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美对华出口科技产品磋商机制建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3日 13:53 财经时报

  “中美高技术和战略贸易工作组”将由美国工业与安全局代表、中国商务部科技司司长担任联席主席,每年举行两次会议,并将在中国召开第一次双边研究会

  □ 本报记者 易强

  种种迹象表明,在中美贸易的各个层面,美国都不打算放松其压力。

  尽管也为中美商贸联委会(JCCT)的成果(即162亿美元大单和5项市场准入协议等)感到高兴,溥乐伯(Bob Poole)对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判断还是十分冷静。

  “在一些重要问题上,JCCT取得了一定进展。不过,为确保一个互惠的双边贸易关系,消除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作为USCBC的副会长,在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作出上述表示。USCBC指的是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这个机构成立于1973年,即尼克松访华一年后。

  “在中美商贸联委会之前,USCBC代表我们的会员,曾就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政策透明度等重要问题,与中美两国政府进行了沟通。”

  双方互有进退

  美国舆论普遍认为,日益扩大的对华贸易逆差,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操控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以及“市场开放度不够”造成的。

  中国政府则认为,美方的责难是夸大其辞。按照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以及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的说法,美国对华贸易赤字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上,美方设置了太多障碍。

  为此,在不久前的中美商贸联委会期间,双方各有进退。中方采购了162亿美元货物,并签署了5项市场准入协议。而美方则承诺成立“中美高技术和战略贸易工作组”。

  溥乐伯说,这个工作组将设在中美商贸联委会之下,其职能是评估美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控制,促进双方高科技产品的贸易。有关这项协议的更多细节,目前还没有公诸于世。

  由于担心高科技被军用,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一直奉行限制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的政策。因此,中国进口美国高科技产品的增幅,只有从欧盟进口量的一半。

  国家安全与商业机会

  不少专家都乐观地认为,“中美高技术和战略贸易工作组”的成立,将使得局面有所改观。但溥乐伯告诉《财经时报》,USCBC目前还不能判断,美国是否会放松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不过,此次中美峰会布什已向胡锦涛主席作出承诺,将减少对华高科技出口的限制。

  “中国政府增加透明度,可能会有助于美国放松限制。USCBC的一贯态度是,美国需要经常审查其出口管制政策,以保证国家安全与商业机会之间适当平衡。”

  在2004年第16届JCCT峰会上,中美曾达成“最终用途调查谅解备忘录”(EUVU),其目的是加强两国民用高科技的贸易。

  “中美高技术和战略贸易工作组”,正是在EUVU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而来。它能提供一个重要的新的机制,以使双方充分执行EUVU,进一步推动双边合作。

  《财经时报》了解到,这个工作组将由美国工业与安全局代表,以及中国商务部科技司司长担任联席主席,每年将举行两次会议,并将在中国召开第一次双边研究会。

  根据中国商务部提供的数据,在2005财年,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口总额为1977亿美元,同比增长22.5%.中国主要商品进口目录中,高科技产品排在第二位,位于机电产品之后。

  中国扩大市场准入

  在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溥乐伯谈到了贸易保护主义。3月末,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在访华期间,也曾经向媒体表示,这个头号经济强国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正在高涨。

  这位商务部长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抵制者。他甚至认为,中国应该和美国一起,说服美国人民并让他们明白,保护主义的政策“是对经济最为有害的一种政策”。

  著名的舒默-格雷汉姆法案,之所以推迟表决,正是由于美国国内保护主义的抵制者、以及中国方面合作努力的结果。

  溥乐伯解释道,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是出于对巨额贸易赤字以及工作岗位转移到海外的担心。为消弥这一担忧,中国应该加大开放服务领域。比如金融服务业、快递业和电讯业。“这对中国和外国都是有利的”。

  另外溥乐伯认为,在提政策高透明度上,中国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在许多领域做得还不够。比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西雅图的讲话,或许能够缓解他的这一担忧。

  美商界关注6大问题

  “中国应该提供更多的打击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相关信息。这是美国、瑞士与日本根据‘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向中国提出的要求,是中国展示它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机会。”

  溥乐伯告诉本报记者,USCBC经常与中国有关部门会面,了解知识产权立法执法新动向,并提供相关建议。“保护知识产权也是中国的利益所在,有利于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溥乐伯将扩大市场准入、增加政策透明度,以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视为公平竞争所必需的措施。

  该机构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其250个会员中,有75%将中国列为前5位优先发展的市场。200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则预测,到2010年,中国因素(贸易与投资)对美国GDP的贡献率,将比2001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在2005年的调查中,USCBC会员最为关心的与中国相关的问题是:知识产权执法、分销权、透明度、人力资源、市场准入,以及各行业的标准制定。

  溥乐伯告诉《财经时报》,在4月20日,USCBC将作为主要组织者,与美国商界其他机构一起共同举办一场晚宴,欢迎前往美国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届时将有900位中美代表出席。”

  在这中美贸易关系处于关键转折点的时刻,溥乐伯希望双方的摩擦能够通过坦诚的对话来解决。“胡锦涛主席访美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USCBC成立于1973年,即尼克松访华一年后。在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之前,USCBC已经为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服务了近六年的时间。

  如果联系到下面的事实——在1974年,老布什曾就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而在1975年,小布什曾在北京度过29岁生日——那么,对USCBC的认识,可能会更加深刻一些。这一机构对中美两国政府的影响力不容小视。

  正因如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以及前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前任总理朱镕基,都曾莅临USCBC,与其董事会成员交流。

  目前,USCBC的会员公司包括微软、英特尔(资讯 行情 论坛)、GE、GM、波音、花旗、JP摩根、

摩根士丹利等在内,超过250家。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

  来自USCBC的声音,代表了美国工商界主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