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耀志:伏牛山药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 17:13 经济视点报
【人物档案】 人物:孙耀志 出生年月:1951年 籍 贯:南阳 职 务: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社会兼职: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药王锦囊】 1.把老祖宗的思想精髓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让现代社会接受,这就是中医药面临的二次开发、二次创新,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2.中国国内有13亿人的市场,世界上有60亿人的市场,这个市场大不大?市场很大。 3.没有一大批懂经济、懂管理、能诚信经营的企业家和商人,中原崛起是一句空话。中原崛起需要新豫商。 4.我17岁出门当兵,干到56岁。图个啥,为个啥?吃?穿?名?利?50岁过后,这些都不是了,总感到有责任在肩,我要给社会多留下点东西。 5.中医药走向国际有赖于中国的强大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如果全世界都来学汉语,中医、中药自然走向世界。法国总统希拉克熟读了中国的古书,了解中国文化,他懂中医药。 6.做企业就像做建筑一样,从基础做起,一点一点地做实,要稳。 他17岁入伍,当兵4年,1972年复员。1979年他初入宛西制药,1984年奉调到西峡县经贸委,一年之后,1985年3月12日,再次奉调出任宛西制药党支部书记兼厂长。 他提出了宛西制药的“三三文化”思想,并成为宛西制药发展的总纲。 “三三文化”涵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三个突出”:“突出继承弘扬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突出八百里伏牛山中药材资源优势(2277.144,20.50,0.91%),突出中药现代化、制造现代中药”;二是“让三老放心”:“让老中医放心,让老百姓放心,让老祖宗放心”;三是“三个创造”:“为员工创造机遇,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类创造健康”。这是他作为伏牛山药王的独门秘方。 □经济视点报记者 刘如涛 今年的3月,对孙耀志来说,显得格外忙碌。3月16日上午10时30分,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刚刚闭幕,作为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宛西制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他就赶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匆匆飞到郑州。一下飞机,马上与公司几位高管驱车赶到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他此行的目的是考察一个地块,向开发区管委会的有关负责人说明了在郑州建立基地的想法。很快,1周之内,孙耀志得到了回复:可以。 对于孙耀志这位伏牛山药王来说,这块地意味着很多。 近年来,宛西制药在市场上攻城略地,战果颇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006年12月1日,宛西制药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总部基地启用了仲景会馆,并在仲景会馆下创设北京仲景文化之光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张仲景经方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张仲景大药房有限公司。据宛西制药方面透露,宛药入京,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利用首都的资源、信息、环境、人才等优势,另一方面是为了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以弘扬、创新仲景文化、复兴国医国药事业为核心的新基地,为早日实现宛药“做行业先锋,做百年企业,创百年品牌”的战略目标。 如果把宛西制药在北京和郑州的两步棋联系起来看,不难发现,孙耀志已为宛西制药加足了马力,企业开始提速了。 宛西制药以“药材好,药才好”一句话打遍天下,仲景牌六味地黄丸和仲景牌逍遥丸在国内市场上的销量遥遥领先。伏牛山是秦岭的余脉,东西绵延八百余里,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较完整的地段。宛西制药生产基地就坐落在伏牛山南麓,可以说是伏牛山成就了宛西制药,也成就了孙耀志这位宛西汉子。 3月24日,在郑州中州皇冠假日酒店,《经济视点报》记者与孙耀志如约会面,并打开了药王纵横商海的秘方。 医圣故乡续新篇 经济视点报:我顺便从仲景大药房买了两盒药,随身带来了,“仲景牌”六味地黄丸和逍遥丸。看到宛西的王牌药,您有何感想? 孙耀志:很高兴!我们的药离老百姓很近。