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心中种下大国工匠的种子

在他们心中种下大国工匠的种子
2021年11月01日 04:37 媒体滚动

原标题:在他们心中种下大国工匠的种子 来源:光明日报

  【一线讲述】

  我是个“80后”,家在山东,现在在江苏南京做高职教师。有人问我,当初为什么不去薪酬丰厚的外企,而选择做一名默默无闻的“教书匠”?那是因为,这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在高职的课堂上,在“工匠坊”中,在参加技能大赛时,在和中小学生们畅谈未来时,我总能体会到这份职业的充实与快乐。

  我们学校有一个“数字工厂公共职业体验中心”,是一所南京市的职业体验中心,几年前,我有幸参加了中心的筹建工作。筹建之初,我们一方面努力盘活学校的“家底”,一方面积极调动更多企业共同参与,资源互补,力争把中心建得不一般。后来,我们整合升级了工业机器人4S中心、数字孪生智能化车间两个省部级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开发了系列职业体验课程。很快,中心成为一个面向广大中小学生的特色平台,在这里,他们能够进行职业岗位体验、工作场景认知、实操训练等活动,并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倾向测试、职业素质提升训练。

  2020年6月,我接待了70多名中学生来中心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帮助他们了解“数字孪生技术”。特别巧,学生中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为了强化体验效果,我特意邀请他们和我一同演示。在监控调度中心,大屏幕上一个个跳动变化的数据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设备运行状态、原料数量、订单生产情况等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双胞胎兄弟轻点鼠标,画面瞬间切换至产线模型,大家根据鼠标所在位置的三维模型,在实际产线中发现了与画面一模一样的设备,瞬间明白了什么是“数字孪生”。接下来,我给他们一台平板电脑,引导他们通过个性化产品App下单,输入自己的姓名、喜欢的U盘外壳颜色及个性化图案、U盘容量,完成了自己的产品模型,并提交生产。清脆的电机转动声响起,产线开始运行,大家一边看实际产线,一边看大屏上的产线模型,虚拟和现实的设备运行精准合拍,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双胞胎”现象让大家惊叹不已。临走时,双胞胎兄弟对我说:“老师,我们想报考你们学校,成为像您一样懂智能制造技术的人。”那一刻,我感到非常幸福。

  自体验中心建成以来,我们先后接待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小学等20多所学校近3000名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通过职业体验,逐渐改变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在一大批少年儿童心中种下了成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种子。我期待着这些种子生根、萌芽,让未来的中国拥有更多敬业乐业的高技能人才。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靳晓燕、苏雁、刘艳杰、周洪双、王斯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2 力诺特玻 301188 13
  • 11-01 隆华新材 301149 10.07
  • 11-01 天亿马 301178 48.66
  • 11-01 巨一科技 688162 46
  • 11-01 镇洋发展 603213 5.9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