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从生产端看“能耗双控+保供稳价”影响

2021年10月31日21:42    作者:王涵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王涵

  投资要点

  2021年10月制造业PMI为49.2,低于前值49.6和预期值49.7;非制造业PMI位52.4,低于前值53.2。我们认为:

  能耗双控继续影响生产,保供稳价或在消耗库存。制造业PMI自9月跌入临界以下后10月继续下滑,季节性规律连续处于往年同期最低水平。五大分项中,原材料库存和生产指数下滑幅度较大,较上月分别下滑1.2、1.1个百分点,新订单、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分别下滑0.5、0.2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较上月也大幅下滑1.4个百分点。整体来看,10月PMI数据反映供需继续走弱,生产连续大幅下滑或反映能耗双控影响延续,10月边际变化来自于价格和库存,购进和出厂价格双双飙升反映价格压力骤升,而随着9月生产受限影响产成品库存出现下滑后,本月产成品库存走低幅度加大,原材料库存也大幅走低,触及疫情以来最低水平,或反映保供稳价正在消耗库存。

  供需方面:供需继续弱化,生产连续走弱,内需弱化也甚于外需。9月在能耗双控影响下,生产指数大幅下滑1.4个百分点,跌入临界值以下,10月生产指数继续走低1.1个百分点,反映能耗双控影响持续,但生产承压情况较9月或小幅弱化。10月,新订单指数下滑0.5个百分点,对PMI环比拖累加大。新出口订单指数结束持续6个月下滑趋势,出现小幅回升。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的背离也反映内需弱化要甚于外需。整体来看,当前供需呈现继续放缓迹象,且供给降温大于需求降温,需警惕供求缺口扩大风险。

  价格方面:购进和出厂价格指数再次双双速涨,价格压力上升。10月生产量走弱继续大于新订单走弱,反映供求缺口仍在扩大,这也影响购进和出厂价格指数在9月出现转头后,10月大幅向上冲高,生产领域价格压力再次飙升。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价格冲高中,出厂价格指数已经突破前期5月份的高点,达到疫情以来最高水平;购进价格指数也达到仅次于5月份的疫情以来次高点。这一方面反映价格压力大,另一方面购进-出厂价格差值也达到5月以来次高,企业面临的价格压力再次上升。

  库存层面:产成品、原材料库存双双大幅走低,库存消耗明显。10月,产成品库存下滑幅度较9月加大;原材料库存经历9月回升0.5个百分点之后,10月大幅下滑1.2个百分点。整体库存指数对PMI环比拖累也达到疫情以来次高水平(2021年2月)。这反映保供稳价效果或已经有所显现,库存消耗正在对冲供给约束。

  外需层面:新出口订单指数结束下滑,但依旧处于临界以下。10月,新出口订单较上月小幅回升0.4个百分点,结束连续6个月下滑趋势,但依旧处于临界值以下区间。从出口来看,9月出口增速向好主要受价格贡献支撑,数量动能则现弱化,全球恢复放缓背景下,需要警惕外需动能下滑。

  保供稳价或缓解价格,但需警惕供求缺口和经济增长压力。当前PMI指数反映双控对生产影响持续,但压力最大时期或已过去;保供稳价或已经在消耗库存对冲供给约束,叠加近期政策引导大宗商品价格回调,后续价格压力或有所缓解,但需要注意本轮库存走低的起点水平较之前较低,需警惕库存消耗期间供求缺口修复的可持续性,以及供需弱化仍在继续可能会给经济带来的压力。

  风险提示:价格上涨风险,经济下行风险。

  风险提示:价格上涨风险,经济下行风险。

  (本文作者介绍: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