大家能自觉地买这个产品,说明宛西制药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在宛西制药近30年的发展进程中,都是在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药,做好药,为人类的康复保健服务。 经济视点报:在仲景大药房外面有一副对联是:医圣一论启百代,药王千金佑万民。您认为医圣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孙耀志:我国中医药文化到东汉末年发展到鼎盛。中医药在东汉末年由张仲景把他总结系统了起来,集成《伤寒杂病论》。医圣文化是中国5000年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从神农尝百草到现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繁荣昌盛,也是得益于中医药的。我在全国人代会上说过,中医药是我国最大的知识产权之一,保护中医药就是保护我们中国的知识产权。 为什么这样讲呢?中医药的伟大是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是与西医西药最大的区别。西医是治病,中医是治症。西医、西药自1840年鸦片战争时进入中国,历史不足200年。 经济视点报:八百里伏牛山自古就被称为天然药库。“药材好,药才好”是宛西制药打出的一张王牌。您认为宛西制药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是“药材”?是品牌?是渠道? 孙耀志:宛西制药的核心竞争力在继承、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打造了仲景品牌。“药材好,药才好”的传播定位很自然地把文化理念过渡到了经营理念:保证药材地道,从而保证药品品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 宛西制药讲的“三个突出”就是我们的经营理念,我们对社会的承诺就是让“三老”放心,我们企业的目的是“三个创造”,以上构成了宛西制药企业的“三三文化”理念。 经济视点报:宛药 “三三文化” 的提出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孙耀志:“三三文化”理念也不是一次提出来的。前后历时了4年。从2000年开始,到2003年基本成形。它们分别代表了宛西制药的经营理念、文化理念和社会承诺。没有经过策划,“三三文化”是我逐步总结的。 2000年上半年我先提了“三个创造”;2002年我们提出了“三个突出”。其实,这里面还有个插曲。2002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陈奎元来到宛西调研。我汇报说,“陈书记,江总书记是去年提出‘三个代表’,今年提出‘三讲’,而我们宛西制药去年提的‘三个创造’,今年我们讲的是‘三个突出’”。当时满座皆惊(担心我说出问题来不好收场)。陈书记却说,“你说说哪三个突出,哪三个创造”。我向他说明后,他说,你这正好落实了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嘛。 提“三个创造”时,我们想归纳、寻找一种企业理念,我们进而结合了自身的优势:一是仲景商标;二是八百里伏牛山;三是与中药现代化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三三文化”。 “三老”是我在同国家药监局官员交流中悟出来的,当时提到了假冒伪劣药品危害社会,企业缺乏诚信的问题时,我就想,宛西制药应该对社会有个承诺,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形成了现在的“让三老放心”。一周之后,我从北京回来,这句话就慢慢传播开了。 一代药王望江湖 经济视点报:现代中医药产业有哪些新趋势? 孙耀志:3月21日,国务院十六部委联合出台了《2006~2020年中国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说“要积极扶持中医药事业,为防病治病做出积极的贡献”。而胡锦涛总书记在第35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也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此外,吴仪副总理今年1月11日全国中医药会议上讲话,都对中医药发展做出了充分的肯定。21世纪对中医药又有一个好的环境,就连欧美国家也开始接受中医药了。 中药成本低,老百姓负担得起,疗效明显,特别是有些土方、验方。感冒、发烧、胃疼、肚胀,几片树叶就治好了。中医药对于实现全民医保起到了西医、西药不可替代的作用。 食药同源。调味品、五谷杂粮、都是中药。大麦、小麦、各种豆类、大葱、生姜、辣椒、胡椒都是中药,所以,中医药与人们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 前些天,《新闻联播》播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一位教授用多年时间研究的复方中药,治疗肝硬化、乙型肝炎。而中医药泰斗、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邓铁涛想在毕生之年研究出用中药治疗艾滋病的配方。此外,心脏病、糖尿病等常见病用西药到一定程度之后已经没药可求了,就会产生副作用了,如何用来解决现在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而且不留副作用,只有中医药来解决了。 