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人力资源 > 创智赢家创业精英赛 > 正文
 

创智赢家风波拷问创业人才素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 08:50 第一财经日报

  一个创业类电视节目的意外混乱引发了人们对创业人才的思索

  选手们都有不错的教育背景和工作履历。多数是名校本科或硕士毕业,有一次或多次创业经历。选手们的表现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真实。他们身上有精英的一面,也有无法被人认可的另一面

  本报记者 汪小意 发自上海

  创业者需要特立独行和天马行空,还是做一个“拢人”高手、拉票冠军?

  没有《超级女声》的娱乐性,但有一份百万元的巨额奖金。由上海东方卫视播出的《创智赢家》提供了一个舞台,让有志于创业的选手进行多轮PK,坚持到最后的选手就可以获得赞助方提供的百万元创业基金资助。

  这是一种有限制的“真人秀”。对于创业者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个命题,受形式所限,电视节目本身难以深刻解读。但却因为在直播过程中发生的“意外”,这个命题在互联网上、电视机前被广泛讨论。

  这个“意外”就是在该节目9月24日播出的第二期中,场上选手集体退出并要挟评委的风波。

    “准精英”的闹剧

  “这可能是中国内地电视直播史上的第一次吧!”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节目研发中心主任鲍晓群感叹。

  《创智赢家》的规则是,将参赛选手分为两队,每周进行一个主题的比赛,并视选手表现,通过多种规则来综合选出被淘汰者。

  在第二期中,比赛主题是销售技巧。结果,少壮派的E8队输给了烈火队。在被允许的简短陈述中,输队的6名队员一致将责任归于另两名队员陈曦和黄静静,认为是这两人的不合作和不沟通导致了最后的失败。陈曦和黄静静则认为,所有人都应该负责任,而且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决策错误。

  评委们选出了陈曦、应对决策问题负责的队长以及许可走上PK台。但是,根据规则,陈曦获得了由观众短信投票产生的“免死金牌”。

  在评委决定淘汰队长之后,反对陈曦和黄静静的其他队员宣布:如果淘汰队长,他们就集体退出。

  局面戏剧性地混乱了。主持人警告选手们说,根据参与节目前签署的协议,选手已承诺遵守所有规则,淘汰是根据规则进行的。节目在混乱中走完了播出时间。

  “我个人认为,上电视做真人秀应该是玩得起就玩,玩不起就不要玩。”鲍晓群说,“这个事情对电视节目本身的意义还在其次,更值得注意的是选手们对规则的淡漠,这是很可怕的。”

  现场评委之一、《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认为,这些本应代表中国新的商业力量的选手表现出了一种值得担忧的东西,可能是拉帮结派,也可能是无视规则,也可能是诚信问题。

  选手们都有不错的教育背景和工作履历。多数是名校本科或硕士毕业,有一次或多次创业经历。选手们的表现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真实。他们身上有精英的一面,也有无法被人认可的另一面。

    赞助商的“意外损失”

  由于收视率不错,加上内容一改东方卫视一贯的“温和”,这场“意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节目导演杨剑云对事件保持了相对的沉默。因为对节目本身而言,她还不知道是福是祸。除了淘汰的选手,现在有4名选手宣布退出,剩下的11人将重新分队,下期节目仍将继续。对于节目引发的对创业者素质的讨论,她表示希望远离。

  在网络上,对选手、对节目主办方的批评和支持意见同时存在。据相关人士透露,节目主办方一直“在研究网络上的说法”,以期让节目办得更好。

  最关心这个事件影响力的,其实莫过于节目的赞助商——500万元赞助费的提供者瑞安房地产。目前,瑞安房地产的董事长罗康瑞还没有在节目中露脸,代表瑞安担任评委的是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王英伟。这和罗康瑞在美国的“超级对头”、大富豪特朗普有些不一样,后者喜欢在电视中大出风头。

  特朗普是美国NBC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学徒》(香港翻译为《飞黄腾达》)的幕后“赢家”。罗康瑞和特朗普原来是生意上的合伙人,却因为在房地产生意上的纠纷闹至对簿公堂。在媒体上他们也较上了劲:罗康瑞搭上的《创智赢家》就是《学徒》在中国的翻版。

  今年7月,《创智赢家》就开始大作宣传。经过申报计划、五地面试及电视淘汰三个阶段,罗康瑞希望借此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并顺便挑一挑合适的人才为公司工作。

  王英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他有些遗憾。这些年轻人经验不足可以预想到,但没想到有这么严重。他认为,当局者迷,早在节目录制前的一对一沟通时,评委们就发现E8队沟通很混乱,此时他们就一致认为该队队长应该负责,而不是承担了最关键的拉赞助工作的陈曦和黄静静。

  王英伟认为,这些聪明、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在一起的时候,反而沟通混乱、商业计划定位模糊,而且执行没有条理。但这些都比不上他们无视纪律和规则、做事轻率的毛病来得大。

    创业者须兼容职场素质?

  本身是一场杰出者的游戏,却在规则下显现出天然的矛盾。创业者是否必须兼容职场素质?创业者是内部规则的建立者,也该是外部规则的遵守者吗?

  鲍晓群表示,网络上的讨论他很以为然。创业者是不甘于现状的人,也是“干预”现状的人。无论是“职场秀”还是“创业秀”,其实都是在商业的指挥棒下有些变形的行为。

  “在中国,创业者对启动资金更渴求。百万奖金的诱惑足以让选手表现失常。”一位网民表示,“很难说电视台给创业者虚拟的创业挑战完全合乎实际,而且,现在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时代。”

  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到底有没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创智赢家》节目中,创业者首先要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平,要作为团队普通的一员出现,一边合作,一边竞争。

  国内有一个招聘题材的节目,由智联招聘和中央电视台合作的《绝对挑战》。这个节目注重考验选手在职场上的能力和潜力,特别强调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而《创智赢家》更注重商业计划的质量、创业者的

领导力

  “或许经过了一些职场磨练的队员会很容易找准自己的位置,而像陈曦,14岁上大学,然后几次休学创业,其实是跳过了创业者在职场中磨练的阶段。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视策划人表示。

  “可以肯定,他们都是优秀的人才。不过,既然参与这个节目,就应该按照协议办事。不然,给主办方带来麻烦,就丧失了诚信。”鲍晓群说。

  “企业家要素已经被证实是生产力的一部分。这个年龄层次的年轻人有很多机会,他们不可避免地要成为未来20年中国的商业砥柱。但从这些已经是千挑万选的选手身上,有多少可以信任的素质?”作为资深的财经观察者,秦朔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据悉,本周六(10月1日)该节目会播出上期节目现场没有播出的镜头,淘汰赛会在隔周继续进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