轮物价上涨能真正反哺长期吃亏的农民,倒也不是绝对坏事。但这又需要尽快培育农民价格博弈的能力。目前来看,这绝非易事,也不容乐观。 二是,城市中普通居民的利益。我们经常说,在什么什么问题上,“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后如何如何。可见,物价上涨因素确实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变量,它直接与老百姓的“幸福感”挂钩。所以,人们才会说,如果工资增幅跑不过刘翔,也要跑过CPI。可惜的是,我们还是跑输了。输在哪里呢?与农民类似,输在劳动者对自己工资博弈的能力太小,工会作用微乎其微,劳动力市场上还是资方市场。出路何在?在于培育工会,以加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七大报告语)。 我想,如果能在以上两点上有所改善,统计官员诸如“今年CPI将前高后低”这类安慰性的预测,倒也就不必灵验了。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