经济视点报:中药特别讲究继承与发扬。在当今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上,有几个人不容忽视,一个是原来温元凯常提的中药国际化的领军人物——浙江康莱特集团董事长李大鹏;一个是杭州青春宝集团董事长冯根生。另外一个就是您了。您感到肩上的历史责任大吗?哪些责任特重? 孙耀志:责任大。既有历史责任,也有社会责任。历史责任是传承,社会责任是必须做好药。现在有些人不承担责任,企业诚信缺失,应该对这些企业进行制裁和曝光。 现在全国有将近2000家中药厂,真正有中医药文化、有知识产权,且能得到社会认可的产品很少,很少。一药多规格,变个名字就算新药,变个规格算新药,来虚假搞定价,危害了社会。当前,由于体制问题导致医院是以药养医,有的厂家就是钻这个空子,从中牟得市场和暴利。 经济视点报:去年您的代表提案是“保护发展我国传统民族中医药事业”,您认为,要落实提案,最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孙耀志:一是政策上的支持。国家要出台一些对中医药行业的扶植政策。包括资金的支持、税收的优惠和项目的支持等。 二是组织中医药方面的人,正确领会、正确对待,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开发与创新中医药产业。不能简单模仿、盲日扩大宣传,夸大疗效,危害社会。 三是传媒要肩负传播责任,让人们正确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接受中医药,运用中医药。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我们许多中医药传播上不大众化,不民俗。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逍遥丸是舒肝解郁,养血调经,这都是很专业的术语。人们只知道字,不知道它的意思。 这几十年来我们在中医药方面做得太少了,现在我们的名老中医逐步在“断档”,有的老中医已经离世了,有的已经不能工作了。中药要振兴,首先要振兴中医。现在真正能把脉,靠望、闻、问、切治病的太少了。这是危机。 “宛药”百味谁能解 经济视点报:从西峡到南阳,从南阳到郑州,再从郑州到北京。宛西制药在进行着一步又一步的战略扩张。您在市场布局方面是否有新的打算? 孙耀志:我们2002年在南阳建总部;2003年在郑州建张仲景大药房;2006年12月1日,在北京启用仲景会馆。今天上午采访结束后,我还要到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谈一块地,大约70亩。我们准备把宛西制药的河南省中药现代化工程研究中心、张仲景大药房总部和物流总部建在那里。 以后的布局是:博士后工作站建在西峡;宛药总部设在南阳;利用省会的大学、科研机构的人才资源,把河南省中药现代化工程研究中心放在郑州。西峡——南阳——郑州——北京,各有重点。 经济视点报:宛西制药之于中国中医药行业的地位如何? 孙耀志:在传承、继承、弘扬方面,我们做得是比较好的,起到了带头作用、倡导作用和表率作用。 去年全国人代会上,以我为首,32名代表联合提出对中医药立法。2006年全国人大受理了1006个议案,其中我的议案是第1000条,已经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起草我国的《中医药法》,现在草案已经完成,正在征求意见,估计在2010年之前会出台。 2007年刚刚闭幕的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我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倡议要保护我国中医药事业。 经济视点报:在宛西制药的成长过程中,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最难忘的是什么? 孙耀志:感触最深的是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种种因素,要做好一个企业、要做成一件事,太难、太难!障碍太多。有些能说出来,有些不能讲出来。 经济视点报:那么,您认为最值得高兴的是什么?最遗憾的是什么? 孙耀志:我认为值得高兴的事太多了,最高兴的是2001年在全国提出了“药材好,药才好”,对中医药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或者说一个带头的作用。没有好药材就没有好成药,没有好成药我们的好中医就兴不起来。 在过去的23年间,我最大的遗憾是由于我选人、用人失误,造成了这个企业错失商机。失去的机会并不是没有被发现,是在执行层面上犯了错误。 经济视点报:青春宝的冯根生,祖上是做老中医的。他是第三代,现在已传到了第四代。而您是军人出身,您感到军人的经历对做企业家的影响大吗? 孙耀志:4年兵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当时遇到很多挫折,承担很多压力,我曾经受到过无中生有的迫害。所以,当厂长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变化,能承受得了,这都是当兵时打下的基础。 百年基业若等闲 经济视点报:您从1985年3月12日回调宛西制药,已经在那里连续工作了23年,如果再加上1979到到1985年这段时间,您与宛西制药已经有28年的缘分,刚好占去了你目前生命的二分之一时间。您最想对您的员工说些什么? 孙耀志:我想说,“我这个老板,既不是伟人,也不是圣人,但也不是个小人,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负责的一个人。”这话我对曾经对员工说过。 经济视点报:做中药讲究个“配方”。大家都知道,做药和做企业有相通之处,对于宛西制药的未来,您自己有没有一个使它基业常青、永续发展的“配方”? 孙耀志:我在5年前就提出来,我们要做百年企业,创百年品牌。我的“配方”是:把张仲景中医药文化、药材基地和中药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和壮大中医药事业。 进而让仲景百草园、仲景花岗岩浮雕像、仲景文化广场和仲景商标浑然一体。 我们现在建了6个药材基地,河南两个地区:南阳伏牛山的山茱萸基地、焦作的地黄和山药基地、安徽的牡丹皮、福建的泽泻、湖北的茯苓,这6个药材基地都已建成并通过GAP认证,将来要逐步带动100万到200万农民脱贫致富走向小康。这是最大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作为一个老总做的最大的善事。做药是为人治病,通过企业帮人致富,也是做善事。去年我的员工是7000人,可能到2010年我的员工要突破1万人。 此外,我们打造了一条年产能达20亿的浓缩丸生产线,在中国是第一家,而且是全自动化。这样有形元素、无形元素都具备了。 经济视点报:若干年之后,您退居二线之后怎么办? 孙耀志:这是个重要问题。企业实行全民营之后,我的股份最大,以后谁来当我的接班人?客观地讲,我在培养我的儿子。他受过很好的教育,接受过很多锻炼,现在已经回到了公司,做总经理助理,今年是第二个年头。让他逐步地适应,让社会去考验他。 假如他确实不适应,就让企业成为公众企业,去上市。 经济视点报:您有多重身份,社会角色很多,站在不同的角度您对自己有何评价? 孙耀志:我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从1985年到现在,社会给我的荣誉很高,那些只能说明过去,但并不代表今后。 朴素的道家情怀 经济视点报:在您领导的23年间,宛西制药的复兴得益于什么? 孙耀志:用这句话最好:我们一直在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药,没有因为社会上某个时期的不良风气动摇了我们的思想。我们从一个县办企业能够走出县城,走向全国,首先是我们的人品。我经常讲,先有人品,后有产品。 经济视点报:您讲的是一些哲学的辩证思想。做张仲景大药房是为了市场终端,还是为了做品牌宣传? 孙耀志:做张仲景大药房是为宛西制药做百年品牌打基础,我们还打算拍张仲景电视剧,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仲景文化。 做大药房我们起步较早了,从2002年开始做,到现在做得还不尽如人意,但我们已基本走出困境,郑州市有20个,其他河南的9个地级市有20个。2007年河南省的张仲景大药房将达到80~100家,年营业收入会突破2亿元。 《经济视点报》:宛西制药现在的理想是什么? 孙耀志:明年是我们建厂30周年,要能实现产值20亿元,税利就能达到2亿多元。 现在,我国中医泰斗、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和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都是宛西制药的高级参谋。做中医药研发只要挖掘好,选对题,疗效确切,对社会有价值,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很可观。我们没有满足现状,做了很多努力。今年是建厂的第29个年头,我与宛西制药结缘了28年,宛西制药进入了青年时期,一切刚刚开始。 另外,我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涉及一些产业,多做点事,通过努力,再干10年,使其规模能达到50亿元到80亿元,给社会更多的回报。 【记者手记】 药王人生几多味 □刘如涛 中医药讲究的是配方。前几年电视连续剧《大宅门》里的白家老号,在最难的时候也没卖药方,这药方可是白家的“根”。一个方治一种病,放几味药,一味放多少,恰到好处才能药到病除。 为了了解宛西制药的基本情况,我就差没有“神农尝百草”了。后来,我了解到六味地黄丸里有6味中药,而逍遥丸成分更复杂,含有12味中药,当我把宛西制药与其他同类中药一比较,才豁然明白了“药材好,药才好”的深意。药王孙耀志实际上卖的不仅是药,他卖的是“药材”和“张仲景”。可能消费者买药就是冲了这“两味”来的!在此基础上,药王又加上“中药现代化”,就这“三味”硬是叫响市场。如果把这“三味”也向宛西制药的“三三文化”看齐,似乎孙耀志与三字有缘。 由物及人,大家常说,人生百味。是不是每个人的百味都相同呢?决然不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受的苦也不同、所获的爱也不同。不同的人生轨际形成了不同的生命滋味。 一代药王孙耀志不乏军人的铁骨、商人的智慧和南阳人特有的地灵人杰。 孙耀志当兵那4年算是为其添了人生一味,那一味大大增强了他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可能就是增这一味才有了今天的宛西制药。 智、信、仁、勇、严,是常见的几味。最近,越来越多的成功的企业家更多的谈到“德”,这也算一味。难怪人常说“厚德载物”、“大胜靠德”,不无道理。为了弘扬国药文化,想一想,您的生命中是多了哪一味?少了哪一味?你的生命中有几味?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